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除了3天小长假,你还了解多少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关于它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纪念屈原说:战国时期,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未能实现,被流放,后来听说楚国灭亡后,屈原内心痛苦,于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于是,后人就在每年五月初五举行各种活动,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其二是纪念伍子胥说:相传春秋时期,伍子胥被奸人谄媚所害,在五月初五那一天,伍子胥尸体被投入大江,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五月初五那一天,开展了各种活动。

其三就是纪念孝女曹娥说:曹娥是东汉上虞人,其父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曹娥昼夜沿江哭泣,过了十七天,在五月初五也投江,然后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被后人颂扬。这三种传说中,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个传说最流行。

端午节习俗一般都有哪些呢?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菖蒲、饮雄黄酒、佩香囊等。其中,划龙舟、吃粽子和饮雄黄酒最为流行。

龙船竞赛前,要请龙、祭神。这些活动,代表了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

如今,划龙舟已经成为了一种国际性的赛事。端午节,龙舟赛,已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了。

在端午节设置各种驱邪的花草,来源已久。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而艾草和菖蒲确实有提神通窍、杀虫灭菌的功效,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