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足跡|北京老胡同之 東交民巷探訪


【原創】東交民巷,誕生於13世紀末馬可·波羅訪華的那個時期。

【原創】東交民巷全長為1.6公里,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

【原創】元朝時,東交民巷和廣場西側西交民巷是連在一起的一條衚衕,名叫江米巷。由於當時這條衚衕有元代控制漕運米糧進京稅務所和海關,因而成為南糧北運咽喉要地,所以而得名江米巷。

【原創】在近代,這裡曾是著名的使館區,先後有英國、法國、美國、俄國、日本、德國、比利時等國在東交民巷設立使館,並將東交民巷更名為使館街。

【原創】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毛澤東命令入城儀式必須經過東交民巷,從此洗刷了50年來中國武裝人員不得進入東交民巷的恥辱。

【原創】1949年以後東交民巷仍被作為使館區,直到1959年所有的使館都遷往朝陽門外三里屯一帶的館區。

【原創】文化大革命期間,這裡由於其歷史特殊性,再次收到衝擊,街名被改為反帝路,很多西式風格建築遭到破壞。

【原創】現在的東交民巷已經是北京市文物保護街區,道路兩旁的西洋建築還在向過往的人訴說著曾經的歷史。

【原創】現存建築均保留原狀保持二十世紀初歐美流行的折衷主義風格,用清水磚砌出線腳和壁柱,磚拱券加外廊,木結構角檁架,鐵皮坡頂。

更多【原創】圖集每日更新,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透過橙子莢的鏡頭看世界。



更多【原創】圖集每日更新,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透過橙子莢的鏡頭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