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通讯|追寻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生命定义——胡学发

特别通讯|追寻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生命定义——胡学发

胡学发,是全市党员干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是全市第一书记的一面旗帜,是全市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先锋模范……让时间回溯到一年前,去追寻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生命定义。

胡学发的生命定义

沿着一条在山峦间蜿蜒起伏的乡村公路,走进南丰县太源乡寨俚村。靠近村委会,一片水圳纵横有序的槟榔芋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看着眼前这片给生活带来无限希望的土地,村民周兴想起了胡学发,那个隐忍病痛硬是带领着他们脱贫却再也回不来的“第一书记”。

至死的坚守

胡学发出生于临川唱凯的农村,作为农民的儿子,他的身上天然带着对农村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2017年2月,响应市委“四进四联四帮”活动的号召,熟悉农村情况的胡学发向领导主动请缨——去驻村帮扶。

特别通讯|追寻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生命定义——胡学发

胡学发(左)与扶贫对象交流

妻子的思想工作做通了,胡学发轻装上路了。2017年2月,他随第二批驻村“连心”小分队,进驻南丰县太源乡寨俚村,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从此成为一名地道的“寨俚村民”。

但让彭桂萍没想到的是,胡学发对她的承诺并没有兑现。

一到寨俚村,胡学发就忙活开了。访民情、察民意、办民事,不到1个月,他就将分散在10个村小组的25户贫困户全部走访了一遍。“经常看他工作到深夜,把每家每户了解到的情况都记录得特别仔细,答应贫困户的事情,他总要想方设法做到。”一起驻村扶贫的同事郭泽纯说,曾经看到胡学发偷偷地吃过好几种药,但从来没听他说过自己有什么病。

2017年6月担起驻村“第一书记”的胡学发比过去更忙了,加班熬夜的次数越来越多。

夏日里的寨俚村草木葱茏、泉水叮咚,蛰伏了一个冬天的蛇虫们也开始活动了。村民们说,晚上最好别出门,一不小心容易踩着毒蛇。可村民们一般白天出门干活,晚上才在家,胡学发不顾劝诫,依然和一起驻村扶贫的同事晚上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拄着小木棍,摸索着一家一家走访,回来后又在蚊虫飞舞的灯光下认真地填写民情日记。

冬日里的寨俚村格外清冷,胡学发常常在冰冷的办公室加班到深夜。2018年1月5日晚上,胡学发埋头在办公室整理材料,为做好迎接扶贫检查的工作,他已经连续加班工作了一个多月,没有休息过一天。村委会副主任聂金贵发现,胡学发面色发白,劝他赶紧回去休息,而他的回答总是“马上就好”“再等几分钟”,就这样一直工作到晚上11时。

“他这个人就是一个工作狂,做起事情来太较真了,一定要把事情做好了,才会想到休息。”说起自己的丈夫,胡学发的妻子彭桂萍不自觉地眼角又挂起了泪珠。

就医期间,躺在病床上的胡学发,心里还一直惦记着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寨俚村党支部书记胡四昌说,“看病的时候他还一天十多个电话给我们打,询问村里情况,交代好近期要做的工作,听到寨俚村顺利通过扶贫国检年终考核时,他很开心”。为了让胡学发安心养病,医护人员和彭桂萍却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抢走”胡学发的手机。

无言的担当

在寨俚村,现在能看到的和胡学发有关的东西,只有那辆停在出租屋里沾满泥土的电动车和他自费购置的扫描仪。而深入村内采访才发现,寨俚到处都有胡学发的影子。

特别通讯|追寻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生命定义——胡学发

胡学发走访调研

走进寨俚的农家书屋,墙上“静以修身、学以养德”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这是胡学发一笔一划勾勒的,而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书籍也是胡学发一本一本整理归纳的。每到放学时分,寨俚小学的孩子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翻看他们喜欢的书籍。孩子们说,之前时常有一位爷爷站在这里微笑地看着他们读书,时不时还会给他们讲讲书里有趣的故事。可孩子们却并不知道,那位默默站在他们身后的爷爷就是为他们建造书屋之人,而在临终前他还在念叨着村里的小学课外书太少,要想办法给孩子们捐赠一些。

“公司已对我们上报种植白莲的贫困户补贴(种苗补贴每户600元)一事进行了确认,批复程序正在进行。外加政府统筹的产业直补3000元,对贫困户增加收入有很大帮助。”“低保户吴正国反映,其本人患癌症,希望给予帮助。由于吴不属于贫困户,不在帮扶范围,但会在合适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帮助。”“蜜橘生长情况不好,有减产趋势,经向村委班子了解,今年雨水不足,影响了蜜橘生长,虫害也比往年厉害些。”……翻开胡学发生前留下的一本厚厚的《民情日记》,类似的记录比比皆是。一页页、一行行,字里行间,都是胡学发奔波忙碌的身影,都是他为老百姓殚精竭虑的见证——

贫困户彭永才说,“胡书记走了,可我一辈子都会记得他。”由于老伴和儿子相继过世,彭永才带着13岁的孙子生活,日子过得很艰辛。爷孙俩虽然种了40亩南丰蜜橘,但一没劳力二没销路,有时眼看着蜜橘烂在地里,也无计可施。胡学发得知后,组织他所在公司的职工和家属前来果园开展采摘活动,还自己掏钱到贫困户家中以市场价收购桔子,再运到抚州销售。2017年,胡学发一共帮贫困户销售了两万多斤桔子。

贫困户夏春林,30多岁,有轻微智障。胡学发每次去看他,他都缠着要胡学发交手机费,一般人不会认真搭理,但胡学发每次都帮他交了,有时30元,有时50元,都是他个人自掏腰包。这一切,村妇女主任严国英看在眼里。

“有一次,60多岁的贫困户陆金仔骑三轮车,翻进了村前山路的深沟里,被压在车下面,汽油浇了一身。路过的胡书记二话不说,不顾危险就跳了下去,把人救了上来。”驻村扶贫干部郭泽纯如是说。

……

驻村的一年里,胡学发吃住在村里,很少回家看望。

短短一年,他带领小分队员落实安居扶贫政策,为贫困户黄火友、吴益青、胡水龙改造D级危房3间,为贫困户严华仔、李木龙维修C级危房2间,并为5户贫困户进行改水改厕,保障了贫困户住有所居。

短短一年,他带领小分队员为9户贫困户的子女教育落实了教育扶贫措施,减免和发放教育扶贫资金18475元,保障了贫困户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不止于此。在南丰蜜桔种植面积扩大到2970亩的基础上,胡学发引导贫困户大力发展槟榔芋、白莲、生猪、野兔等特色种养产业。全村养殖生猪101头,种植白莲110亩,槟榔芋170亩,实现了全村特色产业发展“多点开花、全面结果”。与此同时,他积极发动村民发展烟叶种植产业,已种植烟叶140余亩,新建烤烟房1座,并进行烟叶种苗培育,每年在提高村民烟叶种植收入的同时,通过烟叶返税为村集体年均增收4.62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短短一年,寨俚实施扶贫项目16个,落实项目资金352万元。这些项目的到来,给寨俚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希望。

朴素的人生

背着一个发黄的帆布包、骑着一辆老旧的自行车,这是胡学发几十年不变的形象。很多人问他,作为公司中层干部,你就不能换换行头吗?他常常微笑不语。

特别通讯|追寻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生命定义——胡学发

胡学发与村民在一起

走进胡学发家,人们恍然大悟。没有一样像样的家电,看着有些陈旧的家具竟是他自己做的,除此之外,就是满屋的工作资料和满抽屉的药盒。妻子彭桂萍说,她十几年前就下岗待业在家,女儿需要上学,老母亲需要赡养,还要经常接济住在临川唱凯老家的哥哥,而胡学发每个月的工资就是家里唯一的收入。“他对自己很吝啬,从不舍得买件像样的衣服。”

可哪怕日子过得再清苦,胡学发对人却十分大方。

任车站值班站长时,同事金汝屏清晰地记得,碰到旅客钱包被盗,胡学发常常主动帮人家买票,送人上车。

2010年抚河唱凯堤遭遇特大洪水,12万名群众遭受灾害,胡学发临危受命深入灾区,在争取社会救助的同时,他带头捐款。

2014年的一天,彭桂萍在洗衣服时,从胡学发的裤兜里找到了一张汇款单,胡学发给宜春市的一名贫困女生捐了800元。

……

“在抚州长运公司办公室、工会工作期间,胡学发走访了公司每一户困难员工家庭,深入了解困难员工致困原因,建立困难员工档案,争取困难补助,可却从不提自己家的困难。”公司纪委书记张振国说,他让我们肃然起敬。

不提要求、埋头苦干、办法总比困难多——胡学发给我们传递出最朴素的人生道理。“别人不愿干、干不了的事,他都毫无怨言地一肩挑下。”公司总经理王建仁说,“胡学发就像一颗螺丝钉,无论钉在哪里,都十分结实、牢靠,有他在我们很安心。”

上世纪90年代,胡学发所在公司为适应市场发展,计划开发微机售票系统。可那时计算机办公普及率不高,要改革传统售票方式十分困难,没有人愿意主动牵头做。就在这时,胡学发自告奋勇表示愿意试一试。从那时起,他没日没夜地抱着操作系统资料研究。同事黄继文说:“他不但工作时间资料不离手,就连吃饭时间也把资料铺在饭桌上,每想到一处就开始勾画。”微机售票试用初期,系统运行不稳定,总会出状况。为了不影响白天正常售票,胡学发就等到晚上下班后,和同事通宵达旦作业,反复核对系统装置,不断变更安装方式。潜心钻研1个月,胡学发终于成功研发出微机售票系统。自此以后,胡学发成了公司的“编外售票系统管理员”,无论哪个车站售票出了问题,大家都自然而然地第一个找他帮忙。

风风雨雨30载,胡学发始终在尽己所能地发光发热。他是出了名的“胡全能”,修电脑、修家电、修自行车、做木工、换灯管,什么活都干得有模有样,摄影、书法、篆刻,好像没有什么能难倒他,经他起草的各类报告、讲话文稿达百余万字。他是出了名的“老黄牛”,为了让家在外地的同事与家人团聚,他经常放弃休假主动申请值班,一到晚上,胡学发办公室的灯就成了长明灯。他是出了名的“热心肠”,用自学的电工技能和电脑知识,为公司和同事义务维修电路、电脑、刻录光盘,从不推辞。

还是那个发黄的帆布包,还是那辆老旧的自行车,胡学发的朴素让人泪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