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幫互助或將開啟老年長期照護保障新模式

2016年2月24日,中國老齡科學中心發佈的《中國老年宜居環境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失能、半失能老人4000萬人,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達1240萬人左右。這部分老人和未來持續增加的失能老人的養老照護問題已成為各級政府亟待解決的重大民生問題。


國家近年來密集出臺長期照護保障政策

2013年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國家逐步開展長期護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護理需求。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也進一步指出要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障制度。

樂幫互助或將開啟老年長期照護保障新模式

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2015年5月18日,新華社刊發文章《我國長期照護保障立法篇》,文章從國外長期照護保障制度的立法到最後總結我國長期照護保障的國情,並對我國出臺長期照護保障制度給出了一系列建議。

2015年9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推動產業加快改造升級,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積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通過政府和公益機構支持、企業幫扶援助、個人互助互扶等多種方式,按照自願申請、公開透明、應補盡補原則,由各地對困難殘疾人額外生活支出和重度殘疾人長期照護支出給予補助,中央財政通過增加轉移支付予以支持,並與社會救助、保險、慈善等有效銜接,發揮疊加效應,緩解他們的後顧之憂。

樂幫互助或將開啟老年長期照護保障新模式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

2015年12月17日,全國老齡辦常務副主任王建軍在老年人長期照護國際研討會上表示:失能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是我國未來人口老齡化特別是高齡化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與此同時,我國長期照護制度尚處於起步階段,理論研究尚不深入、專項政策法規有限、服務項目未成體系、人才隊伍尚未建立等問題的存在,制約了長期照護的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立長期照護制度,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處理好政府、社會、市場三者之間的關係,推動老年人長期照護保障服務體系和家庭養老支持政策體系的銜接。

2016年5月6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要“探索建立長期照護保險制度”。並對長期照護保障制度的建立給出了全覆蓋低水平、單獨籌資建制、居家服務優先、整合醫養資源、管辦分開、體現個人責任、注重社會公平、構建配套體系的指導原則。

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形勢和對策舉行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加強老齡科學研究,借鑑國際有益經驗,不斷完善老年人家庭贍養和扶養、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待、社會參與等政策。要落實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老年人相關保險和福利及救助相銜接的長期照護保障制度,制定扶助老年人慈善激勵政策。

樂幫互助或將開啟老年長期照護保障新模式

黨的總書記習近平(圖片引用自新華網)

2016年10月9日,央視播出專題報道,今年開始我國計劃利用1—2年試點時間,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為長期失能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相關的醫療護理。建立提供資金或服務保障的長期照護保障制度。

樂幫互助或將開啟老年長期照護保障新模式

圖片引用自央視網

2016年10月31日,民政部今天表示:將推動建立老年人長期照護保障體系,著力補齊服務短板。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表示,推動各地建立老年人長期照護保障體系,重點保障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救濟和安寧療護等長期照顧服務。在制度格局尚未形成時,進一步推動各地建立健全高齡津貼、養老服務補貼、護理補貼制度,完善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發揮政府兜底作用,對特殊和困難老年人的長期照護給予保障。

樂幫互助或將開啟老年長期照護保障新模式

圖片引用自民政部官方網站

樂幫互助或將開啟國內老年長期照護保障新模式

河南省樂幫互助助老工程在籌備初期就確立了以群眾互助資金為基礎、公益機構募集資金為依託、政府養老公益金支持為補充的的框架構想,這樣的老年人長期照護保障體系完全符合國家的相關政策和指導原則。相信未來隨著各項制度的完善,樂幫互助或將成為率先開啟我國老年人長期照護保障的新模式。

樂幫互助或將開啟老年長期照護保障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