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未来的高考,进考场前务必解决的两个问题

对于许多同学来说,高考是一次决定命运的考试。高考分数的高度,奠定此后人生的高度。因为太重要,压力也大,成绩往往更容易受考试技巧以及应试心态等因素影响。

总结学年组多年的送考经验,在此提醒家长朋友们,这几天除了督促复习,归纳技巧,还一定要注意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建立自信。这后一个问题,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了考生们分数大致的水平,而良好的考试技巧,更能助同学们锦上添花。考试状态的调整、考试进度的把握、心态的调节、注意力的集中以及各学科独特的小技巧等,这几天都要考虑的。

今天分享大家的,第一个是细化到语数外学科的答题技巧,另一个是如何调整心态

决定未来的高考,进考场前务必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一、语数外学科,考场独门技巧

先说说语文,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卷面,它是知识掌握之外的一个加分项,大家最好把二卷答案都用数字序号来做标号。其次是时间控制也非常重要,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为作文留足够的时间,一般为50分钟左右。其他题型他完成也要注意时间安排,否则会在考试后期陷入焦虑状态,这是考试的大忌。阅读与诗歌鉴赏,不要留空白,由于是按点给分,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先把以前答题的各个方面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逐条对比题目,看哪一条适合就写上去,多多益善,但绝不可以离题万里。

再来说说数学,答题过程中要有一个清楚的思路,更要注意时间的把控,客观题的得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试卷的整体得分情况

,因此要非常重视客观题。同学们可以先通读试卷,根据难度,预留50分钟左右给客观题。在这50分钟里,我们不能患得患失,以身体适度紧张,高度专注的状态解题,同时要标记好自己觉得拿不准的题目。如果提前做完,可以在预留的剩余时间里去检查标记题目的每一步运算,确保正确。时间到点就要换到大题。每一道大题,我们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置对应的时间,提前做完意味着,我为后两道题预留了更多的机动时间。到了倒数第二题时,可以放开对时间的掌控,不强求一定要在多少时间内完成,至于最后一题,则以能得多少算多少的心态去回答,在考试中,一定不要出现焦虑或发呆的情绪。

最后说说英语,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两部分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阅读理解的关键在于理解,不必逐字逐句的读完整篇文章,否则会落入读词或句的困境中,阅读需要对文章结构和逻辑进行梳理。比如主旨句,一般出现在段落的开始或结束,它后面也许有对主旨句的解释或者举例。这个时候先弄清楚这句话的作用,再慢慢把控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最后与主旨句产生连接,就能读懂这篇文章了。

完形填空,则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相信语感。因为中文对于英文的解释常常是笼统而不精细的,但是哪个词是否曾经在哪个句子结构中出现,会随着做题而停留在你的脑海中,形成你选择时的感觉,所以在拿不准的时候,更要相信感觉,而非逻辑

决定未来的高考,进考场前务必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二、要让自己自信洒脱

大家经历了这么多次的考试,这是高中三年最后一次,谁都希望能拿到高分,那么,在知识掌握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决定分数的就是我们的心态。

人与人的差距本来就存在,但是会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分数仅仅只是一部分,它所体现的只能是这个人是否擅长考试。有些人说,考上北大的一定都是特别聪明的。可是,北大每年都有成绩太差接到学术警告或退学的同学,能说这些人在高中聪明,在大学就不聪明了吗?原因是很多方面的,我想说的是,不要太在乎分数的含义,它仅仅只是个数字,也许你会说:“这关系到我的大学能在哪儿读?这可是关系到我的未来啊!”这句话只适合你在三年前这么说,毕竟你已经奋斗了三年。

中国人讲究一个“缘”字,能在哪里,都是你的天命,更何况,一个大学真能够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吗?其实也未必,想到这里,你还会去“分分”计较吗?自信、洒脱去面对考试,

高考只是人生的开始

决定未来的高考,进考场前务必解决的两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