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新疆——美食真真兒多特輯(PS:22:00之後請謹慎收看)

歡迎大家收看今天的舌尖上的新疆之烤羊肉串、抓飯、拉條子、烤包子、饢、酸奶疙瘩、大盤雞特輯,之所以這個特輯的名字這麼長,是因為它們各有各的特色,無法用一個詞來概括,當然名字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下面的內容↓

溫馨提示:本篇文章請在飯後查看,或備好紙巾擦口水後觀看~

舌尖上的新疆——美食真真兒多特輯(PS:22:00之後請謹慎收看)

願景TV主持人MR.dog

1、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在新疆是最有名的民族風味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羊肉、洋蔥、鹽等。把羊肉與洋蔥拌勻醃漬一段時間可減少羶味。通常香辣口味,吃起來外香裡嫩,富含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是夏季傍晚非常受歡迎的小吃,不說了今晚就去喝啤酒擼烤串了ლ(´ڡ`ლ)3

舌尖上的新疆——美食真真兒多特輯(PS:22:00之後請謹慎收看)

烤羊肉串


放下手機準備下樓的那個,回來!

看完再去,一趟買齊別跑冤枉路(#^.^#)


2、抓飯

主要的原料是新鮮羊肉、胡蘿蔔、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新疆本地的正宗抓飯一般是不放孜然粉、山楂、醬油的,而清真菜餚更是不能放含酒精的料酒的。不過根據所在地食材的品質和個人的口味可以酌量添加自己喜歡的配料。

舌尖上的新疆——美食真真兒多特輯(PS:22:00之後請謹慎收看)

抓飯

3、拉條子

拉條子就是新疆拌麵的俗稱,一種不用擀、呀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制成的小麥面製品,加入了各種蔬菜和牛羊肉製作的拌麵,是新疆各族群眾都喜歡的一種大眾麵食,特別是維吾爾族和回族等民族的拉條子別有一番風味。

舌尖上的新疆——美食真真兒多特輯(PS:22:00之後請謹慎收看)

拉條子

4、烤包子

烤包子主要是在饢坑烤制。包子皮用死麵擀薄,四邊摺合成方形。包子餡用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蔥、孜然粉、精鹽和胡椒粉等原料,加入少量水,拌勻而成。把包好的生包子貼在饢坑裡,十幾分鍾即可烤熟,皮色黃亮,入口皮脆肉嫩,味鮮油香。

舌尖上的新疆——美食真真兒多特輯(PS:22:00之後請謹慎收看)

5、饢

饢在新疆的歷史悠久,外皮為金黃色,古代稱為“胡餅”、“爐餅”。饢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多為發酵的面,但不放鹼而放少許鹽。饢的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在麵粉(或精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饢;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未等佐料拌餡烤制的乃為肉饢;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饢,等等,皆因和麵和添加劑成分、麵餅形狀、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饢的名稱也就相應而別。 饢極耐貯存,是維吾爾族家庭常備的主要食物,新疆其他民族也愛食饢。因此城鎮都有烤饢、賣饢的小作坊(俗稱饢房)。維吾爾族家家會製作烤饢。食饢時通常要配以茯茶、奶茶或肉湯。

舌尖上的新疆——美食真真兒多特輯(PS:22:00之後請謹慎收看)

6、酸奶疙瘩

酸奶疙瘩是用酸奶製作的一道甜品。酸奶中的膽鹼含量高,經常食用酸奶可降低血清的膽固醇含量,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減少老年人心血管病的發病率。酸奶疙瘩,是將皮囊內的酸奶倒進甜奶內,加溫煮後,再倒進皮囊,用紗布擠掉黃水,曬乾呈白色,就叫酸奶疙瘩。未提取奶油的酸奶疙瘩色發黃、油漬漬的,其味最好。反之酸奶疙瘩呈白色,油性較小。

舌尖上的新疆——美食真真兒多特輯(PS:22:00之後請謹慎收看)

酸奶疙瘩

7、大盤雞

新疆大盤雞是新疆名菜,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主要用料為雞塊和土豆塊,配皮帶面烹飪而成。 色彩鮮豔、爽滑麻辣的雞肉和軟糯甜潤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帶細,是餐桌上的佳品。經過20多年的發展演變,在新疆,不僅可以吃到大盤雞經典款“土豆雞”,還可以吃到大盤雞豪華版、升級版“香菇雞、鹹菜雞、豇豆雞、花捲雞、海帶雞、油炸饢雞、凍豆腐大盤雞、雞血餅大盤雞”等,香噴噴的大盤雞再配上具有新疆特色的饢、皮帶面,絕對是一道美味。

舌尖上的新疆——美食真真兒多特輯(PS:22:00之後請謹慎收看)

好了,今天的舌尖上的新疆之美食真真多特輯到此結束,還能忍住的擦擦哈喇子就睡吧,忍不住的穿hang衣服馬hang下樓吃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