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之間的關係好嗎?

在古代,一家人中生有幾個孩子是一件很尋常的事情,很多人都會有幾個兄弟姐妹。平常人家可能還好,大家一起幹活一起吃飯,很難得去爭個什麼,但是在大戶人家就不一定了,尤其像是地位這種能夠給自己帶來非常多的東西,也很容易吸引人。就比如說自古帝王最無情,對待可能威脅到自己的人,即便是親兄弟,也不能手軟。那麼在三國時期,那個心思人盡皆知的司馬昭,和他的哥哥司馬師,兩人關係又是怎樣的呢?

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之间的关系好吗?

在中國歷史上,權力“兄終弟及”的事情很多,大家都比較瞭解的是孫策和孫權、司馬師和司馬昭、趙匡胤和趙廣義等。但其中有些兄弟的關係並不怎麼和諧,如何孫策和孫權,如孫策死後,許多他重用的大臣最後並沒有得到孫權重用,而且孫權稱帝后並沒有追封孫策為皇帝,只是追封他為王;如趙匡胤和趙廣義之間留下了燭影斧聲的傳說。但同樣在三國時期,有一對兄弟關係非常和諧,那就是司馬師和司馬昭,他們也實現了權力的平穩過渡。

司馬師只比司馬昭大三歲,由於歲數差別不大,所以他們成長的背景可以說是一樣的。在司馬懿上位的過程中,兄弟兩一起幫助司馬懿出生入死,尤其是高平陵之變中。由於司馬師與夏侯徽生了五個女兒,沒有生育兒子。司馬師將司馬昭的二兒子司馬攸過繼過來作為養子,這也說明他們兄弟兩的關係是非常和睦的。

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之间的关系好吗?

高平陵之變兩年後,司馬懿撒手西去,魏國群臣以“伊尹既卒,伊陟嗣事”的古訓,推舉司馬師輔政。司馬師自任大將軍,將曹魏軍政大權牢牢抓在自己手裡。司馬師當權之後,屢次與東吳發生戰爭,每次司馬師親征,留守洛陽的都是司馬師,這也可見司馬師對司馬昭能力和忠誠的認可。

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之间的关系好吗?

面對氣勢洶洶的叛軍,司馬師在劇痛中表現得十分鎮定。為了鼓舞士氣,司馬師帶著病驅,親自掛帥出征討伐叛軍。親臨前線後,司馬師果斷地命前鋒王基搶先奪取叛軍屯糧地南頓,自己則率軍從汝陽急行至樂嘉,與鄧艾軍會師,叛軍大亂,文欽先行撤退。司馬師遣800精騎窮追猛打,先吃掉了文欽部。接著,司馬師對毋丘儉部實行圍而不攻戰術,待其軍心潰散,不戰而敗。毋丘儉倉皇逃跑,在慎縣被人殺害。正當司馬師得勝之際,文欽之子文鴦趁夜帶兵襲營,司馬師被從夢中猛然驚醒,一時急火攻心,他左眼中的腫瘤再也無法容忍眼球的束縛,終於奪眶迸裂而出,司馬師撕心裂肺般地疼痛難忍。但是,為了不影響軍心,司馬師將自己裹進被窩,死死咬住被子,一直將被子咬爛,都沒有喊出聲來。文鴦被擊退後,司馬師班師,剛到許昌,便在痛苦中離開了人世。

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之间的关系好吗?

臨死前,司馬師將權力移交給了司馬昭。司馬昭接替哥哥任大將軍後,沒有辜負司馬師對他的重託,他對外西滅蜀國,南征東吳,基本蕩定天下;對內,幹掉曹髦,徹底掌控了曹魏政權,後來他的兒子司馬炎建立晉朝,只不過是完成既定動作而已。

司馬昭執政後,因為他覺得自己的權力是從司馬師那裡得過來的,一度想要立自己過繼給司馬師的兒子司馬攸為世子,後來由於許多大臣勸諫,他才改變了主意,改立司馬炎為世子。西晉建立後,司馬師被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追尊為景皇帝,廟號世宗;追尊司馬昭為文帝,廟號太祖。最終,司馬師與司馬昭一文帝一景帝,這就好比與取得“文景之治”的漢文帝與漢景帝並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