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企業再造實體店

互聯網企業再造實體店

亞馬遜線下書店

激進派:阿里巴巴

互聯網企業再造實體店

阿里巴巴:投資實體

標誌性事件:2017年,2月20日,阿里巴巴牽手全國最大零售企業百聯集團。

新探索:

2014年,阿里巴巴戰略入股銀泰商業,開啟百

貨業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探索;

2015年,斥資46億美元收購蘇寧20%的股份;

2016年,入股三江購物;

2017年,斥資26億美元收購銀泰商業。

意圖:頻繁投資線下百貨、商超,阿里巴巴正在擁抱實體。

—————————————

高調派:噹噹、小米、三隻松鼠

互聯網企業再造實體店

噹噹的梅溪書店是大型綜合體

噹噹:打造多面書店

新探索:噹噹的“梅溪書店”集書市、文創、咖啡、藝術館於一體。書籍採取線上線下同價策略,線上進行大數據分析,對線下圖書採購、佈局提供數據支撐。

互聯網企業再造實體店

小米:積極開店

標誌性事件:2015年,首家小米手機商城體驗店開業。

新探索:小米嘗試通過實體店的“面對面”服務,推動新品在線下同步首發,大宗商品快遞上門等,在新零售大環境下,探索O2O。

意圖:目前“小米之家”已經擁有54家門店,門店效率在8%。小米目標在2017年內開200 家體驗店,加強線上線下交融,逐漸摘掉“互聯網品牌”標籤。

互聯網企業再造實體店

三隻松鼠:線下賣萌

標誌性事件:三隻松鼠已在全國開了三家“投食店”。

新探索:從2016年10月開始,三隻松鼠就開始在線下開店,兼具體驗、售賣零食和特供限量周邊等功能。三隻松鼠還與金鷹集團、銀泰百貨達成戰略合作,未來進駐百貨。

意圖:三隻松鼠計劃3~5年內開1 000家店,主要以產品體驗、售賣、“三隻松鼠”文化傳播為主。

—————————————

低調派:京東、聚美優品

互聯網企業再造實體店

京東:悄然進超市

標誌性事件:截至2017年3月,三家實體“京選空間”分別落地北京朝陽愛琴海、通州萬達、重慶永輝超市。

新探索:2015年,京東43.1億元入股永輝超市,與之進行聯合採購、倉儲物流,計劃打通線上線下。

意圖:目前“京選空間”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京東也只是利用它尋找把線上邏輯落地線下的場景。

互聯網企業再造實體店

聚美優品:線下無聲

標誌性事件:2013年,聚美優品的第一家實體店就在北京前門試營業。

新探索:頻繁和大牌化妝品牽手,聚美優品實體店在2015年的曝光率達到峰值。

意圖:聚美優品實體店的優勢不突出,由於線上活動多、調價頻繁,線下很難跟進,經營狀況不樂觀,現鮮有動態。

—————————————

開實體店、併購實體店……線上企業紛紛走向線下,以期捅破電商流量的天花板,開闢新市場。但是,純電商真的會在未來走向死路嗎?或許線下的路更難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