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成為下一個中國?俄媒直言:東施效顰而已

世界上很多問題都在熱議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印度正在學習中國的模式,那麼印度會成為下一個中國嗎?關於這個問題俄羅斯給出了一個否定的答案,那就是印度絕對不可能成功借鑑中國模式成為下一個崛起的中國,更不會,印度東施效顰學習中國道路註定是要失敗的。俄羅斯媒體稱,印度製造的計劃,原意是想降低貿易逆差,提高自主研發能力,但根據這幾年的數據來看,印度沒有降低貿易逆差,並且還加強了多外進口,提高了貿易逆差。

印度成為下一個中國?俄媒直言:東施效顰而已

莫迪2014年擔任印度總理以後,就提出了所謂的印度製造的計劃,想要把印度打造成加工製造基地,以此來提高印度經濟發展水平,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莫迪還承諾,在2025年,將使印度GDP提高四分之一,但從2014這一計劃提出以來,印度對華逆差從378億提高為516億,沒有降低貿易逆差,反而造成了貿易逆差的提高。

印度成為下一個中國?俄媒直言:東施效顰而已

經濟學家評論,印度雖然和中國一樣擁有大量的人口,但很多方面與中國的情況並不相同,印度不從自身角度出發去制定方案戰略,卻盲目學習模仿中國,是必要要失敗的,一個方面是印度工業基礎相較於中國較差,大多數城市不具備工業化生產的條件和水平,第二個是雖然印度人口數量多,並且勞動力更加年輕化,但是越是勞動力眾多,就更需要優秀的管理者,印度的教育水平普遍落後,缺乏優秀的管理者多大量的勞動力進行管理。

印度成為下一個中國?俄媒直言:東施效顰而已

中國自從建國以後,就開始著手完成兩件大事,一是建立工業體系和基礎,二是控制對人口的管理,實行大眾教育,而印度政府在這些方面根本沒有學習到中國的精髓,在人口中,農業人口占很大的比例,許多工業地帶成了三不管地區,更多的人口無法直接轉變為勞動力反而增加了社會的負擔。

印度成為下一個中國?俄媒直言:東施效顰而已

大家都明白了吧,中國和印度實際上是有許多的差距的,莫迪在怎麼雄心壯志,也是壯志難酬了,只有從基礎開會做起,才能慢慢的屹立於國際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