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下的綿陽年輕人,他們是被房子逼窮的新一代

又到一年畢業季,虎哥不由得想起畢房族們。“左手畢業證,右手房產證”,多少讓同齡人感到很“土豪”,但綿陽房價逼近萬元時代,官二代、富二代和拆二代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平民百姓的孩子,卻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一件事,高房價已經綁架了他們的終極幸福,他們已經成為了被房價逼窮的新一代。

人物一 首付款來自父親的工傷款,常想起那血淋淋的一幕

買房是件挺幸福的事,小張卻黯然淚下。

去年底,在經歷了大半年的看房、選房、等房後,剛剛大學畢業2年多的小張終於買上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套住房。他購買的樓盤是位於經開區的一個全新樓盤,面積近95平方米,總價近93萬元。“這套房子我首付了33萬元左右,除了自己工作兩年攢的幾萬元,剩下的大部分來自父母的資助。”

一提起父母,小張的聲音就哽咽了。“我爸爸50多歲了,還在工地上打小工,我的首付款,有20萬是他的工傷款,他開攪拌機把手指絞斷了。半夜裡,我經常想起血淋淋的一幕。”

小張說,從2月起,他開始還第一筆貸款。總共貸了20年,每月需要還款4600多元,可他每月拿到手的工資也就5000多元,這怎麼生活?

“好在我工作的單位實現績效考核,幹得多掙得多,所以,我現在幾乎每週都要加個三四天班,一加班就到深夜10點,有時星期天都要搭上,這樣下來,每月給了房貸,自己手裡還有一兩千塊錢。”

高房價下的綿陽年輕人,他們是被房子逼窮的新一代

還款壓力大、工作忙,手裡拮据,談了幾次戀愛,都告吹了。小張說,現在的女孩子都很現實,明明是覺得我摳,還要編出各種理由。不買房,連談戀愛的資格都沒有,買了房,手裡沒錢,還是談不成戀愛。“以後再說吧,在幹個五六年,自己能升職加薪了再談吧,人窮了免得做無用功。”小張一臉的無奈和苦笑。

人物二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夢想,而是房貸

這兩年,綿陽無現房可賣。這一輪牛市買的期房,大多數要2019年甚至2020年才交得了房,算上裝修時間,這就意味著買房的同時還要過兩三年時間的租房生活。這種生活既不方便,又加大了成本。

高房價下的綿陽年輕人,他們是被房子逼窮的新一代

1995年出生的小王,同樣也是典型的被房子逼窮的一代。2016年,西科大畢業後,他選擇留在綿陽工作。2017年夏天,在父母的資助下,他在涪城區購買了一套新房,總價120萬元左右。然而,交了部分首付後,他每月還需還貸5000多元。

“錢錢錢,命相連。我每天早上被叫醒的不是夢想,而是房貸!”每月除了這5000元的房貸,還有1000多元的租房費用,加上自己最簡單而必須的生活開支,基本在七八千元。”小王說:“這不掙錢咋行?”

高房價下的綿陽年輕人,他們是被房子逼窮的新一代

好在小王功課紮實,學霸出身的他,在正式工作之餘,還到教育培訓機構做著兼職教師。於是,每到週末,當別的同齡人都在吃飯、看電影、郊遊時,他便輾轉在各個教育機構。“工作這幾年,我幾乎全年沒有休息日。隨時告誡自己不能生病,即使生了病,小病堅持大病克服。”

小王告訴虎哥,有次連加了三天班,週末又去授課,先天貧血的他就暈倒在課堂上,培訓學校的負責人就叫他不要來了,那一刻,他差點哭了。

人物三 窮得只剩下房子和婚姻,是不是太可憐了?

中國人有安居樂業的傳統觀念。有了房,你在這個城市才有歸屬感。但對於一些剛從闖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有房往往又成了安於現狀,束縛夢想的代名詞。

1993年出生的小劉,在綿陽一家公司負責軟件開發工作。由於腦子靈活,專業紮實,剛工作沒幾年的他,幫公司完成了幾張大單。今年三月,一個偶然的機會,北京某大型軟件開發公司的負責人找到小劉,誠邀他去自己的公司工作,年薪高達80萬!

高房價下的綿陽年輕人,他們是被房子逼窮的新一代

可惜的是,小劉居然拒絕了。原因是他剛剛搬進新房不到一個月。更重要的是小劉的老婆又懷孕了,需要照顧,他無法帶著孕婦到北京租房子住。

來自農村的他,家境一般。大學畢業時,他就是相中了綿陽優美的環境和大好的發展前景,於是一開始就瘋狂攢錢,買了房,結了婚。“我周圍的朋友都為我惋惜,是的,憑我的能力,到北京肯定是另一番天地。那時親戚朋友都羨慕我憑自己的能力很快就在綿陽買了房,結了婚,可現在卻成了約束自己在牢籠。看來年輕人還是先以夢想為重,不要讓買房和結婚成了自己的終極目標。像我,窮得只剩下房子和婚姻,是不是太可憐了?”

人物四 住別墅喝稀飯,住別墅的窮人能算窮人麼?

住別墅,天天喝稀飯下泡菜你見過沒?綿陽石橋浦就有一個。

但他不覺得自己窮,住別墅的窮人能算窮人麼?喝稀飯也是一種檔次。小許就是這樣認為的。

思路決定出路。1994年出生的小許,老家在西充。2016年7月,大學剛畢業的他,便投入了綿陽高新區某國企的“懷抱”,開始工作。,因為打算在綿陽定居生活,所以從入職起,他便開始和父母四處看房。“選了幾大圈,都沒有入得了我法眼的,後來乾脆選了位於石橋鋪一套142平方米的聯排別墅,總價180多萬元。第一套房敢對別墅下手,把我父母都嚇了一跳!”見我主意已定,父母只好買掉老家一套房子幫我給首付,每月6000元的房貸,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高房價下的綿陽年輕人,他們是被房子逼窮的新一代

小許總收入只有5000多元,每月房貸要父母貼1000多元。現在,小許住在沒有裝修的清水別墅裡,為了省水費,每天把水桶接在水籠頭下接滴水吃,上班帶一個大壺在公司灌開水回來煮飯。儘管如此,他仍慶幸及早買房在樓市的低谷期買了房,而且是用現在買高層的價格買到了別墅,而且房貸利率也不高。

“別看我現在艱辛,再熬個五六年就好了,到那時,自己的收入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即使熬不下去了,買掉別墅,我嫌的錢完全可以用全款買一套等面積普通高層,怎麼會是窮人呢?”

以上四種買房的年輕人,有沒有你的影子,你覺得他們是窮是富?他們幸福嗎?歡迎留言共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