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那麼在意他人的看法?

我們為什麼那麼在意他人的看法?

當一個人受到他人的稱讚時,就不禁喜形於色。只要某種讚揚在一個人所期望的範圍之內,那麼,儘管他人的讚揚明顯是虛假的,他仍然會很高興。這種人儘管遭遇真正的不幸,但他人的讚許仍會給他們帶來安慰。

令人驚訝的是,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如果他們想獲得別人好評的雄心受到任何意義上和程度上的挫折,或者,當他們受到別人輕視、不敬、怠慢時,都肯定會難過、傷心,很多時候還會感受到深刻的創痛。

幾乎所有的人畢生不息地奮鬥,歷經千難萬險,最終的目標就是讓別人對自己刮目相看。

人們拼命追逐官位、頭銜、勳章,還有財富,其首要目的都是為了獲取別人對自己更大的敬意。

一言以蔽之,我們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我們為什麼那麼在意他人的看法?

內觀己心 外察世界

我們為什麼在意別人的看法?

●客觀上,別人的存在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根據Heinz Kohut的自體心理學理論,穩定統一的自我感的建立是通過與他人的移情連結來完成的。沒有了這些客體,我們就沒辦法建立起統一穩定的自我感。

●除此之外,社會比較和評價是自我認識的途徑之一。

根據美國社會學家CharlesHorton Cooley (1864-1929)的鏡中自我理論:我們根據身邊人對我們的評價與反應來構建自我形象。

當我們還是小孩子時,如果父母、近親或其他重要角色的人認為我們很聰明,他們就會用對待聰明孩子的方式來養育我們。結果我們就會真的相信自己是一個聰明的人。這種過程在我們的生活中持續不斷的滾動進行,這就是我們自我認知、逐步建立“自我”概念的過程。

在我們的生活中,他人就扮演著我們的“鏡子”的角色。從他人看待我們、評價我們的方式中,我們照映出自己的形象。然後,我們不斷地根據我們認為的別人看待我們的方式調整自己的行為。

●作為一種群體性社會動物,我們天生就具有被群體接納的需要和對於被排斥的恐懼。

這是因為在遠古時代,被自己的族群討厭或者拋棄就意味著死亡。因此,作為合群者的後代,我們的基因裡本能的就存在這種對被他人贊同和接納的需要。雖然實際上這種部落式社會生存問題是個實際上已經不存在的困擾,但我們的大腦似乎並沒有在這近一萬年裡走出去更遠。

我們為什麼那麼在意他人的看法?

啟迪多元思維

以他人為鏡,映照自我是一種正常的自我探索的過程

大部分人對於照這面“鏡子”都是適可而止、按需要進行的。但也有些人沉迷於“照鏡子”,甚至認為鏡子中的那個才是真實的自我。

為什麼有些人會對別人的看法在乎過頭?

●高敏感人群

高敏感人群的敏感是與生俱來的。這種與生俱來的敏感讓他們能夠更為敏感細緻的處理外在世界的信息,同時也更容易被這些信息影響。

他們對別人的情緒、看法體察更為細緻,也更具有同情理解他人處境的能力。因此,他們總是更容易覺得別人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也就變得易於在這些看法裡迷失自己。

●佔據主導地位的假我

真我和假我的概念是由D.W. Winnicott於1960年提出的。

在他的理論裡,真/假我的建立是源於最早嬰兒與主要養育者(一般是母親)的互動經驗。如果主要養育者對於嬰兒的行為有積極充分的反饋,則嬰兒會對世界建立信賴感,從而體驗到“存在”的感覺。這時候嬰兒就建立起了真我。

相反,如果養育者沒有很好的回應嬰兒的需求,嬰兒就沒辦法建立起存在感,同時感受到生存危機。因而他們會建立起假我。他們理解世界的方式就變成了:“我必須配合這個世界展現出它需要看到的樣子,不然我是什麼呢?”這種情況下,遵從別人的期望與願望就變得尤為重要。

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他們都一直處在假我的控制下。因為無法從自己內部找到存在感,他們必須要從外界的肯定和關注中去獲得它。因此,他們總是格外的在意別人的看法。也因此,他們所建立的關係,是一種虛假的關係,但他們甚至通過內化的途徑達到一種看似真實的存在的表現。也就是說,他們不僅僅在欺騙他人(通過展露假的自我),連自己也騙。

●早期創傷經歷

在我們的一般認知裡,似乎總認為創傷經歷應該是重複的、持續的、伴隨著生理損傷的,比如虐待或者忽視。但其實有很多持續影響我們人生的創傷經歷都是一些微小的單次發生的事件。

比如當我們還是小孩子時,某次我們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舉動,之後被其他同伴用肢體衝突、語言暴力甚至冷暴力等方式對待。這樣的經歷會給年幼的我們帶來很深刻的傷害。而且就像傷口癒合會留下傷疤一樣,這些痛苦雖然結束了,但有些行為模式或者“規則“就這樣被我們長久的保留下來了。

僅僅一次這樣痛苦的被教育,我們就學會了“必須要融入集體”、“不能當出頭鳥/異類”。因此,我們對於他人或者集體的社會知覺會格外敏感。因為在我們看來,只有準確的進行社會知覺(個人在社會環境中對其它個體或群體的心理狀況、動機和意向進行推斷的過程),我們才能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去附和要求。

我們為什麼那麼在意他人的看法?

正心正舉

讓自身與外界的看法保持“相對獨立”,在尊重他人觀點並對此加以辯證思考的基礎上,將最終的決策權留給自己,從真正的自我當中找到快樂和滿足。

撥迷見智

以他人的看法為鏡,目的是幫助我們更加全觀的認識自己,進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但你若將鏡子的“反射”的功能異化為“改造”功能,成功的讓它喧賓奪主,未免過於“大度”了吧?

開啟自在之門

《莊子》逍遙遊篇中描述了一位叫宋榮子的高人,他可以在世間不受影響。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竟,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

對於宋榮子而言,即使全世界的人都稱讚,他也不會特別振奮,即使全世界都責備,他也不會特別沮喪。他能確定內在自我和外在事物的分際,辨別榮耀與恥辱的界限。這樣使他不會汲汲追求世間的成就。

他的表現已經很不錯了,但莊子認為他還有尚未達到的境界。

真正的逍遙是“無待”——無需依賴他人和外物,順應天地的常道,把握自然界的變化規律,遨遊於無窮的境界。

Q:我們為什麼那麼在意他人的看法?

歡迎留言和大家分享

下期預告

1、如何面對和處理傷人於無形的冷暴力?

2、“快樂教育”能讓孩子獲得真正的快樂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