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名士自風流——黃侃書法


由於蔡元培先生“兼容幷包”的開放襟懷,當年的老北大確實擁有一批極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如國學大師黃侃就是一位。

黃侃,近代著名文字、音韻、訓詁學家。字季剛,號運甓,自號量守居士。“他是章太炎的門生,學術深得其師三味。後人將黃與乃師章太炎共稱為‘乾嘉以來小學的集大成者’、‘傳統語言文字學的承前啟後人’,世稱‘章黃二學’”。黃的稟性一如其師,嬉笑怒罵,恃才傲物,言辭曠達,不拘小節,時人目之為“黃瘋”。

黃侃感情豐富,一生結婚達九次之多。其中包括自己的同族、學生和自己女兒的同學。當年刊物上曾有“黃侃文章走天下,好色之甚,非吾母,非吾女,可妻也”之語。不僅如此,他還經常出入煙花柳巷。甚至教唆自己的兒子也去。湯國梨在《太炎先生軼事簡述》一文中公開表明看不慣黃侃極不檢點的私生活,罵他“有文無行,為人所不恥”,是“無恥之尤的衣冠禽獸”。


黃侃身為國學大師,其書法為學問所掩,不以書法名世,寫字是他的餘事,卻也是他終身不廢的愛好,每天抽一定的時間練練筆,在不經意中形成自已的風格。以歐陽詢、趙孟頫為其本,但黃侃書法不專攻一家,五體皆能。常臨習唐宋諸家,下過功夫學習。他在日記中提到:“照寫《閣帖》中漢章帝、晉宣帝、張芝、皇象、索靖、蔡琰草書及所稱古法帖二條。”每日臨習漢簡一通。

黃侃行楷書,如體勢縱長,筆力勁健,以傳統深厚秀雅多姿見長。 行書筆墨瘦勁清逸,結字嚴謹,筆法熟練,正而不拘。其行楷得力於歐、趙,用功最深。其師章太炎曾讚許其書雲:“……楷法精緻,在王、歐門廡之中,不入清代書家窠臼。猶可想先輩風流,敬葆錄之。” 篆書體近李陽冰筆畫纖細,規整而結體對稱,古拙可愛,以秀逸見長。 其隸書多臨漢隸,亦吸收隸書大家伊秉綬的筆意,瘦勁古樸,體方筆圓。

黃侃對先世所傳書法無所不臨,奠定了博取眾家之長,自成一體的基礎,在臨寫前代書法作品過程中,體現著自已的書寫面目。不拘泥,隨性使然,無意刻求精謹,自有灑脫之趣。其作品以對聯居多,他的字學帖而參魏晉碑版,有別於館閣體、幹祿書之流。


李瑞清的《玉梅花庵書斷》中說:“學書尤貴多讀書,讀書多則下筆自雅。自古來學問家雖不善書,而其書有書卷氣。故書以氣味為第一,不然但成手段,不足貴矣。”楊守敬在《學書邇言》中講得更明確:“一要品高,品高則下筆妍雅,不落塵俗:二要學富,胸羅萬有,書卷之氣自然溢於行間。”

黃侃的書法最特別的地方是:平易灑脫,得心應手,行於簡澹,成若天然。有不同於時俗的風神面目,絕無矜持與做作,格調清新,意味雋永。又因其學富,胸羅萬有,書卷之氣自然溢於行間。

黃侃《篆書錄朱熹詩扇》

黃侃《篆書橫披》

黃侃《篆書日守天留七言聯》

黃侃《隸書難披獨倚七言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