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必知的经典电影

■1988年出品

《十诫》是基耶洛夫斯基这位伟大的导演留给世界电影的一份最为珍贵的宝藏。

——戛纳电影节评委会

青少年必知的经典电影 ___十 诫

就在几年前,基耶洛夫斯基还是国内某些喜欢标榜自己的高雅人士用以表明自己的欣赏品位和能力的符号,而他所有的音像作品更是成了让众多影迷们望穿秋水、趋之若鹜的目标和财富。可是就在这样一种盲目推崇和恭敬的恶俗中,基耶洛夫斯基也成了一种空洞的装饰物,一个抬高自己的最好的借口。以至于他和他的作品的本来面目,一个始终清醒着的、始终对生存悖论进行逼问的抒情诗人的形象,却从来没有真正地见诸于世人。

其实,基耶洛夫斯基的导演生涯是从纪录片开始的。在他的纪录片中,他一直热衷于研究人的生活。比如像《初恋》或是《谈话头》等作品,都不像一般意义上的纪录片。这是因为它们不仅有情节,还安排了很多戏剧性的场景,而且基耶洛夫斯基本人在这些作品中的导演痕迹也十分明显。尽管如此,但是在长期为国家纪录片工作室拍片的过程中,基耶洛夫斯基还是不可避免地渐渐感到了纪录片的缺陷。于是,为了使自己可以完全控制故事、人物,以便更好地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思索,基耶洛夫斯基终于放弃纪录片的拍摄。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段经历,才使得基耶洛夫斯基的作品始终以浓厚的纪实风格与思辨色彩而著称于世。他对于人类的精神世界、宗教道德冲突及人际关系的疏离等这些形而上问题的持续关注,不仅为他赢得了“道德焦虑电影”代表人物的殊荣,也使他的一系列经典之作《十诫》、《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蓝》、《白》、《红》三部曲等均已成为电影史上公认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至于1988年推出的《十诫》,更是把基耶洛夫斯基一以贯之的哲学思辨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也被全世界的评论界一致肯定为电影史上的一大盛事。虽然它最初的构思来自《圣经》中摩西向以色列人颁布的十条道德训诫,但基耶洛夫斯基的电影并不是在传道说教,而是借用《圣经》上的道德规范来展现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活现实。值得一提的是第五诫《杀人短片》与第六诫《爱情短片》都拍成了较长的电影版,并在推出后接连斩获了戛纳及欧洲电影节的诸多大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