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劉禪是昏庸還是大智若愚?第三種看法

劉禪(207年-271年),即蜀漢懷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稱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後世,常有俗語,扶不起的阿斗來形容人不思進取,整天貪玩享樂。劉禪也為這些也算是“流傳千古”,雖然,並不是所謂的流芳千古。

三國劉禪是昏庸還是大智若愚?第三種看法

說起劉禪,人們總是有兩種看法,第一種看法就是傳統看法,劉禪幾乎沒有政治眼光,沒有任何韜略,其在位的漫長時間內,其本人並沒有什麼作為,而是完全讓手下的人去做,例如諸葛亮,所以,才使得,蜀漢可以苦苦支撐多年。劉禪重用佞臣黃皓 ,導致朝政腐敗,最後,蜀漢危矣!

另一種看法就是劉禪其實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人,在其投降魏國之後,司馬昭宴請劉禪問其是否思蜀,但是,劉禪卻說並不思蜀,而且一副開心快樂的樣子,並且供出了自己的大臣。這一系列談話,使得司馬昭認為劉禪是一個昏庸之人,而劉禪因此安居晚年。

三國劉禪是昏庸還是大智若愚?第三種看法

其實,筆者認為還應該有第三種看法,全面的看法,以上兩種看法過於片面,判定一個人不能單單從一個角度看待。筆者認為劉禪就是一個普通人,一個普通人很容易被身邊人說的話動搖,沒有堅定的信念,諸葛亮在時,朝政之事,完全是諸葛亮說什麼大臣贊同什麼,試想,如果,一個普通人決定一件事情的時候,徵求大家的意見,大家說的一致,難道他還不會去聽信嘛?至於,諸葛亮六出祁山,黃浩給劉禪吹風,導致諸葛亮北伐被召回,這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一點更顯得劉禪是一個普通人,輕易被動搖,非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梟雄。至於劉禪樂不思蜀,更是一個普通人心中的舒適願景,我相信,只要是稍微聰明些的普通人,都會聽出司馬昭話裡有話,如果劉禪果真像大臣說的那樣,又怎會繼續享樂,等待他的必然是屠刀。劉禪既然沒有什麼宏大志向,又怎會冒著風險,繼續回到蜀地,實現先祖的宏大志向呢!所以呢,筆者認為,劉禪既不是一個昏庸的人,也不是一個賢明的人,更多的只是一個普通人。

三國劉禪是昏庸還是大智若愚?第三種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