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01

打破次元壁

赶在五月的末尾,你我都莫名其妙地被王菊刷屏。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与其说是被王菊刷屏,不如说是被王菊的粉丝刷屏,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和下面这位网友很相似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王局又来查案了?

结果没想到,此王菊非彼王局,王局和我们一样,被“陶渊明”们组成的漩涡卷进了这场无人能预料的娱乐浪潮中。

“打破次元壁”,是用来形容王菊爆红的最好形容词,为什么这么说呢?

“次元壁”一词最开始是用来指“二次元”,也就是动漫领域,和“三次元”,也就是现实世界中的界限。

不管你再怎么喜欢动漫人物,再怎么喜欢动漫剧情,你也不能真的进入二次元的世界中。

这就有了诸如Cosplay这种原本小众,但现在被滥用的“爱好”,其最初理念就是能够尽可能还原不可能存在的动漫世界,扮演想象中的动漫人物。

而王菊所在的“女团选秀节目”,相比起更广泛的网友而言,就是一个从来都没听说过的“小圈子”

《创造101》是腾讯视频旗下的网络综艺,先前街舞的热度被爱奇艺,优酷两家率先拿走,2018的上半年,中国网友就记住了爱奇艺《偶像练习生》捧红的蔡徐坤,腾讯再不拿出丶东西,2018年的选秀综艺的蛋糕,眼看就要被对手分完。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除了以上内部焦虑带来的压力,《创造101》还承担着很大的外部舆论压力。

原因很简单:“女团”这种在日韩发扬光大的偶像模式,在咱们这块儿,多少显得有些水土不服。

AKB48一度成为日本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咱们这边直接对标的“56朵花”组合,恐怕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吧?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在2018年之前,我国的“偶像”们都陷入了缺乏平台露脸的困境。

观众都没见过你,你怎么做偶像?你怎么收割更多粉丝?你怎么创造经济效益?粉丝经济离了粉丝要怎么做?

这种“没见过”,就是偶像团体和大众之间的次元壁。

这也就是王菊粉丝们创造的奇迹:打破次元壁。

有多少人对王菊的了解,仅限于一张表情包?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或者是这两天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的文案?

这些都是打破次元壁的象征。我们一期《创造101》都没看过,我们连一段王菊的表演都没看过,我们不想看也不感兴趣,但是这些病毒式传播的内容就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入侵到了我们的网络生活中。

如果把每一次王菊在互联网上的出现都换算成广告公关成本,那么《创造101》能以如此低廉的成本,达到今天这个全民讨论的热度,着实应该谢谢王菊的粉丝们。

02

王菊的故事

被王菊刷屏的你我,被动接受了王菊本人作为选秀选手的“爆红历史”。

首先大家要了解《创造101》这个节目的基础规则,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选秀版《饥饿游戏》,101位小姑娘争夺11个女团出道的机会。

这种套路有冲突,有看点,有转折,最终出道的往往不止是既定人数,拿到参与奖的落选者也会被节目组找到其他借口,打包成为艺人,最著名的成功案例是英国X Factor选出来的One Direction,现在单飞了每个人都比当年冠军要红。

现在疯狂刷屏的王菊,在节目开始时不被任何人看好。

她的竞争对手们都长这样: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稍微中性点的长这样: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而王菊则是这样的: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在“女团”这个范畴内,还没有出现过像王菊这样皮肤“美黑”,能看到明显肚腩,大腿不是竹竿的艺人。

第一次出场,王菊就被导师投票淘汰。

可以看出《创造101》的剧本里,是没有把王菊这类非常规女团成员设计进去的。

在大部分女团文化关注者心中,女团就等同于少女,更严格的说,这些少女都必须是“完美少女”

偶像是不可以擤鼻涕的,偶像是不可以拉粑粑的,偶像是不可以被拍到丑照的,甚至偶像是不可以结婚的。偶像讲究的不是某一项才艺,更不是某一项专业素质,偶像讲究的是人设。

偶像明星相对于其他领域艺人来说,更像是一个被粉丝理想化的产品,他们普遍拥有完美人设,一旦打破人设,偶像就会被粉丝反扑。鹿晗宣布恋情后,一小时不到微博狂掉40万粉丝,无数粉丝开始反水,更多粉丝开启了“今天鹿晗和关晓彤分手了吗”的每日打卡行动。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而对比起传统意义的“偶像”,王菊的人设一开始就是崩的,就如她的竞争对手所言:好象不是很少女。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在被“复活”后,王菊更多的还是一个丑角,被各路网友做成魔性表情包,我们现在被刷屏最多的表情包,就是那个时候出现的。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节目播出到了第六集,腾讯视频下面的留言讨论基本上和王菊没有什么关系,你几乎看不到王菊的名字出现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偶尔提到王菊,也只能是“敢于做自己,实力也不差”。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但是到了以图片为传播载体的微博上,王菊在第六集中回应网友的自黑动作,点燃了网友们的激情。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俗话说“黑到深处自然粉”,这些原本一开始以取笑讽刺王菊为乐的观众,在王菊自愿放下身段自黑后,态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明星一般都是不乐于自黑的,因为自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等同于承认错误,承认错误就等同于人设崩塌,对于偶像明星来说,人设崩塌就是自断财路。

明星不愿意自黑是因为他们有身段,有粉丝,背后有资本,而王菊呢?

王菊什么都没有。

如果自黑一把就能娱乐观众,保不齐还能吸粉,何乐而不为?

如果仅仅是自黑了一把,王菊也不会如此爆红,面对镜头的王菊,说出了“深度有内涵”的中学校训:独立,能干,关爱,优雅。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曾经也是白瘦美的料也被节目组挖了出来,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第六集中最后的拉票环节,王菊一句“你们手中握着重新定义中国第一女团的权利”,瞬间让不少守在屏幕前,琢磨新一波黑料的黑粉们,态度发生了180°转变。

一场互联网狂欢,就此开始。

王菊开始拥有了自己粉丝:“陶渊明”,这个立意取自于“晋陶渊明独爱菊”。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从前热衷于在网络上黑王菊的网友们纷纷“黑转粉”,自发通过各种渠道为王菊拉票,这个“票”就是用来衡量选手人气的工具,票高人气高,人气高代表有很多人喜欢,越多人喜欢就越容易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这样代言的产品才会吸引更多关注,出演的电视剧才会“自带流量”,出演的电影才会引来“粉丝包场”。

在商业逻辑上来看,这种选人模式其实高效而直接,但却残酷而又考验粉丝的“粘性”和“战斗力”,遥想李宇春时代超级女生,还会出现粉丝抢夺路人手机发短信投票的故事...

“陶渊明”们的战斗力极为出众,因为他们大多都是“黑转粉”,与寻常的粉丝听不得路人讲自己偶像半句坏话不同,王菊的粉丝们热衷于用病毒式洗脑传播的打油诗拉票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用魔性的表情包拉票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这种效率极低的点对点宣传,与其说是一种为偶像拉票的方式,不如说是一种截图后让大家看着乐呵的行为艺术。

在微博上,在那些辱骂王菊的微博下面,“陶渊明”们队列整齐,道歉完了就拉票。

这种有趣的现象吸引了更多“菊外人”的参与,他们害怕被潮流落下,纷纷成为渴望成为“陶渊明”中的一员,好象不会复制两段打油诗,就落伍了似的。

03

小猪佩奇和王菊

王菊到底能红多久?这个问题取决于三个方面。

第一,腾讯想不想捧红王菊?

这取决于明晚播出的《创造101》第七集,给王菊多少镜头,成片怎么剪辑,评委的评价台词,其他选手对王菊的态度,王菊的表现,这些都是先决条件。

最初的那批“陶渊明”,大多数来自LGBT群体,这里就不展开讲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查阅。

我国广袤的消费市场中,LGBT群体到底占比多少?没人知道,但是可以明确的是,这个群体目前是没有一个代言人,没有一个Icon的。

这时候出现的王菊似乎可以填补这个空白,和温顺爱哭的竞争对手截然相反,王菊面对镜头说的是:“独立”,拉票口号是:“重新定义”,表演曲目名字叫做《木兰说》,歌曲里唱的是“lace girls不为相夫教子...我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钻戒我给自己买”。

女权,独立,不甘平庸,与众不同。

这些标签,是节目组和王菊先给她贴上的,是初代“陶渊明”们自行对号入座的。

第二点,就要考验“陶渊明”们的粉丝忠诚度了。

粉丝的种种“应援行为”,用上一代家长们的话概括:“不就是追星嘛”。

但是追星是很花钱花时间的。

举个例子,王俊凯大家认识吧?挺精神一小伙子。之前粉丝为他18岁成人礼庆生,直接包圆了天上18颗星星,世界各地重要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王俊凯的相片,广州粉丝包下整整30分钟的无人机飞行表演,《时尚芭莎》用王俊凯作为封面的杂志,粉丝用9秒钟买光了12万本,合计总价300多万...

到目前为止,能这么做的也就只有王俊凯的粉丝了吧?

作为对比,之前有“国民老婆”之称的新垣结衣主演的电影《恋爱回旋》,在国内票房差到发指,2000万人民币不到。一个个在网络上对着屏幕呼喊着“gakki老婆”的粉丝们,到头来都跑到电影院看《银魂》去了。

同样是粉丝,差距就有这么大。

而“黑转粉”的“陶渊明”们,更多的还是在自娱自乐间,玩笑般的给王菊拉票吧?

第三点,就是看王菊的作为艺人的素质了。

在王菊爆红后,很多网友都认为王菊是不适合作为女团成员出道的,她这种独立自强的人设,更加适合作为独立歌手出道。

因为女团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和王菊想要代表的价值观是严重冲突的,她想要“重新定义女团”,但是《创造101》最终选出的是个11人的女子偶像团体,不是某个李宇春尚雯婕式的歌手冠军。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为什么王菊没有成为歌手?

原因很简单,唱歌不行嘛。

王菊形象上的“从白到黑”,很容易让人想起Lady GaGa,在没有爆红之前的gaga也是一副青春模样示人,出了一张伤春悲秋的专辑,石沉大海,没有翻起一点波浪。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然后就有了我们最熟悉的那个造型夸张的lady gaga。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lady gaga本身在音乐上的天赋和嗅觉是公认的,她能唱能跳,现在甚至能转型作为艺术家,她不仅仅是作为美国LGBT群体的代言人,更能作为美国的代言人,在舞台上劲歌热舞唱《Bad romance》的是她,在美国国旗底下唱国歌的也是她。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如果说Lady gaga这个模仿对象离王菊太遥远,那我们再来看看华语乐坛和王菊的设定最相近的艺人。

张惠妹。

在09年的《阿密特》之后,张惠妹的暗黑,女权,独立的风格宣告着女王回归,华语乐坛为之一振,没人能料到“听海哭的声音”,能唱出《相爱后动物感伤》。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在《母系社会》之前,我从来没听这么直接对“直男癌”宣战的流行音乐。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母系社会

张惠妹 - 阿密特2

五月底的王菊,是四月的小猪佩奇

王菊有机会成为张惠妹吗?

上一个走这条路的艺人叫做艾怡良,你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再往前看有吴莫愁,她现在也只能出现在“吓哭小朋友”的段子里了。

王菊的爆红,最先让我想到的不是某某类似的女艺人,而是上个月爆红的小猪佩奇。

同样是一场互联网狂欢,同样是一场全民玩梗的盛宴,同样是一个承包全网的笑点,小猪佩奇只红了一个月。

有几个人真正看过小猪佩奇?有多少人有孩子?有多少人去淘宝买了纹身贴纸,真的“小猪佩奇身上纹”?

恐怕不多。

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参与了“小猪佩奇”的传播,每个人都会对着“社会人”的梗发出会心的笑,小猪佩奇就是4月时尚风向标,当你看到平时油腻古板的中年老板也转发了小猪佩奇的笑话,你心里就会想:原来你也是社会人啊!一股认同感油然而生。

而王菊,就是5月底的最新款时尚风向标。

至于这个风向标是否能成为新的Icon,是否会成为新的代言人,是否能成为承载一个群体的情感投射,到底有多少人会在意?

就像小猪佩奇一样,这样一个玩笑,除了一个梗,小猪佩奇对你我有意义吗?我们会因为这个笑点去观看《小猪佩奇》吗?我们会因为这个笑点去为《小猪佩奇》买单吗?

与之相当的还有近几年莫名其妙背上各种黑锅的@带带大师兄,还有中国互联网最强战力的“李毅吧”。

孙笑川还是那个普通游戏主播,国脚李毅没有从“毅丝”们手中拿到分毫收益。

五月底爆红的王菊,很可能就是四月的小猪佩奇,在被“陶渊明”们短暂激情的裹挟之下,她像一阵风,吹完她就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