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綠色生活 弘揚生態文化

倡导绿色生活 弘扬生态文化

13日,湖南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長沙召開。省委書記杜家毫在會上強調,要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動員全省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奮力開創新時代湖南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6月13日紅網)

近年來,湖南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圍繞“真正把生態系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護好”“守護好一江碧水”等這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注重山、水、林、礦聯動治理,構築“一湖三山四水”生態安全屏障,一盤棋狠抓生態環境保護,三湘大地呈現出綠色發展的良好勢頭。

比如長株潭城市群,創新生態綠心保持發展模式,成為湖南的“生態特色”;常德“海綿城市”建設,做足水文章,著力提升穿紫河等內河水質,激活綠色發展的路徑,打造出一個“會呼吸的城市”;湘江保持和治理“一號重點工程”的持續推進,江水變清了,生態變好了,為“一湖四水”的生態治理,提供了有效的突破口,等等。這些都是三湘大地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樣本。

這些實踐,不僅有益於實現湖南“生態強省”的轉型發展,而且將進一步實現生態文化的落地生根,成為人民群眾生活中的日常習慣。當生態環保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每一個人或企業的責任感,將會真正被激發,形成一種強大的生態環保監督機制,令全社會、全領域走向節約、綠色、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建設生態文明,最終是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這不僅需要堅持政府部門主導,更要發揮社會各界的力量一起參與,從我做起,組建一支社會各界參與的環保志願者大軍,共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弘揚生態文化。說到底,更新理念,提高認識,真正實現人民生活消費方式以及企業實體生產方式的轉變,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轉向綠色,轉向生態,這是生態文明建設最基本最關鍵的問題之一。

無論單個的人或家庭,還是規模化的企業或實體產業,樹立“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的理念,讓綠色生活與綠色消費蔚然成風,這切實關係到生態文化建設的成效。一個人平時注重環保,拒絕消費使用有損生態環境的產品,拒絕隨手扔棄塑料垃圾;涉及環境生態的企業,改進生產方式,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杜絕超標排放汙水廢氣,等等,諸如此類的行為,都直接體現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

正如杜家毫在會上所強調的,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統籌協同打好“三大攻堅戰”,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點,成為三湘人民生活的增長點,成為展現美麗湖南形象的發力點。所以,倡導綠色生活,弘揚生態文化,為生態環境治理、為建設一個美好的新湖南,提供持續不斷的正能量。

文/肖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