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的道是什么,德是什么?

垂客

道是指万物的最根本规律。老子曰:“大道至简。”简到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因此,“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这个道理。

老子又说,“道生无,无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无”,不是“真空”的无,而是看不到,听不见,摸不着的无,也即是规律,是万物的最根本规律。

道,天之道;德,人之德。即以天地万物之自然规律为道;而各种事物所得之自然为德。道循本心,顺乎自然,按自然规律行事就是德。在这里,道为根本,德是道的表现。把自然规律落实到行动中,“勤而行之”,就是道德。

以上体会,供参考。



桂花芳香77105282

先说答案

道,万物之宗,伦理之宗,造化之宗。

德,万物之府。

道生一,一生二,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乃天地相合而生,而未有天地之前,宇宙充满了虚漠鸿蒙之气,这种冲虚之气为天地万物之始。

而这种虚漠鸿蒙的冲虚之气,便是由道而生的。

那么道又是从何而来?

道无形无物,无名无状,无物可生道。

道就是万物最原初的宗始,所以说道是万物之宗。

道生天地,同时还要给天地万物设定运行的法则和秩序,我们称之为伦理。万物不伦则不类,无理则无序,无序则乱,乱则亡。所以万物不仅在形质上以道为宗,在伦理上也要以道为宗。

道生万物,再给万物配上一套天然自带的伦理,那么是谁推动万物生生不息的演化呢?谁给这样的演化提供动力呢?还是道。道是万千造化之宗。

所以说,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孰子,象帝之先。

道为万物之宗,那么道如何作用于万物呢?

这就需要德来蓄养,这就是以德府之。

府者,蓄也,养也,容也,成也。

万物合道以积德,积德而养正,正则能长久。

万物离道则失德,失德则不能养正,不正则病,病久则亡。

道德

道为根,德为本,万物为末,离道德万物不生,不成。

根生本,本生末,根本牢固则物可长久,根本不固则必然早亡。

故昌盛者,不失根本,尊道贵德;败亡者,先失根本,离道败德。


平凡2850

“道”与“德”的关系是什么?

老子在讲述“道”和“德”的时候,实际上是大唯物主义的思想。可以说,辩证法就是老子的思想,辩证法的祖宗是老子。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传到了欧洲,当时德国的一个通才莱布尼茨,他是数学家、哲学家等等头衔很多。他在接触到老子的思想和《周易》以后,将他的微积分扔进了垃圾堆,说这才是人类最高的科学。因此,就将老子“一生二”的思想命名为西洋的名称,就叫辩证法。

莱布尼茨提出这一个理念之后,到了康德的手上得到了发挥。康德利用一分为二的理论和阴阳辩证的理论,产生了西方系统性的辩证法。到了黑格尔的时候,他更聪明,将老子的“三生万物”纳入了他的哲学体系。在分析任何错误的时候,他都采用了“正、反、和”——即老子的“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的观念,在他的哲学领域充分应用。

所以说,我们既要承认老子的思想是辩证法之父,同时也要看到我们从西方学习来的辩证法,是不全面的,是阉割了的,是不完整的。

为什么呢?因为老子是将有相和无相、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全部都纳入他的哲学思想——“道”当中。而西方只是在太极白里面,研究了“白”中的领域和其中的阴阳,并没有达到中国古代圣贤们那样的境界,能将整个太极阳鱼,把阴鱼、阳眼和阴眼都完整地包在“道○”“德一”里面进行整体的研究。所以,西方对于唯心、唯物、有神、无神,争吵了几百年,也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然而,在中国哲学史上和科学发展史上这种争论是没有的。国内有些哲学家曾经想仿效西方的模式,强行给我们古代的哲学思想套上洋帽子、穿上洋皮鞋。但是翻遍了历史,也难以找到这种“复根”的现象,因为在我们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的思想家们、科学家们,遵循的就是“中气以为和”。

现在,提出了“和谐社会”,这正是老子的中和思想。我相信用好了这个“和谐”,那么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就会达到一种完美的状态。

因为老子 “三生万物”的思想,是一个旋极图,就是运用道德教化和德性能量,居中把握阴阳,让阴阳不发生斗争和矛盾,却又能顺利地运转开来,绕中心进行运动,这就是老子思想的一个模式。

那么这个“德“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德”,是指人的行为和社会公众遵守的原则,要求具有十种善心和四种行为准则,并且一心做到为大道服务,为国家、为民族服务。

这个“德”字,是这样写的:在人们的德行还没有朴散开来,没有分崩离析的时候,甲骨文状态的“德”字是怎么写的呢?——上面是一个“直”,下面是一个“心”,这就是个“德”字。

这个“德”字,就反映了我们古人心很直率,不藏私,没有欲望的追求,直来直去很坦荡光明,心胸利落光明,就是一种“德”的状态。

但是随着社会的沿革和发展,就发现人们离失了德,离道失德,这个时候就需要多种元素来制约和限制,使我们重新培养这个德性的品格,从而获得德的能量。

因为老子眼中所产生的这个道德理念,是宇宙的本原;而宇宙本原在活动的那一刹那,是通过这个德能推动的,这就是“道生德养”。

这个真空能量,在早年其实科学家们就已经提出来了,他就是我们老子所说的“德”的能量。真空里面,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真空妙有。在“德”的上面是“道”,“道”一动就通过“德”来调控宇宙万物的生、长、成、灭。离了德,那么就迅速消亡。

正像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里面所讲的,我们社会的发展史也同样是按照这个“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规律来发展的。几千年的历史,经历了道治时期、德治时期、仁治时期、义治时期、礼治时期,到了现在进入了愚智的时代。最后一个时期,必须要进行变革,重新迎接道德的春天。

可能有同学要接着问了,那么信德到跑哪去呢?因为“信”分系于四隅,她是存在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之中,她不独立形成一个时代。

人的生命期也同样是根据“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规律,而构成人生的六大阶段。从胎婴时期到老年时期刚好也是六大阶段。

而且,我们生命的能量也是由三个部分而来,跟宇宙天体一样。一个方面,是“天德养精神,地谷养形身”,同时从生下来后开始一直到十六岁期间,从自然获得能量,储存在我们体内的能量仓库当中,就是这三种能量维持我们的一生,我们这个能量一丢失就会很快衰老。

为什么有的人衰老得晚,有的人衰老得早?有的大学生想考研,拼命得工作,本来三十四岁以后头发才该开始脱落,面孔才开始憔悴,因为那个时候仓库里面已经消耗掉了两爻到三爻的能量。我们体内有六道仓库,消耗到一半的时候,才开始出现一些疲惫衰老的现象。

但是,看我们现在二十几岁的人,就已经像小老头了,脸上也干了、黄了,头发也脱了、秃顶了,甚至于有些人牙齿都掉了。本来正常情况是六十四岁才开始掉牙,但是由于我们过多地消耗了精神系统的能量和命体的能量以及体内仓库里面的能量,通过我们的欲望和后天智识的运用,而过早消耗掉了这些能量,所以就提前衰老了。

在宇宙当中,它却不同。星系的膨胀、推动和收缩,因为没有人的欲望变化,都是接受自然的调节。

所以,老子的思想当中就提倡我们效法天之德和地之德,像它们那样不要有个人过度的追求,这样才能保持我们心灵的健康和身体的健康。


广州千卫摄影

汉字思维方式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所在!最能体现“天人合一”,从自然(天、地)中来,到自然(天、地)中去!

学习汉字,关键在于学习其内在思维方式。学习汉语,也关键在于学习其汉字思维模式!

按照这种汉字思维模式,可以容易理解中国传统经典中“认识世界、记录世界”思维方式。可以非常形象理解《周易》、《道德》、《儒》、《佛》、《黄帝内经》等形成“天人合一”完整文化体系。

比如,《道德经》中“道”字与“德”字。道,为天之道;德,为人之德!所谓天地万物之自然为“道”,各种事物所得之自然为“德”。道,万物本来存在;德,万物认识所得!

道:形声字。字从辵,从首,首亦声。“首”指“头”。“辵” 指“行走”。“辵”与“首”联合起来表示“从头开始行走”。“首” 在行走,“首”在“之”,称着“道”。《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意思是:阴阳的交合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起点。或者说:阴阳是世间万物的父母。

德:在甲骨文中,“德”字的左边是“彳”(chì)形符号,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亦是表示行动的符号,其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这个字的意思是: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这就是“德”。在金文中的会意就更加全面了,“目”下面又加了“心”,这就是说:遵循本心,顺乎自然就是“德”。

如果从字源本义来讲,“道德”讲述的是什么?道,“首”在行走“之”,路行得通了;德,遵“心”,“目”前所行之路,顺乎自然(天道)就是“德”。《道德经》就是讲述“天道怎样能通(道篇),人德如何心得随行(德篇)”!



汉字,是知识,是逻辑,是想象力!


汉字谷主

《道德经》里的道是上篇《道经》,讲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揭示了阴阳变化的微妙,包涵了宇宙观、人生观等。


德是指下篇《德经》,讲述的是处世方略,道出了人事进退之术、长生久世之道,包涵了认识论、方法论、立身处世、治国安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道德经》是道家经典著作,也是国学经典之一。是华夏民族的智慧集精,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整个民族的性格铸成、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道德经》世人读之,都会各有所得。哲学家可从中洞悉天道,军事家可从中参透兵机,政治家可从中探索安邦定国之策,大志者可从中建功垂名,淡泊者可从中学会养生延年……。道是独立不改的客观规律,无所不包,周行不殆,对任何事物而言,都是绝对的,不可能被超越的。而任何事物对道而言,都是相对的,有限的,都有正反两面,且正、反皆可相互转化。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重为轻根,静为燥君。”老子的哲学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对世界、对中国哲学影响匪浅。德国哲学家尼采将《道德经》形成一个“永不枯竭且满载宝藏的井泉”认为只要“放下水桶,便唾手可得”。凡学者都可从《道德经》中受益,认真体悟,便会拥有发现“道”之精妙的心灵和眼睛。


奇尧最棒

现代人要理解老子的思想,其实,已经比老子之后的古人要容易得多了,现代人已经拥有了那一段古人所无法拥有的知识背景,包括甲骨文这种更为远古的文化,甲骨文估计连老子都没有见过,而他所用的字意却都来自于甲骨文。

但是,现代人要认识老子的思想,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认知障碍。

这种认识障碍就是世界观的不同

这里说的世界观,是物理学意义上的世界观,也就是真正世界是什么样的?

现代人的世界观是由牛顿经典力学所描绘的,是一种「单一结构的世界」。

可是,在老子的认知中,「完整的世界」并不是这样的,而是一种「重叠结构世界

」。

「重叠结构世界」:完整的世界由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重叠而成,其中,一个是显性世界(人感觉到的世界),还有一个是隐性世界,人的感官感觉不到这个隐性世界的,但是,这个隐性世界却是这个「重叠结构世界」的主体。!

也就是说,世界万物的主体,并不在于显性世界中,而是存在于隐性世界中。

老子在《道德经中对这种「重叠结构世界」有着非常详细的描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孔子所说的「道」包含着两层意思,这里的「道」是一种「大道」,也就是吕祖洞宾所说的「大道视天地如泡影」的「大道」。

我们人类存在的「重叠结构世界」只是一种小的宇宙时空,在这个小的宇宙时空之外,还存在着另外更大的宇宙。老子这里说的「道」,就是指这个更大的宇宙。

「一」这里是指小宇宙时空中隐性世界部分,这部分,在古代被称为「天」。「二」这里是指我们人能感觉到的显性世界。「三」是充斥在隐性世界与显性世界中间的「真气」。

现代人其实已经拥有了可以体验「重叠结构世界」的技术手段:虚拟现实技术

人类社会从结构上来说,就像是一种「极度沉浸式」虚拟现实游戏,大家体会一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重叠结构世界」。

如果大家理解了老子的世界观,那么,我们就可以来解读《道德经》里的「道、德」了。

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道」,除了上面提到的,是一种「大道」以外。其他的「道」都是指小宇宙时空中的「道」。

那么,这个「道」现代人怎么理解呢?

这个「道」的内涵,并不存在于显性世界中,而是存在于完整世界的主体—那个隐性世界中,我们在显性世界中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有受制于隐形世界,人的主体本身也在隐形世界中。

所以,这个「道」借用现代知识背景中的「虚拟现实游戏」来说,「道」就是一种「程序」,这种「程序」决定了人所能感觉到的一切,以及人所能做的事情。

我们还可以借用现代知识背景中的「系统、关系」的概念来看,「道」就是一种「系统」以及系统中的「关系」。

「系统、关系」都是存在于人的意志之外的独立存在,人类的创造性活动,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而是对「系统、关系」的发现,在发现「系统、关系」的基础上,物化所发现的「系统、关系」,这才有了人类社会的创造。

所以,人类的所有行为,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受制于「系统、关系」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道」更偏向于「系统、关系」的属性。

而顺应「道」所发生的行为,就是「德」。

于是,就有人会问,既然人是受制于「道」的,为什么,还会有不顺应「道」的行为呢?

我们在玩电子游戏的时候,只能完全按照游戏中的设定进行游戏。但是,人世间这个“极度沉浸式虚拟现实游戏”要高级得太多。

人在人世间这个“虚拟现实游戏”中,可以随意改动其中的「关系」,但是,只是暂时的改动,而不能彻底改变。被改动的「关系」,之后,总会恢复原样。在这种过程中,就形成了非「德」的行为。

发生非「德」的行为,人是要付出代价,大的是「人祸」,小的是挫折、失败……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人们,要懂得认识「道」,并顺「道」做事,就是「德」行。


心智玩家

《道德经》是围绕“道”和“德”两个字反复论说,给人无限启迪,但要通论“道”和“德”字,并非易事。或者说,不大能得出统一的说法,这正应了《道德经》里那句话,“道可道,非常道。”

但总要去说,我们才可能接近道德的真意,不言而悟,不期而遇,那是神迹,非常人可期。一种说法是否是否能够为大家所认同,一方面是出于对文本的认识会有差异,二是与大家的知识背景、认识目的以及对待《道德经》的态度有关。我们认识“道”和“德”还是就文本本身,用今天通常使用的概念,就“道”论“道”,就“德”论“德”。

通行本,也就是王弼注本的《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通常叫《上篇》,也叫《道经》,后四十四章通常叫《下篇》,也叫《德经》。可见“道”和“德”在《道德经》里的中枢意义。

这里的“道”和“德”,含义和我们现在常说的伦理道德的“道德”不是一回事,但也绝非毫无联系。现代的“道德”一词,专指人的自律意义上的伦理规范、和遵守这种伦理规范的行为和意识。今天的“道德”沿用了“道”和德”的延伸意义,那么它们的本意,从《道德经》来看,可以做这样的概括:

关于“道”的涵义:

在《道德经》里,“道”是最核心的概念,有这样几个涵义。

1、“道”是世界上万事万物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本源。“道”的本意是路径,“道”引申义就是人和事物要走的道路。首先,道是万物的产生的路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

2、“道”是事物存在的最终支配者。道存在于它所创造的事物里面,“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三十四章),道在表面上并不主宰由它产生的万事万物,但它却最终支配着事物的生老病死等变化。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万物得一以生”(“一”就是指“道”)(三十九章),“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三十九章)。道就是这样不断处于变化之中,“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通过自己的运行规律,影响着事物。

3、“道”的本质属性是“无”。这个“无”并不是一无所有的空,而是因为它是“无状之状”,“无形之象”,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呈现出“恍兮惚兮”、“惚兮恍兮”的状态。这个“无”,衍生出“道”的各种性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四十章)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这个“用”,就是本质作用的意思,所以“无”在一切事物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表现在社会行为上, “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

4、“道”的特点是自然、柔、变和反。这些特点是由“无”和“道生万物而不有

”的自然之道派生出来的。“道法自然”,认为违反自然而然的道理,都会违背“道”的性质。

这个自然,就是道,它的变化特点是:“反者道之动。柔者道之用。”(四十章)什么是“反”呢? 这个道,“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二十五章) 道的运动变化规律就是先“远”后“反”,其实,“远”也是一种“反”,“远”是去,“反”是复,都是“反”,“反”就是否定和自我否定,是事物向反面转化。

柔,是由“无”表现出来的性质,柔又表现出虚、静、卑、下、曲、枉、少、雌、贱、损、复、退、朴素、小、平易、不争等等其他道和德的特点。

“德”是“道的派生,它有这样几种涵义:

1“德”是“道”在人和事物上的体现。“德”的本意是“得,和得到”的意思。“德”的引申义就是由道而得。由道得到了什么?得到了事物的存在。道不可见,但是可以被认识,“道”会表现为“德”,“德”是世界上的可见可感的具体事物表现出来的“道”的属性。通过“德”,我们可以去发掘和认识“道”。

2、“德”有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也就叫“孔德”、“玄德”等。“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就是指“上德的内涵,在于它与道保持一致。

“无”是“德的最高境界,所以,“上德就是无心为德 、无心之德,“下德”是有心为德、有心之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十章),这种“无

”的“上德,和“道”的属性是相同的,比如,还表现为:不争,无为,虚无,清净,无私,无欲,无知,无尤,无事,无执,无行等;还包括,做事要“动之徐生”,不欲盈

3、“德”是事物回归于“道”的形式。事物因为“德”而存在,但是,“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事物都是要归根的,要回归产生他们的母体——道。道生成万物,万物又复返道的过程,往复循环,构成了世界的万千气象。在人的主观意识能够支配的范围内,上德是图存之道,下德是自灭之道,德在人而论,合德则生,失德则亡。人是可以通过把握“德”,从而合与道,得到自身的保全和生存发展。事物由道生,是德,事物复归于道,也是通过德的性质变化来完成的。变壮变老,也会消亡,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三十章)

“道”和“德”两者的关系,已经反应在了他们的涵义中了,总体上说,道是根本,德是表现;道是总体,德是部分;道是第一性的,德是第二性的;道和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德只要与道同在,就会长久,否则就会消散。

通常都认为《道德经》的根本在于“道”,那么《道德经》的重点在于论“道”吗?不一定。许多人读《道德经》是为了“得道

”,所以认为“道”是《道德经》的重点。但有一种观点认为并非如此。老子重点要论述的是“德”,是要回答现实中人们到底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因而从《道德经》中可以看到大量论述人、社会、国家的生存问题治理问题的应对之策。老子是入世的现实主义者,他为了说清自己的社会主张和智慧,推论出“道”论这个理论基础,所以,老子不是为了论“道而言“道,而是为了论“德”而言“道”,这对我们今天理解《道德经》和它的意义,还是很有启发的。这也是我们理解“道”和“德”的关系时,不得不了解的一个方面。


热带雨林的午后

乡人拜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新风堂堂主 2017-04-25 00:30:07

乡人拜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乡人浅学,孤陋寡闻,不敢罔言,惟有拜读!

上 德 不 德 , 是 以 有 德 ,下 德 不 失 德 , 是 以 无 德 。上 德 无 为 而 无 以 为 ,下 德 无 为 而 有 以 为 。上 仁 为 之 而 无 以 为 。上 义 为 之 而 有 以 为 。上 礼 为 之 而 莫 之 应 ,则 攘 臂 而 扔 之 。故 失 道 而 后 德 , 失 德 而 后 仁 ,失 仁 而 后 义 , 失 义 而 后 礼 。夫 礼 者 , 忠 信 之 薄 , 而 乱 之 首 。前 识 者 , 道 之 华 , 而 愚 之 始 。是 以 大 丈 夫 处 其 厚 , 不 居 其 薄 ,处 其 实 , 不 居 其 华 , 故 去 彼 取 此 。

此章开始,进入“德经”部分。乡人浅学,不敢妄言,只是看别人著述,讲上古的“道德”并不像现在这般成为一个词,而是“道是道”,“德是德”。

就本人粗俗的理解,“道”是难以言说的万物自然追随的规律,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德,有“得”的意思,也就是实际效用的体现,所以“德”便是在人世间的体现。“道、天、地、人”,“德”是“人”对于“道”的体用,或者可以理解为:人应该依道而行,得道—“德道”—而行,才能“域内有四大,而王居其一”。

之前的篇章,老子有一个思想很多次的表达,即“不崇尚、不标榜”。那么,这章作为《德经》的开篇第一章,就很直接的描述出了“上德不德……下德不失德”是在给“德”做区分吗?我认为是的。“道”是一,所以没有上道、下道之说,但是到了人类生活中的“德”就有了区别。所以也更清晰的看出来,老子所说的“道德”和我们现在所说的“道德”,是两个概念。当然,老子的“道德”中有一层意思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道德”的那部分,可以理解为“德行”。

所谓开篇明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是看不到德行的那个面目的,做了好事,他自己不以为自己做了好事,别人也看不出来他在做好事,他所做的好事只是依道而行,做了该做的事情。也就是“善行无辙迹”的意思;“下德”没有失去德行的那个面目,也就是说看得出来这是做了一件好事情,包括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是在做一件好事,虽然是有道德的人,但是已经是“下德”了。

俗语说“积阴德”,就是说“上德不得,是以有德”。阴就是暗的意思,也就是说不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你做了好事,而是做了好事,别人不知道,帮助了别人,别人不知道,自己也不想让别人知道。“大恩大德,来生再报”是普通人对于给予自己很大帮助的人的一种表达,其实真正的大恩人是不需要你回报的。有个小故事,说二战的时候有两兄弟是犹太人,听说德军快要到了他们村子,于是一个找曾经帮助过他的人救助,一个找他曾经帮助过的人救助,最后得救的是那个找了曾经帮助过他的那个人。其中深意,个人体会吧。

后面的部分,都是对于这个“德”的“上下”之说的根本区别的一个解释。理解了“无为”与“有以为”,就很简单了。通俗的说,就是“没目的”和“有目的”。关乎出自真心;关乎所作何为;关于利益交换……

道、德、仁、义、礼、乐、刑、乱。是一个逐渐递减的过程,从最高的道开始逐渐的下降。这里需要再次重申时代背景,四百年的社会动乱。还有就是中华文字所记录的文化的源泉,也就是《易经》。

老子、孔子,都认为上古时代才是最完美的社会,后来的社会有在逐渐的丧失很多美好的东西。对于学术角度来讲,道家与儒家都认可《易经》,只是对于“救世”的“药方”,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只取了“道”的部分,“德”也已经开始区分上下了。他认为只有道才可以救万民于水火。孔子更直接,认为人类社会已经沦丧到了第五个阶段,即“礼”,所以儒家更多的是论述“仁、义、礼、乐”,管理理念就是“礼”,也就是人类社会的一些基本的文化、习俗、制度等等来管理。所以传说有孔子问礼于老子而被骂出的故事。

老子是不是不认可“礼”呢?不是,“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老子认为人类社会“上礼”还是可以追求的,但是还是如之前的“上德”一般,应该是不着痕迹的才对,我们都遵从我们的习俗、与人为善等等的“上礼”,而不以为这是应该做的,就像随手丢弃一个东西一样扔掉了。这才是对的。

人类社会是一个逐渐退步的过程。到了后来需要“礼制”来约束的时候,就已经沦丧的很厉害了。所以说“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前识者,有预见能力的人,看起来道行很深,其实是愚笨的开始。怎么理解这句呢?老子不是说“直至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吗?怎么这里好像又在提倡做个正真的笨蛋,不“前识”呢?不是的,后面紧跟着做了解释。

所以,真正的大丈夫,不做表面文章,他依道而行,归于朴实无华。后面章节有“民好径”一段,再做详解。

道,才是一,唯有此道!


新风堂堂主

《道德经》里的道是什么?德是什么?。站在中国道学角度“道”指世界(宇宙)的本原,德指“道”的体现。那么道德又是什么,具体的说道德指,有着“道”的思想,才能有道的行为,这个行为就指道的德性,才能海纳百川,厚德载物,包容所有。德为道的表现,道为德的本质。既身体力行为思想的表现,思想为身体力行的本质,说到此又要谈到人的主观思想与客观思想何为更重要,在此不赘述。再更深层次的讲这个世界的表象为物质 本质为意识。以上是站到道学角度所言。。。道德又分为个人道德 ,社会道德,国家道德,世界道德。小道德至大道德的各种层次。个人道德(小道德)为不故意伤害他人或孝仁义为个人道德,社会道德为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与和谐,国家道德为不强抢掠夺弱国且为自己百姓子民的幸福努力而国运更长久,世界道德为了全人类或大世界(这个宇宙)的正常走向。个人道德为小道德,以社会为重以总体大局为重为大道德。没有小道德何来的大道德,没有大道德又何来的小道德。。。道德与缺德(正义与邪恶)是一对阴阳关系或者说左右关系。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中的道德与缺德是不可缺少的缺一不可的,好比世人中的好人与坏人或中立者要有个平衡度,但这个平衡度可以左右移动但不能移动至极限。既然世界中道德与缺德都是不可缺的那为什么天道(天界)或世上只提倡道德而不提倡缺德呢,因为人的劣根性有着兽类的本性和贪婪与欲望,人类有了思想智慧与七情六欲才会比禽兽类更加的贪婪与欲望。才会有世界的发展与进步,才会有这个复杂多变繁华多彩的世界。人类如果无思想智慧与兽类也无区别这个世界也就无意义,人类也不可能成为地球之主。人类的道德下滑容易上升难。一个人也是学坏容易学好难,如果史上未出现先哲贤圣而教诲及熏陶世人,人类岂能发展到今天早就玩完了,也就不会有人类文明,所以天道或世上要提倡道德反缺德,否则反之就是完得快。既然人类的欲望贪婪来自于人的思想智慧与七情六欲,假如人类缺乏思想智慧或七情六欲 这个人类世界又何来的发展进步。难道人类有思想智慧有七情六欲就错了吗,人类的思想智慧是宇宙本原(造物主)赋予的,人类的本性是造物主创造的或者说来自于造物主,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来自于造物主,一切都与造物主有直接联系或间接联系,难道是造物主错了吗,没有造物主又何来的宇宙(世界)万物与人类,造物主不创造高智慧生命的人类又有什么知道造物主,没有人类的世界造物主又有何意义,造物主不创造这个世界(宇宙)一切为虚无空只有一个意识思想(宇宙第一因最初之本原)哪就更没有意义了。。。造物主(神)对正义与邪恶的态度站中立,视正义与邪恶为左右,到最后关头天界最大的正义与最大的邪恶争夺或水火不容之时神才会偏向天道的正义派。神为宇宙第一因最初之本原宇宙之意识思想,智慧无限高,能(量)力无限大。


神的哲学思想家

呵呵,这个问题历经几千年回答千奇百怪。我也来加一怪吧。

用比喻比较能说明问题,就拿我们人自身来说说,看能不能赚点小钱钱。

不过我请你把自己的生命单独拿出来让我们看看,行吗,又不行了吧,呵呵,我也拿不出来滴!

我们只能是通过,行为,语言等活动来表示有生命的存在!

道是什么,这个变幻莫测宇宙之生命,及产生运行之根本动力!

德是什么,宇宙中所有一切可被感知的东东及其运行规律等等。

一些人把道德经理解成社会道德,社会道德也是德。

故,道是无!

无,万物之始也。

德是有,有万物之母也。

人的生命是无,身体是有。

各位看官,人的生命与道是不是很相似的。

不要怀疑哟,这可是宇宙全息律规定的。

故,有无,相生相成相克,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对生命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道德经,这是解释生命及宇宙起源的生命科学巨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