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外科治疗的热点与争议(下)

胆囊癌外科治疗的热点与争议(下)

【接上文】

当胆囊癌位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处时,肿瘤易侵犯门静脉或肝动脉。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伴门静脉或肝动脉侵犯的胆囊癌患者,行联合血管切除的胆囊癌扩大手术,其患者预后较不伴血管侵犯的胆囊癌患者预后差。

可视化影像技术可判断肝脏体积、血管走行,还可精准显示肿瘤侵犯肝门部结构,其判断肿瘤侵犯胆管、门静脉及肝动脉的准确率>85%,对指导手术方式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单位目前对包括胆囊癌、肝门部胆管癌在内的胆道系统中上段恶性肿瘤的CT增强图像,常规行术前三维重建,评估肿瘤的位置及解剖学关系。这对提高术前制订手术方案的准确性收效明显。

七、意外胆囊癌再次手术的相关问题

意外胆囊癌患者再次行根治性手术5年生存率约为41%,未行根治性手术5年生存率约为15%,这说明前者具有改善患者生存的作用。但是否行根治性手术还应根据胆囊癌的T分期决定,T1a期胆囊癌目前公认无需行扩大胆囊切除术,T2期和T3期胆囊癌则需行根治性手术以改善患者预后,而T1b期胆囊癌是否行再次根治性手术存在争议。

但近年来美国癌症中心的数据库资料显示:T1b期胆囊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有助于长期生存结果的改善。因此,目前有学者建议:T1b期胆囊癌应施行再次根治性手术。

意外胆囊癌再次手术的术前评估应包括增强CT和MRI检查,对于上述影像学检查结果异常患者,建议行PET/CT检查。对于术前发现有转移复发可能的患者(如肿瘤犯超出浆膜、初次手术中胆囊破裂胆汁外漏等)还应常规行腹腔镜探查。对于第二次手术时机的选择,应在病理学诊断明确后尽早手术,但对于初次手术合并急性炎症状态,则应适当将二次手术延后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初次手术时留下的Trocar窦道是否于再次手术时给予联合切除同样存在争议。最初研究者推荐行窦道的联合切除,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窦道切除不能改善患者预后,同时还会增加切口疝的发生率。而发生窦道转移的患者常存在广泛的腹膜转移。因此,笔者认为:再次手术时不必强求行Trocar窦道的联合切除。

八、结语

参考文献【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