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的穿衣打扮一定要從小培養,不然就會害了孩子

男孩子的穿衣打扮一定要從小培養,不然就會害了孩子

我們社會一直流行著一句俗話:“女孩富養,男孩窮養”。雖然這句話一直以來被很多的人爭論,但是在我看來這句話有它存在的意義,這種意義各位父母自己體會,我今天要說的是男孩子也要認真的對待對於物質的需求。

經常有人說:男孩子皮實,讓他們自己在外磕磕絆絆將來才有出息,對於孩子的打扮更是不加以重視,男孩子嘛,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能幹嗎?所以說,除了教育的問題以外,大多數父母還是比較關注女孩子的穿衣打扮,男孩子反正是能穿到身上就好,比較隨意,反正是調皮,衣服穿得再好幾天就給弄髒弄破了。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想法,現在的男孩子們穿著才看起來不規矩,缺少氣質。有的男孩子,會經過後期的培養來達到穿衣格調的要求,有一些男孩子便形成了邋里邋遢的穿衣風格,自己有心去整改,但就是改不過來。

我為什麼要說這個事情,因為昨天朋友聚會,我在聚會上看到了我的同學,當然不是那種許久不見的人,他的穿著就很邋遢,讓人看了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我們小學、初中、高中都在一個學校裡上學,大學又同住在一個城市,所以對他很是瞭解。

我悄悄問他:“你還是像以前一樣不會穿衣服啊”,“哈哈哈,我覺得挺好的啊”。看著他上身的黑色寬鬆皮夾克,下身的白中透藍的緊身牛仔褲,再配一雙黑色商務皮鞋,簡直是太好看了。“嗯嗯,是挺好的”,我自言自語的說。

不是我勢力或者說是看不起人,絕對沒那層意思。穿著的搭配不是說一定要什麼名牌或者是高價的衣服才能穿出氣質,是對人整體形態的一個包裝,穿最起碼要自己舒適的同時讓大眾也能感受到美感。我從小一直到高中,衣服都是母親給買的,家裡也不是很富裕,全身上下的衣服沒有一個單件超過130元錢,都是從鎮子上趕集買的。但是母親很認真的挑選,很認真的比色、比大小,直到穿上後她覺得好,從旁邊走路的人問一句說好才過關。所以那時候試衣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夏天還好說,冬天穿得厚,脫掉穿上來回反覆,真不亞於幹一天的體力勞動。基本上到了初二的時候,母親就會讓我自己挑選衣服試穿,她只是在旁邊看著,但最終買哪件的權利還是她的。有時候她就會問我:“你怎麼會覺得這件好看呢”,我說我的理由後她會笑而不言,等走了一陣後就像是想起來一樣給我解釋為什麼選擇那件衣服。

從小到大我沒有流過長髮,頭髮基本上保持在3cm之間,母親說這樣看起來精神,有氣質,我對她說的話有些疑惑,在高中時候準備留一次長髮,結果留到5cm的時候就自己出去主動剪頭髮,確實是不好看。記得姐姐初中的時候偷著學女同學染髮被好一頓揍,所以姐姐現在就是光腦門,馬尾辮,我試著說她留個劉海她都說不好看。

到了大學,母親就開始讓我自己買衣服。買完衣服後讓我給她發個彩信看一下,買的好看了她就會打電話表揚,你適合穿什麼色,什麼衣服嘮叨一堆。買的不好看了,或者是花裡胡哨了,她就會說我一頓,指責出我的審美觀哪裡發生了變化,有時候也會爭論,但她大都會讓著我,因為她說是她讓我買的。每年放假回家,她也會在過年收假硬要給我買幾身,“以後按著這個標準買”,我笑的牙齒漏出來,多大了還管。

我這朋友可不一樣,他的母親就是那種大心腸人。我記得高中開家長會,老師說他個人衛生要好好整理,她母親就說了一句話:“男孩子幹大事,那都是小事”。老師氣的沒話說,因為他的校服太髒了,而且褶子滿滿,從來不知道熨一下,因為這樣我們就遠離了他,老師以為他不合群。

上了大學後,由於我跟他在一個城市,離得又近,所以見面比較頻繁。穿得還就是那樣不著調,不是說衣服髒或是舊,就是一種邋遢的感覺讓人不舒服。我每次都會說他,你去商場買上幾身衣服,大學裡面你這也談個戀愛參加個社交活動要有幾身衣服吧!“我這就是商場剛買的衣服呀,我又不會買,不懂這個,湊合能穿就行了”,聽完真的是無語。後來我帶他去買過幾次衣服,穿上很不錯,整個人都精神了。可是,沒過幾天再見面,又驢頭不對馬嘴。穿衣搭配學不來,褲子和衣服隨便拉起來哪件穿那件,有時候懶到一種程度後一件衣服能穿三四周不帶換的。

大學畢業後,我們一年也就見一次面。班裡的同學,哥們弟兄每年都會聚一聚,聽說誰單身都會給介紹介紹對象,亂點鴛鴦譜。我也給他介紹過幾個,但從側面的打聽來看,都是因為打扮邋遢受不了而沒有再進行下去。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辦公室經理,因為穿不慣西裝,老是忘記打領帶或者是穿西服配運動鞋被老闆處罰,扣的次數多了,他自己倒不幹了,提出了辭職。現在呢,在工地找到了項目經理的位置,倒是不用在穿衣打扮上下功夫了,自己過得舒坦。

可是真的就不用再穿著上下功夫了嗎?看著他在這次聚會上的穿著,好想說:“老兄,你媳婦還沒找呢!你就能在工地上幹一輩子嗎”。

男孩子的穿衣打扮一定要從小培養,不然就會害了孩子

男孩子的穿衣打扮一定要從小培養,不然就會害了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