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之談,走近公務員

十一月份,新一輪公務員考試的報名工作又將展開。目前,上海公務員考試已實行“2+X”的考試方法,在綜合考試科目上也有了一些新的變化。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瞭解公務員考試的流程和內容,解決好考試與擇業的關係,報考時更有針對性,筆者採訪了去年參加公務員考試,已被民政部門錄用的費小姐,請她談一談經驗和體會。

對於一個大學應屆畢業生來說,擇業面還是很廣的,您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報考公務員呢?

其實我做了幾手準備,也考慮過出國深造和找其他工作,但最終還是覺得公務員工作與我的知識結構,個性特點比較符合。我在大學所學的專業是社會學,而我報考的部門恰好與所學專業對口。現在文科學生很少能找到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這也是我放棄其他選擇的理由。

去年報考上海市國家公務員的人數破天荒地達到了2.7萬人,預計今年的報考人數很可能會創下新高。分析普遍認為,公務員工作相對穩定,近年來漲薪誘人是產生這種現象的最大原因。這是否也是您的理由之一呢?

確實是這樣的。公務員工作在很多人的眼力可能是最後一個鐵飯碗了,福利保障比較完善,勞動關係可靠,工作時間也比較固定。但是我認為,公務員並不是我能找到的薪資最高的工作,況且判斷一份工作好壞,更重要的是看它是否能使我得到能力上的鍛鍊、素質上的提高。我曾經對我的一個朋友說:應屆畢業生找工作,就好比一個BBS上的新手上路,我看重的是經驗值的增加,而不僅僅是金錢值。另外一點就是,公務員的社會地位比較高,受人尊敬,這可能比收入更能給我帶來滿足感。當然這對公務員本身的要求也更高了,需要從業人員更具責任感。

公務員考試的篩選程序是怎樣的呢?

據我所知,在去年報考的2.7萬多人中,通過綜合考試的考生有7000多名,也就是說在第一輪篩選中有將近2萬名考生被淘汰,其中大多數是離開校園時間較久的社會報考人員,應屆畢業生在文化考試中還是佔有一定的優勢。這7000多名考生在一年====有三次參加崗位招考的機會。在我參加的第一輪崗位招考中,通過崗位專業考試進入面試的有6000名左右,這個數字和最終經過面試錄取的人數比例大約是3:1,被淘汰的考試可繼續參加後兩輪崗位招考。去年上海市公務員的計劃錄用人員共為2265名。

上海公務員考試目前採用2+X的形式:“2”是指綜合考試,即《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和《申論》兩門;“X”是指錄用崗位專業考試及其後的面試等程序。只有過了綜合考試這一關,才能進入後面的選拔,這一關也是考試中淘汰率最高的。那麼請您結合綜合考試具體情況,談談您的寶貴經驗好嗎?

談不上什麼寶貴經驗,只是一些看法,供大家參考。

《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主要考察應試者的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以及公共管理知識與能力等。全部為客觀題,題型包括單選、多選、填空等,考試時限120分鐘。雖然形式比較簡單,但是量大面廣,考試時要注意掌握好時間,先易後難。我在複習的時候做的模擬卷,歷年考卷一般都是120題,沒想到這次拿到考卷一看,竟有150題之多,一分鐘一題都不夠,內容從高中時的立體幾何題到生活常識,從行政法到修改病句,五花八門。答完題一看錶,離收卷只差五分鐘了,好懸!沒答完的也大有人在,所以考生在這方面也要做好一定的心裡準備。

《申論》主要通過應試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其運動理論或只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全部為主觀題,考試時限為150分鐘。這次的題目根據一大段零亂、無序的材料(大約3000字左右)完成3篇文章,一是歸納主旨,150-200字;二是提出解決辦法,好像是500字;三是截取材料中的某一方面,自由發揮,談談自己的看法,15000字左右。這種形式有點像我們高考語文中的大小作文,因此,我個人認為,高考語文105分以上的考生,應該問題都不大。當然區別也是有的,比方說在提出解決辦法的時候,我們習慣於站在一個本色化的普通市民的角度來看問題,觀點難免片面。實際上,你必須把自己放在公務員的立場上,觀察材料更細緻一些,考慮問題更周全一些,透析主旨更深入一些,安排層次更分明一些,遣詞造句更妥當一些,提出辦法更實際一些。做到這6個“一些”,相信你一定能寫出一篇漂亮的“申論”來的。這門考試的時間是很充裕的,很多考生受到上一門考試的影響,埋頭就寫,導致文章大失水準。

您認為考生應該如何備考呢?

公務員考試沒有指定的複習資料,也沒有專門的培訓班。我在考前也和許多人一樣,買了幾本參考書,複習了一個星期左右,但考完了覺得其實沒必要也無從複習。就拿《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這科來說吧,考試內容哪也找不著,只能靠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還要文理科全面發展。《申論》就要求考生平時注重理論學習,關心時事政治,多思考,勤寫作。因此,如果說真的能在考前突擊準備的,就只有熟悉考試題型和方法了,題海戰術,死記硬背都是沒有用的。

那麼崗位專業考試又是怎樣的呢?

拿到綜合考試合格通知書以後,要在招收計劃表中選擇一個合格的崗位,每人限報一個,按照這個崗位所要求的科目,參加崗位專業考試。共有黨建、政法、文秘等19個崗位專業考試科目。考試基本上也都是客觀題,我感覺要比綜合考試容易得多,即使從來沒有接觸過這個專業,稍加準備也可以通過。

面試很多考生最關心的一個環節,因為這一環節的主觀因素比較大,有些考生認為自己面試無法通過的原因是招考部門內部另有人選,您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嗎?

並不是這樣的,面試並不像有些同學想的那樣可以隨意定奪,也必須按照嚴格的考試程序執行。我面試那天共有8個考官:5名提問官,1名記錄,2名監考。考試的內容包括寫作、必答和情景三個部分。寫作的題目是隨機抽取的,在候考的時間內完成;必答題就是每個考生都要回答的問題,包括自我介紹、工作和學習經歷、報考公務員的目的等等;情景題就是考官任意假設幾個情景,考察應試者的應對能力,例如:“如果你發現你的上司在工作中犯了錯誤,你會怎麼辦?”每一題都由5個提問官各自打分,還有記錄人將你所說的一切做摘錄,因為面試是由招錄單位自行安排的,所以可能會有一些小的出入,但是誰要想走個後門、託個關係,可能性是很小的。況且,面試借書以後,還要體檢、政審、報送人事局審批,經過一年的試用期,最後才能正是錄用。在我的同事中不乏交大、復旦的高才生,也有從其他工作崗位來的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師長,他們確實是從2萬多人中挑選出來的佼佼者。

隨著公務員錄用制度和我國人事制度的改革,這個考試程序也必將越來越公正,透明、方便、快捷,有利於人才選拔,從而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國家公務員隊伍,受群眾和輿論的監督,促進====機關的廉政建設,鼓勵和引導廣大青年腳踏實地、積極進取。

經驗之談,走近公務員

文/玉溪中公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