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发布本科招生政策:招生计划约8000

>>>>

招生计划约8000 招生规模稳定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计划约8000名,包括内地计划7730名,港澳台侨计划300名,与往年持平。51个院系74个招生专业(大类)以统一代码(10558)进行招生。其中,我校广东省招生计划3602名,包括综合评价录取计划300名。

>>>>

深圳校区布局“新工科”和医科 面向全国招生1500人

深圳校区是学校的主体校园之一,着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点布局“新工科”和医科,服务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18年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面向全国各省市招生1500人。录取考生首先在广州校区培养,深圳校区建成后即迁至深圳就读。

中山大学发布本科招生政策:招生计划约8000

>>>>

新增航天航空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以及海洋工程与技术等3个专业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是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新建工科学院之一。2018年,学院的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开始招生,旨在培养具备坚实的数理和力学基础,掌握航空航天飞行器总体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结构及推进等系统设计与分析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实践与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总师、科学家与卓越工程人才。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新增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在计算机类大类招生。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实际应用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与产业领域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

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新增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学院在珠海校区办学,在河口海岸及海岸工程传统特色优势基础上,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水下机器人及海洋通信技术,注重专业基础及海洋工程与装备、河口海岸学与工程两个方向的知识结构的交叉融合,为国家培养具备海洋工程与海岸工程基本理论,在海岸及岛礁工程、海洋通讯、海洋智能装备、水下机器人等方向具有创新思维、国际视野,掌握海洋工程顶尖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

中山大学发布本科招生政策:招生计划约8000

>>>>

推行自由申请转专业 实现跨院系选课

为调动和发挥本科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大今年建立自由申请的转专业制度,使学生能根据个人爱好、特长选学专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从2018级学生开始实现跨院系选课,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权。

>>>>

服从调剂不退档 志愿满足度高

中山大学视生源情况确定投档比例,一般在招生计划数的105%以内调档,已投档至中大的考生,在政审、体检合格且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均不退档。

调档时认可政策性加分,专业录取则用“裸分”。专业录取分数级差为2-1-1-1-1(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分数清”录取规则)。医学类专业只录取填报有该类志愿的考生,护理学专业只录取明确填报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

近年来,我校的高考录取专业志愿满足度达到了95%。对于未满足专业志愿但服从调剂的考生,我校将参考专业志愿,尽可能录取至相近的专业。2018年广东省高考十大改革之一是合并本科录取批次,考生可填写15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和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

填报志愿期间,我校将派出数百名咨询老师分赴全国各地(包括广东各地市)的招生咨询会及重点中学,与考生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

综合评价面试同时开展 近1500名考生参加

中山大学发布本科招生政策:招生计划约8000

▲2018年综合评价录取面试考场

校园开放日的同时,我校2018年综合评价录取面试在广州校区南校园逸夫楼进行。来自广东20个地市的近1500名考生参加。全校130余名教授担任面试考官。

2018年在广东省继续实施综合评价录取模式,中山大学投放珠海校区和深圳校区的招生计划300个,广东考生入读“家门口的好大学”的途径将更加多元,可选择的专业领域更宽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