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起初並不是皇帝的專用稱呼

“萬歲”,大家比較熟悉的是表示歡呼、祝願的意思,比如祖國萬歲,或者在表達對某一個人很感激或者某件事讓你很高興的時候,常常也會不由自主地喊“萬歲”。這個含義,古書中即有記載。《事物紀原》中:“戰國時,秦王見藺相如奉璧,田單偽約降燕,馮諼焚孟嘗君債券,左右及民皆呼萬歲。蓋七國時,眾所喜慶於君者,皆呼萬歲。秦漢以來,臣下對見於君,拜恩慶賀,率以為常。”可見,“萬歲”是一種祝頌詞。

“萬歲”起初並不是皇帝的專用稱呼

可是在我國封建社會里,“萬歲”一詞還是最高統治者的代名詞。臣子口中的“萬歲爺”就是皇帝,除了皇帝,誰也不敢將自己與“萬歲”聯繫起來,就連明朝權傾朝野的大宦官魏忠賢,雖然不把皇帝放在眼中,也只敢以“九千歲”自居。”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這裡有幾種說法。

一種是認為由於在朝賀時對君主經常使用,久而久之,便成了皇帝的尊稱;一種是認為從西漢元封元年,即公元前110年,漢武帝登華山之後,由他開始用“萬歲”自稱,並延續下來的;還有一種意見認為,漢高祖劉邦臨朝時,“殿上群臣皆呼萬歲”。

有人說,劉邦定都關中後曾說“吾雖都關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中的“萬歲”是死亡的意思,“萬歲後”就是指死後。其實不然,這裡的“萬歲後”指萬歲以後,轉意才能是“活到死後”。如今人們有時會說“百歲之後”,就不能說“百歲”是死亡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