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西安之後,長沙一樓盤12歲、85歲也能中籤,看來房源搖號不靠譜

搖號背後是否有公權力在搖動?

文 |馬滌明

繼西安之後,長沙一樓盤12歲、85歲也能中籤,看來房源搖號不靠譜

繼西安之後,長沙一樓盤12歲、85歲也能中籤,看來房源搖號不靠譜

根據長沙住建委的規定,購買剛需房必須是家庭成員及本人在長沙市限購區域內無住房信息記錄,或者文件施行後住房信息記錄註銷時間在1年以上的家庭和個人。那麼,12歲兒童和85歲老人顯然都不符合條件,如果他們都沒有房,平時住哪裡、和誰住一起?

雖然目前相關情況尚待有關部門跟進調查,但不管最終的結果結論是什麼,有無“搖號內定”之類的貓膩,“零五後”和“三零後”中籤這種事,對房源搖號的公信性都可能造成一定的損害。即便是錄入錯誤,有些問題恐怕也不好解釋:首先,公證處在幹什麼?如此荒謬的搖號結果,竟被公證處現場宣佈“真實有效”,這是否坐實了坊間的質疑:所謂公證亦即走過場。

繼西安之後,長沙一樓盤12歲、85歲也能中籤,看來房源搖號不靠譜

其次,誰在負責對購房者提供資料的審核?又是怎麼審核的?銷售中心負責人解釋稱,他們嚴格按照規定來辦。1號和14號是自動錄入系統的,他們認為就代表符合剛需資格。在1400多名遞資料的購房者中,之前稱有購房資格的購房者,在錄入系統的過程中被刷了下來,共刷下18名。

也就是說,被刷下的18名是資格不符合規定。但這一老一小也不符合規定,為何沒被刷下?是計算機系統出了問題,還是存在人為干預?若是前者,是否說明,計算機系統也不一定“公正”?那就更可怕了:今後再出現差錯,是否都可以讓計算機背鍋?計算機雖然不會說話,無法狡辯,但機算機沒有人去動它,它不可能如此選擇性出差錯。

近日西安“房源搖號內定門”事件的調查結果是,開發商勾結專業人員侵入搖號系統,操作了對某些人的內定,也就是“內部黑客”行為。“內定”的搖中者,大多與開發商有關聯的掌管公權力的人。這說明,系統還是受人控制,而不是“自動出錯”。而長沙這個搖號結果,若是計算機出錯,

為什麼“出錯”的兩個身份證號均有其人,既不是不存在的身份證號、也不是外地人?

繼西安之後,長沙一樓盤12歲、85歲也能中籤,看來房源搖號不靠譜

有一種說法:掌管權力的人們,總是有能力用各種手段獲取更多的優勢,無論制度多麼嚴密,他們合法獲取資源和利益的能量都會超過權力小或沒有權力的人們。研究者因此認為,實現公平的最大的任務並不是只建立保障公平的制度,而是對運作制度的權力的約束與制衡。因為不管怎樣完美與嚴密的制度,都要由權力來運作,而運作過程中,權力將制度朝著利於自己的方向傾斜的可能性,幾乎永遠是防不勝防的。

西安“搖號門”的真相,或多或少地證實了上述說法,確實有公職人員利用權力在貌似公平公正的搖號中再次實現了“更公平”。長沙的情況有待調查,真相雖然在路上,但我們必須去抵近它。雖然反腐廉政建設正在加緊向縱深推進,但一些領域和部門的公權力仍未被關進籠子。於此,我們應從監督角度對一些“蹊蹺”事件作某些惡意揣度,以此更加完密地盯防權力腐敗,還是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