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看待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

张淑苗

王阳明的主要思想应当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是一个层层推进的关系。让我来详细解说这三个观点:

一、心即理

理是什么?就是人类社会的道德,是善恶之分,比如忠孝仁义等等。

王阳明认为,人的内心本就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是人心的本体。这种知善知恶的能力,又被王阳明叫做良知。这是与生俱来的,任何人都具备。

《传习录》中说了这么一个例子:有一天,王阳明的手下抓住一个盗贼。王阳明让他脱衣服,最后只剩下一条内裤,王阳明还让他脱。这个盗贼就很扭捏,不愿意再脱了。王阳明于是说,你虽然做了盗贼,但还是知道羞耻的,这就是你的良知。

二、知行合一

知即是良知。良知并不仅仅是知道善恶,同时也是好善恶恶,就是对善有天生的喜爱,对恶有天生的厌恶。

王阳明打了一个比方: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人看到美丽的颜色,就会想去接近它;闻到恶臭的气味,会想要立刻离开。王阳明认为,对于善恶,也是如此。

王阳明认为,对于善恶的好恶,本身就是一种行。他说: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不是见到好色,别立一个心去好。

所以知行本就是一体的,你见到善恶的同时就会生起好恶之心。所以说一个知,就有行在其中,说一个行,就有知在其中。如果你不好善恶恶,说明你并不是真正地知善知恶。

这是知行合一的第一层意思。

但是,仅仅好善恶恶还不够。王阳明认为,既然你好善恶恶,就要努力地为善去恶,真正地践行自己的良知。如果你不做,还是说明你并非真正的知善知恶。

这是知行合一的第二层意思。

三、致良知

致良知也有两层含义:

第一,王阳明认为,你遇到每一件事情,都应该按照自己的良知去做。比如,你遇到事父这件事,良知告诉你应该孝顺,那你就孝顺父亲……要让每一件事都符合自己的良知,就是把良知推致事事物物。

第二,虽然每个人都有良知,但是很多人的良知都被私欲遮蔽了,导致不能知善知恶、为善去恶。为了使良知恢复光明,就要在事上磨练,遇到每一件事情都按照良知去做。久而久之,你就消灭了私欲,让良知达到了极致,你也就成了圣人。


所以,王阳明的学说,就是从心中之理出发,通过知行合一的工夫,使良知达到极致的过程。



梦露居士

小主:保哥认为你刚好把隔壁老王这三个观点弄反了,应该这样问,怎样看待隔壁老王的“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王阳明先生的学问被简称为“阳明心学”。其中“心即理也”是整个“阳明心学”的核心;致良知是基于”心即理”的基础,对什么是“知”的进一步思考;知行合一是对良知的存在,以及如何执行更进一步的思考。这是“阳明心学”三观的内在逻辑。

先生的“心即理”,用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吾心即是天理”。从哲学层面上讲,就是先生认为心就是世界的本源;在道德层面上讲,“我善良的心就是天理”。在我们中华文化系统,除了老子的“道”具有西方意义上的哲学性质,其他圣人都主要针对道德系统而言的。所以,阳明心学更侧重指向道德建设。

先生的“致良知”是先生差点儿把命格进去,然后才得到的观点。先生从小就想当个圣人,所以就把朱子作为了自己的楷模,按照朱子的“说明书”去格竹子,以求格物致知。结果坐在朱子前就格,格了七天七夜,差点把命格里边。“龙场悟道”后,先生得出:世间万事万物是格不尽的,而只有格自己的心才能搞定,也能得出自己的知。

所以“格物致知”在先生这里就是“格心致良知”,在此先生又可将自己的学说指向道德建设,回归天理。从道德角度讲,就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万事凭良心。如若丧尽天良,则会天理昭彰。

保哥始终认为,在今天这个道德溃败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的读读阳明先生的心学。从自我做起,改变我们的道德现状,从现在做起,影响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保哥谈

王阳明,即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其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学说,丰富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心学,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

在王阳明的心学中“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是其核心思想。

一、知行合一

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即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这句话在现代中就很有指导意义了,它告诉我们要不断地从实践中去检验知识,从实践中去丰富知识。

二、 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致知”就是致自己内心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是道德意识的意思,也指人的最高本体。他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精神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 “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以良知为行动指南,同时人的所有行动和作为即遵循良知的指导,同时也是推动良知的发展。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在现今的社会,我们不妨这样去解读,良知就相当于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我们每个人行动中总需坚守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强化,从这个角度解读话,“致良知”还是有相当的现实意义的。

三、心即理

王阳明认为:身、心、意、知、物是浑然一体的,不可以相互独立的存在。身的主要功能为视、听、言、动;心的主要功能为映照;身是心感知物的媒介;意就是心通过身对物的感应;感应到灵明之处便是知;物就是能够被身心感应的事物。人对外物的认知是一种本能,心的本体就是“至善”。将这种本能发挥到极致就能够心如明镜,映照万物,此时的心便是天理。

这个学说就有点过于唯心,过于玄乎了,但是我仔细解读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让我要有一种从个体到整体的宏观思维。通过现象看本质。

因此,解读古人的学说,需要结合当代的是时代背景去解读,我们可以从古人的学说中不断地汲取有用的养分,发展新的学说。


西门飞客

知行合一

知,知道,道理,思想。行,人的行为。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知行合一,人的思想和人的行动是统一的。相对知先行后,知易行难。有独到的见解。比如孝,每个人都知道要孝顺,但是能不能做到呢?可能有人知道什么是孝顺,但是他很难做到,那就是知易行难。

知行合一讲究的就是即知道孝的同时,已经在做孝敬父母的事情了。你的思想和你的行动是一致的。这就是心学的知行合一。

心即理

理是天理,物质运行的道理,心是欲望,想法。讲心即理,先讲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讲的是我们做事情要符合天地宇宙运行的道理,人伦纲常的道理,尊老爱幼的道理。要摒弃个人的私欲,要大公无私,要先想到国家,想到他人,不能光顾自己。

王阳明认为个人的私欲其实就是天理。不能排斥也不能忽视人的欲望,这是不统一,也是不可能的。人必然有私欲。人在做事情时指导人行为准则的天理其实就是人的欲望,他们是一样的。就好像你在孝敬父母的时候,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孝顺了。他是发乎于自然的,你不会跑到你的父母身上去寻找什么是孝。因为孝本身就是存在你的心里。孝这个理就是在你的心里。

如果用现代哲学来理解,心即理,就是意识就是物质。所以王阳明又说天下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就是人们所看到的事物都是存在人的意识当中。意识之外,是不可能有东西的。心即理,理是宇宙运行的道理,即包含物质的状态也包含了物质运行的道理。

理是存在于心上,心理是统一的。

所以在讲究物质意识辩证论的现代,心学没有在我们中国大地上发扬光大。

致良知

就是做到知行合一,做到高道德标准的行为。格物致知,通过磨练,达到致知,知行合一。举例,孝本身存在你的心里,不要被其他事物所蒙蔽,做孝的事情,去孝敬父母,发乎自然一样。在其他所有的事情上也是一样,也要致良知。这样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圣人。

良就是道理,孝是道理,理即心吧,所以他是你意识到的,很容易就能做到,不要被蒙蔽了,怎么做才能不被蒙蔽呢?格物致知,通过格,就是通过磨练,锻炼,或者归纳总结。从而致良知。知道了孝,就会知行合一,那么就是和圣人一样的。


三省悟思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与佛祖释迦的夜睹明星是一个境界。王阳明的心即理,心外无心,心外无物,与佛祖释迦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同一个理。世界那么大,但在您的心里有多大,只能有您的心来定了。您心里没有机器人,送您个机器人也无用。所以,什么都得您想到了,事物对您才会产生联系。有人讲,世界与您毫无关系,这是位彻悟的高人。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祸福本无门,唯人往里奔。人只能有自己的认知,而认知只能有人的感觉器官来感知。人无辩证思维是不行的。任何科学家都应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否则他不可能有所成就。没有辩证法,人无论是客观唯物,还是主观唯物,都不可能获得真实成就。佛门强调人的修行,佛理讲得就是亲口尝梨。弄清因果。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由他的心即是理而推演而来。人无头脑,岂来认知,人不唯心,哪来聪明。人若无心,与木石何异?如果说中国老子的道学已进入了佛学的小乘境界,那么王阳明真的已经圆满了中国儒学,将儒学晋级成了道学。倒不是讲孔孟非圣,而是误导太甚。述而不作是不行的。人必须实践。实践才是真学,陶行知说:“行是始之始,始是行之成”知错了,则无错。


李198588733

“知行合一”用大白话说,就是“做心里想做的事”。

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做违心的事,比如有个心爱的东西,为了节省点钱,结果买了个次点的。这就叫“知行不一”。

致良知,当内心被满足,心理平衡,良知这个东西才会真正出现。

心即理,内心的需求就是天理。



〔图片来自网络〕

当你把《心学》当成学问来学时,就已经走错方向了。 心就在我们身体里,只是平时沉睡了,感觉不到了。

但她还在深刻的左右着我们的行动。

夜深人静的时候更容易孤单,这就是“心”在发声。

饿的时候,没缘由的想吃某样东西,这也是“心”在发声。

学心学第一步是能够觉察到“心”的需要,觉察到之后满足她,心在被满足,自身平衡之后,各种“良知,方向”什么的就自然显现出来了。

如果一味在那里读王阳明的话,连自己的心需要什么都不清楚。是永远体验不到王阳明心学所讲的含义。

现在社会都讲赚钱,讲规则,讲道理,但讲“心”的少之又少。所以心学显的很玄奥。


心灵扶助者〔成云社〕~初心√


成云社初心

性格层面的所谓固有模式、自然状态、心理机制、深层渴望与恐惧,在心理学里的更专业名词叫潜意识,在心灵修炼里叫“假我”“心魔”或者“长不大小孩”,而佛学却用一个因果,概括了世间所有的轮回。 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有先天要素,有后天影响,无所谓好坏,不经学习改变的人容易被自己的潜意识驱动且不自知,例如一个人脾气暴躁,他为什么会生气自己本身是不知道的,一个人懦弱,他为什么遇到事情总是退避三舍自己也是不知道的。 中国传统国学里,有很多关于人性修炼的论述,大家一致认为,一个人要想智慧具足灵魂通透,就必须要通过了解和改变自己,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人,才能真正拥有与世界保持和谐相处的本领。王阳明先生认为,本自具足,不假外求。一句话道破了修炼的天机,一个人,如果你愿意通过学习改变提升去掉心魔和面具,以真我之圆满示人,则天下无不可成功之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里的描绘,充分说明了一个人后天修养的重要性。 一个人,无论你先天条件如何,只要你能够端正态度认真加以学习修炼,未来的你就不会跌入命运的深渊。 人的成长进步当然需要一定的机缘巧合,但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应先一颗一心向善愿意学习的心,佛学度化讲究慧根,我想,你内心深处的那份向往美好的愿望,大概就是你的慧根所在吧。


阿酷语录

王阳明,一个被埋没的千古圣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大圣人之一,另一个是孔子,还有另外半个是曾国藩。

当然了,最近这些年他的心学已经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可惜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还仅仅停留在他的事功之上,对他的心学智慧还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去了解,更何况心学是一门讲究实践的学问,要将其应用到生活中那可就难上加难了。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三个心学的重要概念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在他的不同人生阶段提出来的。虽然这三个概念都能让你达到“此心光明”的心学最高境界,都能够让你走上圣贤之道,但是,作为在尘世中习惯了吃俗饭的凡夫来说,只需要掌握任意一个概念,那么他就能在俗世中美滋滋地过完这短暂的一生了,不过,别动歪念,以免走上魔道。呵呵,开个玩笑而已。

心即理,说的大概意思是一切问题的答案就在你心中,你勿需求人,一切答案都是在你内心里面现成的。

知行合一,知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天理是至善的,知和行是同时发生的,不存在先后顺序。

致良知,致就是发扬、流传、体认、扩充。致良知就是将你本来俱足的那个良知扩充到生活中的事事物物上,那么事事物物都将各归其位,依道运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