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愿意延迟退休吗?

老师,你愿意延迟退休吗?

本文转自学术资源大全

老师,你愿意延迟退休吗?
老师,你愿意延迟退休吗?

各位老师,最近有一个事关我们每个人的大事,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

就在前不久,中国社科院发布了最新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报告,其中对于延迟退休作出了进一步的建议。虽然还是一个建议,但也掀起了热烈的讨论。

其实,延迟退休这个话题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今年三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就表示,中国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延迟退休方案2020年前肯定出台。虽然之前一直都有消息,但此次《绿皮书》对实施方案建议了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法。

《绿皮书》中的建议是怎样的呢?老师,您愿意延迟退休吗?

延迟退休,看看这些年相关部门怎么说!

老师

老师,你愿意延迟退休吗?

其实,早就听说延迟退休这一趋势了,而此次《绿皮书》的出台,更让大梅相信延迟退休将会是我们青年老师将要经历的事儿。那么,相关部门这几年对于延迟退休都有怎样的表态呢?大梅带您看一看!

2012年:首次明确提出推迟退休年龄已成趋势

人社部负责人首次明确提出推迟退休年龄已成趋势,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

人社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各界争议,提出“小步慢走”思路,表示拟针对不同群体诉求采取差别化策略。

2013年:再次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渐进式延迟退休”提法浮出水面;

全国两会期间,时间表出来:争取2015年年内完成方案制定,2016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向社会征求意见。

2015年:小步慢走、渐
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的方式,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谈及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时称,总的考虑是,根据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劳动力状况,把握调整的节点和节奏,“小步慢走,渐进到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绿皮书》的建议怎么说

老师问

这次的《绿皮书》一出来,就引起了众议纷纷。说实话,其实还没特别理解,谁能为我解答一下呢?

《绿皮书》怎么说?

我们为各位老师摘录了12月2日发布的《绿皮书》中关于退休的建议:

绿皮书建议按照并轨先行、渐进实施和弹性机制的原则逐步延迟退休年龄。

首先,实现养老金制度并轨,将退休年龄归为两类:职工养老保险领取年龄和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年龄。

其次,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分两步走。第一步:2017年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时,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第二步: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再次,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完成。

同时在退休年龄改革中引入弹性机制,可考虑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规定人们可提前或延迟5年退休,但养老金待遇与退休年龄挂钩。

老师问

我们为什么要延迟退休呢?

退休年龄60年未修改,现实情况有变化

有专家表示,中国的退休年龄(女职工50岁,女干部55岁,男60岁)已经有60多年没有修改过了。上世纪50年代规定退休年龄时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只有40多岁,到改革开放之初时,劳动保险法下的退休制度是37个人工作,一个人退休。到今天,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达到73.8岁,但退休年龄却一直没有改变。

但也有专家说,退休是一种福利,福利的刚性原则决定了一旦下调就会遭受非议。这也是为什么延迟退休成为目前最受争议的公共政策之一。

老师问

延迟退休性价比究竟如何呢?

性价比不一样,至少在经济上不吃亏

“这主要是‘性价比’的问题。”对于延迟退休褒贬不一的现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相比较而言,拥有高级职称和一定职务的教育工作者,在付出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现有收入,而一线教师特别是中学教师则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现有收入,“性价比”不一样。

“对于延迟退休,要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结合起来看。根据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教师如果晚几年退休,退休后的养老金会多出不少。”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杨立雄说。

“如果教师延迟退休,在经济上肯定不吃亏,因为在延迟退休期间领取的是正常工作时的工资,它比养老金要高。”杨立雄说。

正方:我们为什么愿意延迟退休?

征集了用户的感受,有一些老师告诉我们可以接受延迟退休,为什么呢?

蓝冰燃:因为很喜欢当老师,对延迟退休没什么感觉。

梦田:在我上大学时,有一名教授,姓陆,是退休后被学校返聘的。陆教授知识渊博,思维敏捷,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可见由于对专业的深度广度的渴求,年长的大学教授是受欢迎的。不同于大学,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一天里师生相处时间较长,教学内容相对有限,学生年纪小,更在意老师所教内容的新奇性及师生沟通的流畅性,在这两方面年轻老师更有优势。

梁凤琴:我个人认为,现在人的寿命已成稳中有增的趋势,女人55岁,男人60岁还不觉得老,应该多上几年班,这样也感到生活充实了,自己的价值也高了。

A倩女幽虹:我觉得延迟退休政策挺好的,充分体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因为教学工作本来也是自我学习的过程,目前好多老师评到高级职称,但是也就接近退休了,也就是教学技能达到最高水平的时候,却没有真正用到教学中去,所以我赞成延迟退休

工作是我生命的动力

对于延迟退休,大学副教授林欣(化名)很高兴,因为一直视事业如生命的她,不用55岁就离开工作岗位,“还能多干三五年。工作是我生命的动力。”林欣说,高知、科研精英培养周期长,60岁左右也许正是职业生涯青春期,而此时让其赋闲在家,是个重大损失。

延迟退休利于新老传承

“我个人非常支持教师延迟退休时间。”一位老师说道,延迟退休年龄,有利于做好新老传承,弥补现阶段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很多年轻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时,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老教师传承帮带可以让年轻教师少走弯路,毕竟教育是关乎生命质量的工作,经不起太多的实验和失败,为何不把前人的经验很好地筛选和利用呢。薪火相传,继承并创新,乃是教育一大幸事,更是学生的幸事。

老教师更易褪去“功利”接近教育本质

刘老师看来,随着教龄的增长,老教师的人生阅历对学生的品德培养、人格塑造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更为积极。而且,老教师更容易褪去“功利”,接近教育本质。

现在,许多60岁的老教师精力还很旺盛,也不用考虑帮助子女抚养下一代的问题,延迟教师退休,发挥老教师余热,让他们觉得老有所用。

反方:延迟退休惹人忧

也有老师表示,不愿意延迟退休,他们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胡景*^o^*:幸福指数会下降很多,半辈子都工作了。

月破云来:师范毕业生的就业会更加困难吧。

白云飞:老师是个很累的职业,55岁之后思维已经跟不上了,老师可以特殊对待。

欣然:延迟退休会使生活质量下降,不能早点去做一些在上班时没时间做只能在退休有时间做的事,退休时间晚了,一般到了那个时候人都老了,腿脚都不灵便了,会降低人的幸福感,同时年老人占据大量岗位,年轻人就业更加困难,生活压力加大。

Sarah延迟退休不好,学生很喜欢年轻漂亮的老师,就像演员和模特,有年龄界限,女老师50多就应该退下讲台,真不那么受学生欢迎啊!

一片天:中小学老师这职业不适合延迟退休,他们的工作对象是生动活泼的孩子,老态龙钟了怎么来适应?不过,这退休年龄的公布可怕老师们真的伤不起啊,六十五岁的退休有可能好多老师从他们的身体状况而谈的话绝对坚持不了。

年龄大了,力不从心

对于延迟退休问题,身处基础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师大多持反对态度。

祝老师认为,一般来说,女性50岁左右进入更年期,到60岁身体机能、健康状况明显下降,如果延迟到60岁退休,在工作上可能就会力不从心。而且女性到了55岁,子女一般都已结婚,需要老人特别是母亲帮助共同养育下一代。如果老人还在工作,不能分担子女的压力,会影响家庭稳定,间接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工作强度比较大

“延迟退休会让老师更加劳累。”一位老师说道,教师的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所不同,更容易引发职业倦怠。在对教师职业倦怠缺乏很好救助体系的当下,强调教师的身体完全可以胜任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对老师来说会有一些问题。

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强烈的“隔代教育”效应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要对学生的成长负责。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激情洋溢,是教师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显然,年近退休的教师,在这些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其心理和学生的心理差距太大,在教学中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强烈的“隔代教育”效应,很多时候还会产生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