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古代的“高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古往今来,考试都有着选拔人才的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选拔官员主要经历了四种制度: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来看看古代的“高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世官制,起源于周朝的分封制,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顾名思义,就是“世代为官”,换句话说,当时各个国家的官职基本为世家大族所把持,只要这些世家大族没有被毁家灭族,那么他们的子孙后代就一直享有当官的特权,因此逼得很多有才华的读书人想求取仕途,只能另辟蹊径,比如远走他国等。在这方面,秦国表现最为突出,他们大量任用其他国家的优秀人才,如百里奚、商鞅、张仪、范雎、李斯等等。

察举制,起源于汉武帝时期,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察举的科目主要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其中举孝廉的方式影响最大、选拔人才也最多。不过察举制度有一重要特点,举士和举官并没有分开,也就是说寒士和官员通常放在一起考核,这种方式显然对于寒士来说比较不利,他们一没背景,二没金钱,想要被选上当官,也是一件殊为不易的事情。虽然东汉时期,针对察举制有所改良,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情况。

来看看古代的“高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九品中正制,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公元220年)命陈群等人商讨所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开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这种选官制度,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同时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也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拔标准开始发生变化。首先,选拔人才的中正官多由二品官吏担任,而被选拔的人才也多出自二品以上的大族,同时他们也往往出任高级官吏。久而久之,官吏的选拔权就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如清河崔氏、太原王氏、最终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

最后要来说说最为重要的科举制,它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故叫做科举。

科举制,具有四个显著特点: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具有本质的区别),以成绩为取舍标准。

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了隋唐以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大批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由此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诸多国家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发展最为成熟的时期为明清时期,下图的科举简表,供大家了解。

来看看古代的“高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古代如何高考?

考棚是古代科举考试的考场。在古代,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童试是最低级别的考试,相当于现在的中考。经过童试选拔后,才能参加乡试,乡试就相当于现在的高考了。

来看看古代的“高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考场如何防作弊?

在科举考试是考生每人一个单间叫“号房”,里面监考很严,考生进入考棚时,要进行严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夹带”。当考生进入考棚后,就要锁门。考生们参加考试期间,“吃喝拉撒睡”皆在“号房”内,直到考试结束。

来看看古代的“高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严防死守防作弊

考场是封闭式的,一排排号舍把考生隔开。试卷都要糊住姓名,这叫“弥封”。方法是在试卷交上来后,先由弥封官将卷面折叠,封藏应试者的姓名,编上红号;然后由誊录人员将试卷用朱笔誊写,称为“朱卷”,将它送考官评阅。放榜的时候,按取中的“朱卷”红号调取“黑卷”拆封,最后唱名写榜。

来看看古代的“高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科举考试排名三等

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来看看古代的“高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