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关键决策

不同于二战爆发前各大国之间大战略的较量,一战爆发之前的欧洲外交更多的体现出偶然性和突发性的特点。自从一战爆发到今天的一百年来,对于一战能否避免的争论也始终围绕着这些关键决策而展开。回顾其中的一些典型例证,对于我们了解那个时代、解读今天的现实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奥匈帝国的拖延和德国的支持

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的遇刺在欧洲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一个欧陆大国王储的死亡必然是一件大事。但是,正如所有热点大事一样,这件事的热度同样有一个期限,在这个期限内,奥匈帝国拥有众多欧洲国家和民众的同情,而超出了这一“窗口期”,那么热度和支持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如何利用好这一窗口期是一个国家做出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可惜的是,奥地利没能利用好这一点。斐迪南遇刺后,奥匈帝国精心的组织了一次对凶手的审判,但是根据欧洲的司法体制,审判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事。在遇刺事件(6月28日)发生整整一周后(7月5日)奥地利的请求德国支持的文件才由奥地利大使面呈威廉二世皇帝。

在接到奥地利的文件后,威廉二世愤怒的表示,德国将支持奥地利,并且认为对塞尔维亚的清算是必要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威廉二世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没有征询过他的官员。虽然轻率但是也有他的道理。威廉二世认为当时的俄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因为俄国的军队发展计划要到1917年才能完整;而奥地利也不会轻易开战,在之前的多次巴尔干危机中,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康拉德·冯·赫特岑多夫强烈支持对塞尔维亚开战都被佛朗茨·约瑟夫皇帝阻止了,甚至还短暂的撤了他的职。但是,我们将会看到,德皇威廉二世的估算基本上没有一次是对的。在此之后,7月6号威廉二世竟然开始了自己的北方之旅,而他的参谋长小毛奇也在度假。

德国的支持对奥匈帝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7月19日,奥匈帝国拟定出了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此时,距离遇刺已经过去三周了。但是,就在此时,法国总统普恩加莱正在俄国访问,奥匈方面担心法俄两国借机讨论应对方案,而决定推迟发出最后通牒。因此,直到7月23日最后通牒才发出。悲剧的是,如此漫长的过程,俄国不可能对通牒内容一无所知。恰恰相反,通过破译电报,俄国和法国对奥匈帝国的情况了如指掌。

拖延到现在,欧洲舆论对奥匈帝国的同情已经逐渐散去,越来越多的人将奥匈视为冲突的挑起者甚至是蓄谋已久的侵略者。同盟国方面失去了来之不易的道德优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关键决策

图片来自网络

二、有限战争&全面战争

随着事态的发展,俄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表明,俄国不会坐视塞尔维亚的灭亡。这就意味着俄国将会干涉;法国也表示将支持俄国,这也就说明了法国会干涉,唯有英国比较暧昧。令人不解的是,奥匈帝国为了不引起欧洲的反对,愿意不吞并塞尔维亚的领土。但是奥匈只是告诉了德国,却没有告诉过俄国。直到7月26日,奥匈帝国才说出来。

为应对危机,俄国决定针对奥地利做局部动员,但是考虑到俄国广袤的国土、落后的交通,动员的速度是极其缓慢的,因此动员的早晚对俄国来说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俄国对非俄罗斯民族的不信任,要求每支军队的民族组成必须有四分之三的斯拉夫人或者二分之一的俄罗斯人,这样一来,即使是局部动员也会牵涉到几乎全部的俄国军队。换句话说,局部动员就等于总动员。而总动员就意味着将与德国开战而非只针对奥匈帝国。

无独有偶,老毛奇的继任者施利芬制定的计划也是着眼于与法国和俄国同时开战。但威廉二世要求总参谋部制作针对俄国的动员时被告知,没有这样的方案。更可悲的是,施利芬计划完全没有考虑政治影响,单纯地以理想化的估算为依据。其中,进攻比利时是这一计划的关键之一。这就违反了对比利时中立的保证,其结果是德国再次失去了道德优势,而且触犯了英国的底线。我们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详细讨论施利芬计划。

因此,各方所期盼的将战争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的想法,从技术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欧洲只剩下全面战争一条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