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极堆焊的ESW和SAW的优势——堆焊概念(4)

1.前言 :

石油化工行业的反应器、合成塔及核电站的厚壁压力容器等内表面均需大面积堆焊耐高温,抗氧及硫化氢等腐蚀的不锈钢衬里。70年代,在该领域内,国内外大量采用了带极埋弧堆焊(SAW)技术。带极的宽度也从窄带向60mm、90mom、120mm、150mm的宽带方向发展。该技术在稀释率和熔敷速度上比丝极埋弧焊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随着压力容器日趋大型化、高参数化,促使堆焊技术向更优质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带极电渣堆焊技术,由于它具有比带极埋弧难焊更高的生产效率、更低的稀释率和良好的焊缝成形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和较普遍的应用。

带极堆焊是一种效率极高的堆焊方法,它分带极埋弧堆焊和带极电渣堆焊两种类型。由于采用了薄板式宽电极和高的焊接电流,所以它的熔敷速度是各种单丝堆焊熔敷速度 的十几倍至几十倍。

2. 带极堆焊 Submerged Arc Strip Cladding(SASC)与普通埋弧焊SAW的区别之一就是焊丝换为带形电极。电弧在带极和工件之间产生,焊剂焊剂是用来形成一个熔渣, 以保护焊接池帮助形成一个光滑的焊缝表面

带极堆焊的ESW和SAW的优势——堆焊概念(4)

带极堆焊的ESW和SAW的优势——堆焊概念(4)

3. .带极电渣焊ESW Electro Slag welding , 又称Electro slag strip cladding(ESSC)

带极电渣堆焊是电流利过液态熔渣所发作的电阻热作为热源,先在带极与母材之间引燃电弧,熔渣产生的热量熔化了基材的表面, 电极的边缘被浸入炉渣和焊剂中,电弧热使焊剂消融组成渣池后,由电弧热过渡到熔渣电阻热。消融的金属密度大,下沉组成液体金属熔池,熔渣密度小,浮于熔池上面,渣池笼盖在金属熔池,保护金属熔池。接着电极的不断消融,熔池中液体金属和熔渣均不竭上升,离热源较远的下部液体金属,冷却成形凝聚成堆焊层。

带极堆焊的ESW和SAW的优势——堆焊概念(4)

与带极埋弧堆焊相比,ESW或者ESSC具有如下特点:

(1)熔敷率提高了60%-80%。(见下图)

(2)由于熔深很浅(大约10%一15%的稀释率),只有一半稀释到母材中。

(3)焊接电压低(24-26 V)。

(4)电流和电流密度大(60mm宽焊带通过电流为l000-1250A,相应电流密度为33-42 A/mm2),尤其是高速焊剂允许焊接电流超过2000A,相应电流密度为70 A/ram2。

(5)提高了焊接速度(50%-200%),导致覆盖面积提高。

(6)热输入量大致相同。

(7)焊剂烧损低(大约0.4-0.5 kg/kg strip)。

(8)ESW焊焊缝金属的固化速率很低,有利于气孔逸出,减少气孔缺陷。氧气能够从熔融的电渣池中逸出到表面;堆焊层金属表面相当干净,从冶金学角度看,减少了热裂和晶间腐蚀倾向。

工业生产实际应用中,产品的焊缝表面相对基体金属,具有较高的熔敷率和较低的稀释率是非常重要的。带极埋弧堆焊已经广泛应用于表面大面积堆焊,但是电渣堆焊技术正在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

带极堆焊的ESW和SAW的优势——堆焊概念(4)

带极堆焊的ESW和SAW的优势——堆焊概念(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