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始终保持在学习的上游(一)

学习好的学生都是相似的,学习差的学生各有各的不同。

我从事高中教学工作,可以说是基础教育的终端了。每年送到我手里的学生各种各样,有的来的时候无论成绩还是学习习惯都已经很差了,而且一直差下去;有的开始成绩很差,后来慢慢的就好起来;有的偏科很严重,而且改善起来很难。套用托尔斯泰的话,学习好的学生都是相似的,学习差的学生各有各的不同。

在众多的不同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熟练的阅读和思考的习惯缺失。

如何让孩子始终保持在学习的上游(一)

比如,一个题干较长的物理题,很多学生甚至不能完整的读完,显而易见,这个题他也无法进行完整的思考和推理,更不用说做对了;还有的题目虽然题干不长,但是很多学生无法从题目中辨认出关键词和隐含条件;还有的学生阅读浮光掠影,自己的想象与题干交杂在一处,篡改了题目的原意......

这里的问题就已经不是简单的物理问题,而是熟练的阅读与思考习惯的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时间绝非在高中,而是在初中和小学,更准确的说是从小学开始的。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在第三条《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中指出:

学生到了中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的阅读:在阅读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

到了高年级,虽然分出了很多学科,但无论哪一科,第一个步骤一定是阅读,尤其是需要有思考有深度的阅读。这是分析问题继而解决问题的前提。而阅读训练,需要从小学就开始。一旦形成好的阅读习惯,则终生受益,否则,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后患无穷。

如何让孩子始终保持在学习的上游(一)

那该如何做呢?

如果你的孩子还在小学,那就一定要培养他阅读思考的习惯,要深阅读,不要假阅读和浅阅读。要多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要写读后感,或者帮助他分析书里的细节,最终让他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自己独立的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准确地分析综合。这种结果往往以能写出来为标志。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上中学,改正或者培养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就难一些了。一定要让他远离手机,减少手机碎片化信息的干扰,减少浅阅读,远离电视,减少假阅读。一定要看书,注意,是书,像《水浒传》、《红楼梦》一样的书,而不是看心灵鸡汤杂志或者网络上的短文章。要天天读,天天思考。不要认为读书耽误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功,只要刀锋利,就不会砍柴少。

开卷有益,读书是个能力,也是个习惯,幼年和少年时期打下的基础,会让你受用终身的!而一个有良好阅读思考习惯的孩子,成绩往往不会很差。阅读吧,思考吧!

如何让孩子始终保持在学习的上游(一)

我是晓行致良知,喜欢观察教育、思考教育,您的关注是我前进的动力!为了让教育变得更美好,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