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记者专访作家唐新勇:人生最可怕的不是高考落榜而是失去梦想

美女记者专访作家唐新勇:人生最可怕的不是高考落榜而是失去梦想

时下,又是一年高校录取和高考落榜的季节,可谓“有人欢喜有人忧”。

对于那些圆了大学梦的学子,我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但我们也想告诉那些高考落榜的同学:高考落榜并非人生终点,而是人生真正的起点;高考落榜也不代表人生彻底处于低谷,相反它很有可能是一个走向成功与辉煌的转折点……

美女记者专访作家唐新勇:人生最可怕的不是高考落榜而是失去梦想

为什么这样说呢?

(花样年华)

【作家简介】


美女记者专访作家唐新勇:人生最可怕的不是高考落榜而是失去梦想

美女记者专访作家唐新勇:人生最可怕的不是高考落榜而是失去梦想

(花样年华)

此文有点长,

但绝不会让你失望。

越读越精彩,

最后还有一点点坏。


答:我觉得高考落榜有时候是命中注定的。(笑)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个问题我后面会回答。我距离高考那年,今年刚好已经20年,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认为高考就是一个岔路口而已,只不过是一群同学在一起生活了几年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而每个人的人生之路最终会走成什么样,谁都无法预测。

但是,从中国整体的所谓的“成功成才”概率来讲,我认为首先肯定是要尽力去读好书、考上大学,尤其是社会发展到今天,竞争已经白热化,没有学历和文化,总体上要比那些有学历有文化的更艰难。所以,今年4月份我回母校开讲座时,向学弟学妹们反复强调了:“要珍惜今天,考上大学,才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当时,因为正是高考前夕,我也不好说“落榜了也没关系”。

其实,即使高考落榜了,也确实没什么关系的,没必要太难过。因为人生的路有千万条,高考落榜并不就意味着一个人的能力不行,很有可能只是发挥得不好、没掌握好学习方法、对读书确实不感兴趣或是家庭原因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高考落榜了,一个人的心不能彻底失落,不能从此失去梦想,而且一定要坚持不断学习(比如技术和经验等),让自己有生存的本领和优势。

答:我出生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南冲村石垄组。(笑)这个地址虽然有些长,但我愿意把它详细说出来,因为那里是我的根,我是个很念旧的人。

我父母做的工作很神圣。(笑)我曾跟别人开玩笑说,我的父母摊开双掌就是两丘水田,皱起眉头就会出现几条水沟,每流一滴汗水就能孕育一粒饱满的谷子……

我小时候的成长环境特别原生态。(笑)比如有山有水有小桥,可以玩泥巴、放牛、滚铁环、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大人吹牛,等等。而且,我们村口有个风景区——炎帝陵。

但那个时候,我对这些感觉不到优美、诗意什么的。

因为我家当时十分贫寒。我记得直到我上初中,我们一家六口人还挤住在一间土坯瓦房里,仍使用煤油灯照明(村里人都用上了电灯)。

有很多年,我和哥哥都睡在家中的木板阁楼上,每天晚上兄弟俩都就着昏黄的煤油灯写作业,第二天早上洗脸时,一挖鼻孔全是乌黑的煤油灯烟灰……

所以,小时候我总是认为自己的家乡很贫穷、偏僻、落后,加上父母的教育,我一心想努力读书考上大学,然后跳出农门。

小时候的我十分懂事、勤奋、善良、热爱学习。当然,现在的我也依然具备这些素质。(笑)我从六七岁就开始干农活,插秧、割禾、打谷等,样样能干。

美女记者专访作家唐新勇:人生最可怕的不是高考落榜而是失去梦想

答:我没读过幼儿园,那时我们村里还没幼儿园,即便有,我爸妈也供不起。我是7岁开始读小学,一进学校大门我就很快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而且如饥似渴——那时家里农活多嘛,我觉得读书比干农活有意思多了,还可以偷懒。(笑)

我的阅读启蒙应该也就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吧,但我那时阅读的也就是老师发下来的那几册课本。

我好怕说出来被大家笑话——我7岁之前从没阅读过任何书,即便上小学后在四年级之前从没阅读过任何课外书,也没看过电视机、听过录音机什么的,而且直到现在,我39岁了,也从没阅读过童话寓言故事或是四大名著之类的书籍。

我经常看到很多作家或是文学爱好者,说他们从两三岁就开始背古诗词、看中外名著、上过写作培训班,有的甚至从小就在书香家庭长大、熏陶,接受过名师指导等等,我真的特别羡慕,他们实在太幸福、幸运了。

或许有人会笑我——你连童话寓言和四大名著都从没读过,还敢当作家?说心里话,小时候的我倒是也想读一读,但那时家里穷,根本买不起课外书,而且,不说我祖宗三代,就是祖宗十八代,也从没出过一个文化人,家里哪有什么课外书啊?

因此,我的阅读启蒙可以说就是学校里的语文课本,也就谈不上受哪位著名作家或文学家的影响最深,我也不认为我有文学天赋,因为我身上没有那个基因。

但这并不影响我成为一名作家,因为我觉得,人的出生是父母给的、天注定的,可是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不断的思考和磨砺等,来打破世袭轨迹,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做祖宗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这点不仅从我身上可以证明,我哥也可以证明,因为他现在是一名画家,这也是我们祖上从没有过的事情。

美女记者专访作家唐新勇:人生最可怕的不是高考落榜而是失去梦想

(唐自勇作品)

答:我对文学产生兴趣大概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当然,那时算不上文学,只能说对作文产生兴趣。当时我是在乡中心小学读,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订阅了几本诸如《小溪流》(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办)之类的儿童文学刊物,我作为语文课代表,经常去班主任办公室帮同学们交作业本。

美女记者专访作家唐新勇:人生最可怕的不是高考落榜而是失去梦想

(唐自勇作品)

一次翻看《小溪流》后十分入迷(毕竟我之前从没读过课外书),那时我写作文、写日记也很积极,所以班主任就每次借给我一两本阅读。渐渐地,我的作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加上班主任的指导、经常在语文课上表扬我,对写作文就更加感兴趣、有动力了。

我真正对文学感兴趣是1993年进入县一中读高中后。

我从高一就开始担任校鹿原文学社社长、学生会宣传部部长,还在《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湖南文学》《中国校园文学》等数十家刊物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并多次在全国青少年文学大赛、省市级作文大赛中获奖等,比如曾荣获第10届中华青少年文学夏令营征文大赛一等奖,免费参加北戴河夏令营,成为当时算是有名的中学生作家。

那时校园文学很火爆,有位在全国颇有影响名叫蓝戈的青春校园作家是从我们县走出去的,他对我的激励和影响也特别大,当时我做梦都想成为他那样的作家,但后来才发现,原来文学这么苦。

不过现在回味起来,还是得感激那些在我少年时期触动过我的文学前辈。因为如果没有文学,我可能会像父母那样种一辈子田——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就是我走出大山立足广东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根。

答:我读高中时学习成绩也很优异,完全有希望上大学。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1996年高考前夕,我父亲出现意外,由于治病家里欠下巨债,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我只好含泪辍学外出打工。这也使得我的文学之路,更加艰辛、曲折。

这也就是我前面为什么要说“高考落榜有时候是命中注定”的原因——家里人含辛茹苦供我读了十几年书,我也那么努力地发奋苦读了十几年,结果仅仅因为贫穷就无法实现愿望了,我想我比那些高考落榜者应该更加痛苦吧?

但这又能怨得了谁呢?除了接受现实、突破自我,别无他法啊……

美女记者专访作家唐新勇:人生最可怕的不是高考落榜而是失去梦想

上世纪90年代末,我来到广东打拼,曾在工厂做过半年多流水线工人,但是我没有放弃文学,每天坚持写作。

那时广东盛行打工文学,拥有数十家打工刊物,这不仅养活了很多文学作者,而且涌现了一大批有名的打工作家,比如现在的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籍著名作家王十月等,我也算是其中一个吧。

正因此,我2002年就在广州买了房定居入户,这对别人可能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我觉得对我这样一个没有大学文凭、不靠拼爹的草根青年来说,真的不容易,更需要魄力和勇气。

美女记者专访作家唐新勇:人生最可怕的不是高考落榜而是失去梦想

也正是这样一种人生状况,使得我的文学之路一直比较“世俗”和“现实”——我那时写作的最大标准和动力就是,哪类文章稿费高就写哪类,比如我最初是写诗歌的,后来陆续转型写散文、故事、小说等,只因为这些文学体裁一类比一类稿费高。因为我要生存,我想在广东这片热土过上“体面的日子”。

我曾连续几年仅在《知音》系列刊就每年发表三四十篇特稿,再加上其它稿酬相对低一些的报刊,每年差不多能达到近百篇的发稿量。

所以,在我看来,撰稿人要想生存得体面一些,就必须给那些高稿酬的媒体写东西。

曾有个内地的文学朋友对我的转型很不理解,我说:“兄弟,我也是被逼的啊,要供楼买车、养家糊口,在广东这地方,如果像你那样每天一杯茶一份报一首诗,我早就被饿死了。”当然,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追求也就不一样。

至于如何做到发稿量大,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复杂,简单来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要像牛一样勤奋,养成每天坚持写作的习惯;

二要像猎狗一样有敏锐的新闻嗅觉,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读报上网看电视等,随时随地留意挖掘好题材,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每天有东西可写;

三要有针对性地写,应该先深入研究每家报刊的用稿风格和要求再动笔,这样命中率才会高;

四要有灵活的“经营能力”,就是某篇文章针对某报刊写完后没被采用,要立即修改换成另一种风格投给其它报刊,直到让自己的作品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五要有一定的交际能力、人脉关系、社会资源、合作意识等,这样采访起来就会更顺利、容易……

除此之外,我觉得时代的机遇和市场的兴衰也是决定发稿量的重要因素。

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前,应该说是中国特稿市场的鼎盛时期,有些前辈年入百万不稀奇,还有的仅靠一篇文章就被奖励一辆轿车。

当然,网络盛行后,文学仍然有不同的机遇,比如网络作家收入年薪十万以上很普遍,“大神”们年入百万、千万也不稀奇,但大多是青春饭。

答:没有灵感就不要强求自己写下去,可以先放一放,思考一下,或是干些别的事情,说不定很快就有了新的想法。

就我自己来说,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灵感,很少出现写不下去或无东西可写的情况。但是我刚才说了,发表特稿的平台越来越少,我现在很少写特稿了,因为卖不了好价钱,就不想写了。

美女记者专访作家唐新勇:人生最可怕的不是高考落榜而是失去梦想

我的写作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校园作家时期(1992-1996年)、打工作家时期(1997-2002年)、特稿作家时期(2003-2010年)、商业作家时期(2011-2016年)。

校园时期可以说是为我的写作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打工时期应该是让我的人生和文学之路在南方有了立足之地。

而采写特稿时期可以说是一个高峰时期,彻底改变了我的经济状况,让我一个原本穷酸的文人也能在广州干些投资房产之类的活,所以这七八年时间是影响我人生和文学之路最大的一段生活经历。

至于最近五六年从事商业化写作和经营,主要是由于原来的路已经越走越窄,为了谋求新的发展,让自己站上一个不同的新起点、新高度。

美女记者专访作家唐新勇:人生最可怕的不是高考落榜而是失去梦想

也正因为我一直在不断地转型、突破自我,所以我的文风是不固定的,我自己也很难形容我的文风是怎样的。

曾有位读过我以前的诗歌、散文、小说的朋友,说我的作品中“总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生俱来的坚强和触动人心的善良,在看似严肃、不苟言笑的外表下面,又往往会突然蹦出几丝诙谐与睿智……”我觉得很贴切,这应该算是我的文风吧。

一个作家文字风格的来源,我认为很大程度应该是其自身的人生经历决定的。10多年前,我刚建立QQ空间时就取名为“柔软的心灵·坚硬的人生”(善良和坚强),我觉得这就是我的人生写照,也可以说是文字风格。

美女记者专访作家唐新勇:人生最可怕的不是高考落榜而是失去梦想

(我的百岁外婆)

答:说实话,我平时很少读那些文学名著之类的书,因为忙,而且我自己就是搞写作的,再老捧着一本书,很容易产生文字疲惫。

我也从没想过要去学哪位作家的写作技巧或风格之类的,我写作都是独立思考,可以说20多年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就像有首歌唱的,“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笑),所以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

答:写作很苦,搞文学的人都是孤独的,尤其是无法体面地过日子时。

但写作有时也很快乐,能够抵达心灵、升华人生,尤其是能够通过写作实现自己梦想和改变命运的时候。

我在我的新著《我的中国梦我的财富梦》里,写了一篇关于“梦想与财富如何能相融共生”的自序,我觉得一个作家最幸福的事情,应该就是既能通过写作来获得心灵快感、精神财富又能获得物质财富、改变生活状况。

写作对我来说,意味着生存与发展。

写作给我带来的东西还是蛮多的,比如读书和打工时,有很多女粉丝关注,可以满足青春男孩的那种虚荣心(笑),写特稿时又挣了不少钱,经营文化公司时也算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写作让我的内在和人生一直在不断地得到提炼,成为“精神富人”。

我觉得写作适合男女老少,只要你愿意,可以写一辈子。

但是,我不赞成每一个写作者都坚持一辈子,应该根据自己的人生状况来定。当你有能力靠写作来养家糊口、发展事业时,自然是最好的。但当你无法做到这点,应该把它当做业余爱好,甚至放弃。

我有很多昔日文友,在结婚成家后就不写东西了,转做其它事情,有的还成了行业精英、企业家等,我觉得他们是很明智的。也有的一些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公务员、白领等坚持业余写作,我觉得这样也挺好。

虽然我不觉得自己有写作天赋,但我又相信写作是需要天赋的——因为有不少人问我:“为什么我总是写不出东西来呢?”

可我写起文章来总是一气呵成,有时想收都收不住,就像失控的汽车,这又究竟是为什么呢?我迟迟没搞懂。

答:2010年的时候,由于网络的影响,有些纸媒倒闭,我的收入自然也少了。我是一个居安思危的人,我开始有意识地慢慢转型,因为以前采写过不少财经、创业类的人物报道,我就想办法给一些企业做广告策划、商业写作、品牌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但开始肯定无法一下子转型成功,所以我就依然兼顾写特稿。

经过三年的过渡后,我和朋友于2014年正式成立了深圳市首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活动承办、品牌营销、广告策划、书籍出版、影视剧本等方面的业务。

不好意思,这个帽子扣得太大,但确实是我内心的一个梦想,万一实现了呢?(笑)

转型后的瓶颈肯定是有的。

比如我原来是个文人,现在面对的大都是久经沙场的生意人,有时跟老板谈业务可能拉不下面子,有时想到了很好的项目点子但没资金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和经验去克服。

但是我觉得,每个人,每个行业,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瓶颈,关键是要有信心和耐心去突破。

我现在虽然转型了,但其实还是属于文化行业,写作依然是我的强项,我会在工作之余坚持下去。目前,我在陆陆续续地创作几部商业性的书籍。

答:一不小心就说了这么多,很感谢读者能耐心看完。

最后我想说的是,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高考落榜真的没啥的,尤其是在我这种马上四十岁的人看来,简直可以用这句话来形容:“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算事……”

但是,我在这里发自肺腑地告诉高考落榜者:落榜后,无论进入社会,还是通过其它途径继续学习,一定不要失去梦想,一定要有一技之长、学到真本领,找到自己的定位后不断地进步、创新、形成亮点,这样人生才会一次次地升华。

谢谢你的采访,让我系统地回望了自己的前半生。在此,我也感谢我生命中的所有亲人和朋友。年近不惑,越来越心怀感恩。

美女记者专访作家唐新勇:人生最可怕的不是高考落榜而是失去梦想

美女记者专访作家唐新勇:人生最可怕的不是高考落榜而是失去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