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紹興十一年(金皇統元年,1141年),在宋金戰爭中,宋軍在秦州(今甘肅天水市)附近剡(shan)家灣,擊敗金軍進攻的著名作戰。
紹興十年五月,金熙宗完顏晟採納都元帥完顏宗弼的建策,撕毀剛與宋廷訂立的和議,決定出兵攻宋,收回已歸還宋廷的河南、陝西地區。完顏宗弼先將各路軍馬集結于都元帥府所在地祁州(今河北安國)進行校閱,改變歷來秋季出兵的常規,在盛夏向宋發動攻勢。
十三日,金右副元帥完顏杲率西路軍自河中府(今山西永濟西南蒲州鎮)西渡黃河,入同州(今陝西大荔),破長安(今西安),進逼鳳翔府(今陝西鳳翔)。宋川陝宣撫副使胡世將於河池(今甘肅徽縣)召集諸將議戰,右護軍都統制吳璘反對引軍南撤,力主揮師北上反擊金軍,胡世將遂命吳璘率軍2萬至渭水南岸阻擊金軍,先後於鳳翔府石壁寨、百通坊等地擊敗金軍,迫其頓兵渭水以北,與宋軍隔河對峙。胡世將命吳璘軍於白石(今甘肅西和)至秦州一線設防,阻遏熙州(今甘肅臨洮)、秦州之敵;命宣撫司都統制楊政軍於寶雞(今屬陝西)設防,阻遏鳳翔府,將宣撫司駐地移至仙人關(今甘肅徽縣東南)。
次年八月,完顏杲遣統軍蒲察胡盞、完顏習不主率軍5萬餘,進據秦州東北劉家圈,伺機南下入川。胡世將為保衛蜀口,命吳璘率軍2.8萬,自河池北上進行反擊,相機收復秦、隴(今陝西幹陽西北)二州。同時命楊政軍出和尚原(今陝西寶雞西南)進攻隴州;命樞密院都統制郭浩軍由商州(今屬陝西)東進,進攻華州(今陝西華縣)、虢州(今河南靈寶),以策應吳璘軍。並命西和州巡檢元成以所部向鞏州(今甘肅隴西)佯動,牽制駐於熙、河(今甘肅臨夏)二州的金軍。
九月,楊政軍進至隴州西南吳山,焚燒金軍營寨10餘處;郭浩軍連破虢州、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西)等地金軍營寨。胡世將亦遣人分赴陝西、河東等地,聯絡義軍首領數十人,不斷襲擾金軍後方,使其難以向秦州方向增兵。
十六日,吳璘軍攻破秦州,守將武誼以城降宋。吳璘乘勝率部進逼屯於劉家圈之金軍。劉家圈地處高原之上,前臨峻嶺,後控臘家城(今甘肅秦安東),蒲察胡盞與完顏習不主憑險設營,進退自如,易守難攻,以為宋軍不敢來攻。戰前吳璘親自察看地形,為避金軍騎兵自原上俯衝宋軍,決定上原列陣。
二十一日,吳璘致書蒲察胡盞與完顏習不主,佯稱次日決戰。當日深夜,乘其不備,命姚仲、王彥等將各率所部,趁天陰霧濃銜枚潛進,越嶺上原。並命部將張士廉率軍一部由間道迂迴原後,斷其退路。宋軍上原後,在剡家灣佈設“疊陣”,其陣前有水柵、拒馬等障礙,以步軍居於陣心,騎兵配於左右兩翼,步軍以長槍手居前,次為強弩手,最後為神臂弓手,待敵騎衝至百步內,神臂弓發射,至七十步時強弩發射。陣成之後,萬炬突燃,吳璘遣輕兵誘金軍出戰。蒲察胡盞不顧完顏習不主反對,自恃其勇倉促出擊。吳璘指揮“疊陣”中弓弩手輪番發射,連續打退金軍數十次衝擊,乘其退卻,命兩翼騎兵追擊包抄,金軍大潰,被殺630人,降者萬餘。
由於張士廉誤期,致使蒲察胡盞、完顏習不主率餘部退入臘家城。吳璘率軍猛攻,將要破城之際,宋廷為向金乞和,於二十八日詔令吳璘撤軍班師。
此戰,吳璘利用金軍據險輕敵,疏於防守之機,乘虛潛師上原,巧設“疊陣”,遏制金軍騎兵衝擊,以勁弓強弩輪番發射,大量殺傷其有生力量,做到揚長避短,以步制騎,取得著名的剡家灣大捷。
閱讀更多 滿江破陣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