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死在關羽刀下的六名魏將冤不冤?

關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是民間婦孺皆知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我們看到的是關羽不避艱難險阻奮不顧身尋找劉備的忠義精神。關羽正是憑藉著這種忠義的精神獲得了後人的敬仰,“千里走單騎“可以說是關羽殺出的一條血路,他斬殺了阻攔他前進的六名曹操手下的大將。那麼這六個人死的到底冤不冤呢?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死在關羽刀下的六名魏將冤不冤?

我們先將關羽經過的五個關卡按照先後的順序羅列出來,這些關卡分別是:東嶺關(守將孔秀)、洛陽(守將韓福)、汜水關(守將卞喜)、滎陽(守將王植)、黃河渡口關隘(守將秦琪)。仔細一看其實這六名魏將在《三國演義》裡基本上都是屬於三流的武將,不過在關羽”千里走單騎“的故事中他們也都有幸當了一次配角,下面我們就來講講這六位配角是怎麼死在關羽之手的。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死在關羽刀下的六名魏將冤不冤?

東嶺關守將孔秀是第一個死在關羽刀下的人,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孔秀是死的最冤的一位了。原來關羽從曹操那裡走的倉促,臨行之時並沒有獲得曹操的”通關文牒“。關羽在東嶺關遇到孔秀便直言要去河北袁紹處尋找劉備,孔秀知道袁紹當時和曹操的關係很緊張,所以他便懷疑關羽是私自逃跑於是向關羽索要曹操”通關文牒“。

且看下面關羽和孔秀的對話,“(關)公曰:“因行期慌迫,不曾討得。”秀曰:“既無文憑,待我差人稟過丞相,方可放行。”關公曰:“待去稟時,須誤了我行程。”秀曰:“法度所拘,不得不如此。”關公曰:“汝不容我過關乎?”秀曰:“汝要過去,留下老小為質。”關公大怒,舉刀就殺孔秀。” 這裡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孔秀其實並沒有為難關羽的意思,關羽說他走的匆忙沒有辦理通關文牒,孔秀只是說他需要派人前往曹操那裡核實一下情況。客觀的講孔秀的要求很正常,作為關隘守將他是盡職的而且他完全是公事公辦並沒有說不讓關羽走的意思。後來關羽堅持要出關,孔秀於是便想到了一個折衷的辦法那就是放關羽走扣留關羽的家屬(這也是為了讓關羽證明他不是私自叛逃)。誰知關羽聽後二話不說提刀便要殺孔秀。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死在關羽刀下的六名魏將冤不冤?

區區一個孔秀又怎是關羽的對手,孔秀和關羽只戰了一回合便橫屍馬下。後面的洛陽(守將韓福)、汜水關(守將卞喜)、滎陽(守將王植)、黃河渡口關隘(守將秦琪)各守將雖然都有為難陷害關羽的行為,但客觀講他們都是受害者。首先這六位守將並不知道曹操放行關羽的消息,否則他們萬萬是不敢阻攔關羽的。其次他們為難關羽也是職責分內之事,關羽身為降將不帶通關文牒擅自出關這個是很可疑的,任誰身為關隘守將也不敢輕易放關羽出行。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死在關羽刀下的六名魏將冤不冤?

倘如關羽不是自傲自大的人,那麼在汜水關他聽取孔秀的建議也許就沒有後來的那麼多殺戮和誤解了。關羽尋找劉備心切又加上他一身孤傲懶得和別人多費口舌,所以才造成了這麼多的誤會。所以說死在關羽刀下的六名魏將是很冤枉的,他們也算是恪盡職守死在崗位上的盡職將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