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再造实体店

互联网企业再造实体店

亚马逊线下书店

激进派:阿里巴巴

互联网企业再造实体店

阿里巴巴:投资实体

标志性事件:2017年,2月20日,阿里巴巴牵手全国最大零售企业百联集团。

新探索:

2014年,阿里巴巴战略入股银泰商业,开启百

货业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探索;

2015年,斥资46亿美元收购苏宁20%的股份;

2016年,入股三江购物;

2017年,斥资26亿美元收购银泰商业。

意图:频繁投资线下百货、商超,阿里巴巴正在拥抱实体。

—————————————

高调派:当当、小米、三只松鼠

互联网企业再造实体店

当当的梅溪书店是大型综合体

当当:打造多面书店

新探索:当当的“梅溪书店”集书市、文创、咖啡、艺术馆于一体。书籍采取线上线下同价策略,线上进行大数据分析,对线下图书采购、布局提供数据支撑。

互联网企业再造实体店

小米:积极开店

标志性事件:2015年,首家小米手机商城体验店开业。

新探索:小米尝试通过实体店的“面对面”服务,推动新品在线下同步首发,大宗商品快递上门等,在新零售大环境下,探索O2O。

意图:目前“小米之家”已经拥有54家门店,门店效率在8%。小米目标在2017年内开200 家体验店,加强线上线下交融,逐渐摘掉“互联网品牌”标签。

互联网企业再造实体店

三只松鼠:线下卖萌

标志性事件:三只松鼠已在全国开了三家“投食店”。

新探索:从2016年10月开始,三只松鼠就开始在线下开店,兼具体验、售卖零食和特供限量周边等功能。三只松鼠还与金鹰集团、银泰百货达成战略合作,未来进驻百货。

意图:三只松鼠计划3~5年内开1 000家店,主要以产品体验、售卖、“三只松鼠”文化传播为主。

—————————————

低调派:京东、聚美优品

互联网企业再造实体店

京东:悄然进超市

标志性事件:截至2017年3月,三家实体“京选空间”分别落地北京朝阳爱琴海、通州万达、重庆永辉超市。

新探索:2015年,京东43.1亿元入股永辉超市,与之进行联合采购、仓储物流,计划打通线上线下。

意图:目前“京选空间”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京东也只是利用它寻找把线上逻辑落地线下的场景。

互联网企业再造实体店

聚美优品:线下无声

标志性事件:2013年,聚美优品的第一家实体店就在北京前门试营业。

新探索:频繁和大牌化妆品牵手,聚美优品实体店在2015年的曝光率达到峰值。

意图:聚美优品实体店的优势不突出,由于线上活动多、调价频繁,线下很难跟进,经营状况不乐观,现鲜有动态。

—————————————

开实体店、并购实体店……线上企业纷纷走向线下,以期捅破电商流量的天花板,开辟新市场。但是,纯电商真的会在未来走向死路吗?或许线下的路更难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