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带我们去延边:海兰江,我来了!

海兰江,我来了!

一首歌带我们去延边:海兰江,我来了!

我们这伙儿人,跟别的游客有点不一样,是一路打着修远文旅联社徒步队队旗来的。这面队旗,五年来,见识过太多湖水,不止是大庆的湖,黑龙江省外的湖,甚至包括国外的贝加尔湖、黑瞎子湖。这次又翻山越岭,来到海兰江,正好是我们亲近过的第140个江湖!

5月1日,上午,从光东村的村民家做客出来,天一直下着小雨,那也没有挡住我们往海兰江进发的脚步。

我和小燕子坚定地追随着前面的旗帜,跟大家走出村口,踏上水泥小路,一心去寻访心中的海兰江。

天上灰云飘荡,小雨淅沥,我们的伞花三三两两盛开在空中。路,笔直地穿过稻田插向远方。大家彼此招呼着,边说笑,边拍照,你追我赶,连跑带跳。

带着希望上路,不会寂寞,也不觉路远。跟着旗帜走,就不会跑偏,也不会心慌。就觉得,每一步迈下去,距离海兰江就更近一些。


一首歌带我们去延边:海兰江,我来了!

这个团队,走了那么多湖,见过那么多水,写过那么多诗文,像一个大磁石,凝聚越来越多的人,从大作家,到小白人儿,各行各业都有,我也这么被“勾得”来。

欣叶就是个身上有强大磁场的人。从去年去雪乡,到今年几次同行,她在我心里分量越来越重。拐杖,帽子,小挎包和独特的步伐是她的标配。她没有婀娜的身姿,甚至都没有一个好身体。

她的背是弯的,因为胸12的位置有根钉了16年的钢钉;她走路一簸一簸,因为左腿肌肉部分萎缩使不上劲儿。但,她永远把那条残腿像扔包袱一样扔的老高,甩出一大步,再甩出一大步,甩得比谁都坚定,像一个顽强的“蜗牛”!

钢钉压迫神经,每分钟都在疼,阴天下雨会巨疼。但,她从不吭声,还老想着别人,做公益,学心理学,还写诗;

一首歌带我们去延边:海兰江,我来了!

她总是爽朗地大笑,豪爽地喝酒,也会坦诚地表明观点,尖锐地指出问题,爱憎分明;

她总是瞪着大眼睛,一见面就夸我的文章,曾把一张我俩同时上稿的大庆晚报留了好久,直到亲自交到我手上。

路还很长,我们好胳膊好腿的,只顾忘情地一路撒欢儿,不知不觉欣叶就被落没影了,后来才知,她身体疼痛难忍,耗尽了力气,再也走不动了,由柏明大姐陪她撤退。

大姐像个守护神,忠实地陪着她,忍受她晚上的呼噜,享受她不快的速度,陪吃,陪睡,陪后退,做她幸福的“拐棍”。

拐棍”会让人不孤独,会让人感动,欣叶说自己偏得这么多人爱,很富足。

一首歌带我们去延边:海兰江,我来了!

其实,她除了身体,比谁都健康!

刚认识她的时候,看她每走一步,我的心就会揪紧一下,疼啊!而现在,她特别的背影,她底气十足的大嗓门,她对生活迸发的努力和乐观,时常令我心生惭愧;她的一首首热爱生活的小诗,会使我潮润了眼睛——

如果春天从雨中来,我想带着女儿漫步,听春雨说什么,听女儿要做新娘的畅想。

如果春天从枝头上来,我想带着老爸老妈走大庆的百湖,别看他们住了几十年,并不知道月亮湖、星星湖在哪里;

如果春天从心灵走来,我带着拐杖徒步;寻找我的来世,寻找我是谁,寻找我心如大海的宽,与波澜不惊。

她还写到——

走吧,走吧,远方的路,不只是荆棘痛苦快乐祥和;

走吧,走吧!拉起手一团火;

走吧,走吧!走过来一片星光,月光,辉映在最灿烂的烟火里;

明年花开春暖,你在高处等我,一个也不会少!

是的,在我们这里,一个都不少。每一个灵魂都高贵而平等,多好!

欣叶的口头语是:“谢谢你们能带我出来!无论走到哪儿,我都跟!”


一首歌带我们去延边:海兰江,我来了!

跟,就是跟随内心;跟,就是跟随旗帜;跟,就是跟随温暖;这是磁场的魔力,是一种可以互相感染的能量。所以,我,也会毫不犹豫地跟!

海兰江。海兰江畔稻花香。听着那歌声长大的童年,再也回不去了,但是江水还在流淌,曲调依然回荡!

不知不觉,雨停了,伞都收了。走了两三公里后,前面再没有路了,海兰江被一道又深又陡的护坡横拦在脚下,好像在好奇地考验远道而来的我们,到底能和它亲近到什么程度?


一首歌带我们去延边:海兰江,我来了!

已带我们走过地球上139个湖的培亮队长,刚从西部四省骑行回来的北庆大哥,去年去西藏走一遭的兰花大姐,还有满满诗人豪情的永波老师,“奔儿”都没打,就冲了下去。我和燕子犹豫了一下,一闭眼睛,也先后出溜了下去,“必须跟!”

这才终于贴近了真正的海兰江。江水静静流淌,与我们安然对望,待我们如老朋友,任我们倾听水声,问候水鸟,遥望它看不见边际的去向。风轻轻地吹,心砰砰地跳。


一首歌带我们去延边:海兰江,我来了!

此刻,我会忍不住在心里哼唱“海兰江边稻花香”,不知不觉地唱出声,那欢快的旋律,甚至会勾引我踮起脚尖,轻轻起舞,它来的那么自然,就像一股从心里吹来的风。

延边之行,所见所闻为这歌词配上了真实的影像,使我再听此歌,再想此地,更亲切,更生动,更难以忘怀。

我会想起,这一路上延绵的长白山脉,和一条条生生不息的江水;

会想起,夜色中的金达莱广场和这座城市第一时间带给我们的暖意;

会想起,长柏松宾馆门口那一树美丽的梨花;

会想起,延吉市,布尔哈通河畔热闹的早市;

一首歌带我们去延边:海兰江,我来了!

会想起, 3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登上高高的龙虎阁,实现“一眼望三国”的远眺;

会想起,沾满中华民族屈辱和抗争的土字碑,严阵以待的铁丝网,泾渭分明的分界线、庄严肃穆的国界碑;

会想起,吴大澄、张鼓峰,和每一座烈士碑里悲壮的故事;

会想起,一路寻找,终得一见的金达莱;

会想起,新朋老友举杯换盏,在韩城饭店的欢聚,鲜族小姑娘金英爱动听的歌声,和喊得人心软的那声“阿妈妮”;

会想起,我们从光东村口,穿过无边稻田,沐浴边塞风雨,终于把徒步队的旗帜插上海兰江边 ;

会想起,我们这支远道而来流动的大课堂,饱含红色基因的山山水水,总是澎湃我们的热血,吸引我们奔赴心中的理想,寻找幸福的源头,收获满满的感动;

一支队伍,如果有文化为魂,以亲情作轴,脚步就会更加坚强。28位队友,朝夕相处了3天,共同追寻探访,“一万年太久,何其修远?路漫漫而前行!”这是李主席为”修远”队名做的诠释,也是希望和祝福。

一首歌带我们去延边:海兰江,我来了!

漫山遍野的金达莱,粉色的花瓣,相互簇拥着盛开,像朝鲜族女子的衣裙,蓬勃,舒展,美好!下午3点47,我们准时踏上返程的列车,车窗外,又惊喜地与满山的梨花相遇。

“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延边人民斗志昂扬,军民团结建设边疆……”热情洋溢的歌声,从延边到大庆,一路久久回荡。

一首歌带我们去延边:海兰江,我来了!

一首歌带我们去延边:海兰江,我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