處理問題,能防微杜漸,才是最高明的做法

處理問題,能防微杜漸,才是最高明的做法

《群書治要》講座第20講04節

臣子盡忠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預防,第二種是補救,第三種是告誡。錯誤尚未發生而能設法避免,稱為防;剛剛發生錯誤而能進行勸阻,稱為救;已經造成既定事實而能直言指正,稱之為戒。預防為上策,補救為次等,告誡是下策。

處理問題,能防微杜漸,才是最高明的做法

“臣術”的另一個方面就是勸諫:【忠有三術。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謂之防也。發而進諫。謂之救也。行而責之。謂之戒也。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六,《申鑑》。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臣子盡忠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預防,第二種是補救,第三種是告誡。錯誤尚未發生而能設法避免,稱為防;剛剛發生錯誤而能進行勸阻,稱為救;已經造成既定事實而能直言指正,稱之為戒。預防為上策,補救為次等,告誡是下策。

這段話告訴我們,臣子盡忠心向君主勸諫的時候有三種方法、三種策略。第一種是預防,錯誤還沒有造成,就懂得勸諫、制止,這就可能把問題化解於無形之中;『二曰救』,就是事情剛剛開始萌芽、剛剛發生,趕緊補救;『三曰戒』,“戒”就是已經造成錯誤了,再拿這件事來引以為戒,提醒君王。

『先其未然,謂之防』,防患於未然,這個叫“防”;『發而進諫,謂之救』,發生了、剛剛萌芽趕緊勸諫,這個叫“救”;『行而責之,謂之戒也』,問題已經產生了,已經造成了消極的影響,再拿這個事情來批評、提醒、警戒,這個就叫戒。防是上策,救是中策,戒是下策。

處理問題,能防微杜漸,才是最高明的做法

在《群書治要.桓子新論》中,就給我們記載了一個淳于髡的故事。淳于髡來到了鄰居家,結果看到鄰居家灶臺的煙囪建得非常地直,而柴火就堆在灶臺的旁邊。於是他就提醒鄰居家的人,說這樣做恐怕會引起火災。他建議鄰居要把煙囪做得彎曲一些,將柴火搬得遠離灶臺。但是鄰居卻沒有聽從。

後來鄰居家果然發生了火災,燒到了旁邊堆放的柴火,把鄰居家的房屋燒著了。火災發生之後,鄰居們都趕來救火。火被撲滅之後,鄰居家的人便開始殺羊擺酒,犒勞這些幫助他救火的人。火災發生之後,鄰居也懂得要把這個煙囪建得彎曲一些,把柴火也搬離了灶臺。但是,他仍然不肯請淳于髡來飲酒吃飯。所以有智慧的人就譏諷他“教人曲突遠薪,固無恩澤,燋頭爛額,反為上客”。這是什麼意思?這個意思是說,

人如果沒有智慧,便分不清孰輕孰重,到底誰應該感恩,還會捨近求遠、本末倒置。

這種做法實在令人感嘆,為什麼令人感嘆?後面接著說,“蓋傷其賤本而貴末”,一般的人都是忽略了做事的根本。本應該是以預防為主、為根本,讓這個火災根本就不發生,而不是等火災發生之後再在那救火,這個火災所造成的損失已經無可補救了。但是人們往往看重的是問題出現以後的處理,反而覺得這些人特別有功。這就是看事看得比較淺,看的都是眼前之利。所以才被人感嘆,說人是分不清本末。

後邊接著講,“豈夫獨突薪可以除害哉”,這就是說,不只是曲突徙薪可以除火災。我們可以把這個道理延伸到方方面面,譬如說治國、治病都是如此。所以後面講“而人病國亂,亦皆如斯,是故良醫醫其未發,而明君絕其本謀,後世多損於杜塞未萌,而勤於攻擊已成,謀臣稀賞,而鬥士常榮”。

處理問題,能防微杜漸,才是最高明的做法

這裡就提到良醫(上等的醫生)應該是醫未病,而不是醫已病,病還沒有形成,他就注重預防。真正聖明的君主,也應該是從根本上杜絕動亂。動亂的形成要經過好長一段時間,在人心還沒有偏頗的時候,就把他教育好導歸正途,哪裡還可能產生後面的動亂?所以後世往往忽略了防微杜漸的重要性,都覺得禍患形成,帶兵去平亂,那個將軍功勞最大。反而那些事先就已經提出要防微杜漸的、有智慧的臣子,都沒有被獎賞。所以這個就叫“謀臣稀賞,鬥士常榮”。

“猶彼人殆失事之重輕”,就說現在人看待問題,他都是把本末輕重看不清楚。“察淳于髡之預言,可以無不通”,通過淳于髡這個例子,我們可以舉一反三,觀察這個世間的各行各業、處理任何問題,都要理解能夠做到防微杜漸,這才是處理事情更高明、更節省成本的做法。“此見微之類也”,這個就是能夠見微,也就是能夠防微杜漸的一個很好的例子了。

處理問題,能防微杜漸,才是最高明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