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故事之“閒原的由來”,爭還是不爭?

那是發生在殷代末年的事情了。

在中國的西邊,有兩個小國,一個名叫芮國,一個就是虞國。

這兩個小國都土地狹小,人民稀少。兩國的國君都希望自己的國土能擴大一些,但周圍的國家都比他們大,他們兩國又國土相鄰,因此,總想把對方的國土納人自己的版圖。

在兩國交界的地方,有一大片肥沃的土地,一直是兩國爭奪的焦點。

虞國的國君說:"這塊土地世世代代都是我們虞國的領土。"

芮國的國君針鋒相對地講:"我們芮人祖祖輩輩都生息在這塊土地上。"

為了爭奪這塊土地,雙方都大造輿論。

周易故事之“閒原的由來”,爭還是不爭?

在虞國,學究們查找典籍,考古引史,寫下了三大冊論證這塊土地是虞國的著述。為此,虞國耗費了數萬黃金。

在芮國,則舉辦了"××地方自古就是芮人領土"的大型圖展,不僅有出土文物,而且有芮人祖先××在生活的歷史照片。為了證明自己的根據充分,芮國君主還組織了大型圖展到各國巡迴展出。

雙方都為爭奪這塊國土,使盡了渾身解數。但最後結局如何,還需周文王來裁定。

於是,雙方的國君都帶著必勝的爭鬥之心,來到周國,聽周文王的裁決。

一進入周國的地界,兩國國君看到一派和氣昇平的景象。

在田野,農夫相見,總是相互謙讓道路。張三見到李四,李四看見張三,都將耕牛趕在路邊,請對方先走過去。自己則笑容滿面地靜立在一旁。

進到周國的城市,真是人山人海。但來往於活的都是中青年人,看不見一位手提東西的老人。老人們都悠閒地過著清閒的生活,孩童們都天真爛漫地追逐嬉戲。

剛到周國的一個地方官府,官府的人員馬上迎了出來,熱情地把兩位國君安頓下來。隨即,當地的最高長官帶領屬僚前來。

兩位國君看到,周國的官員一個個非常禮貌,土讓大夫,大夫讓卿,沒有一點爭寵爭權的氣息,各人都清楚地安於自己的職位。

看到這一切,兩國的國君都十分羞愧,同聲說:

"我們都是小人啊!哪配去請周文王裁決是非呢?"

兩國國君回到各自的國家,都相互推讓原先爭奪的那一片土地。

結果可想而知,虞國、芮國都沒有佔有這片土地。為了記住這段歷史,大家把這塊土地取名為"閒原",以作為紀念。

自此以後,兩國都以道義為重,過著平安自在的生活。

人生啟示:

人為爭利而打官司,這是有史以來不斷天天重演的事。但訴訟總不是好事,有訟不如無訟,出現論不如中途結束爭吵。因為訟的結果總是兩敗俱傷。所以,有訟一定要有變化(渝),由訟變為不論,把訟的精力用於其他,豈不是安吉嗎?這也就歸於人生的命義之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