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有多大?看看這串連王立群、常萍都甘拜下風的大師名單吧

大學之大,不在大樓之高,而在大師之眾,這是教育家梅貽琦的理解,也應該成為我們的共識。在河南,沒有任何一所大學能跟河南大學比歷史,這所有著106年建校史的百年老校,過往的時空長河中湧現出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光耀杏林的大師學人。但今天的人們,提起河大,大多隻能想起因走上百家講壇和因拒絕百家講壇而出名的王立群教授和常萍老師,很少有人知道連二人都高山仰止的河大前輩學人群體,而恰恰是這些璀璨群星,河大才能夠成為河大!

河大有多大?看看這串連王立群、常萍都甘拜下風的大師名單吧

王又又 | 文

河大師資力量的“黃金時代”

過去,儘管資訊不甚發達,但河大依然有不少提起名字如雷貫耳的老師,馮友蘭就是其中一位。

河大有多大?看看這串連王立群、常萍都甘拜下風的大師名單吧

馮友蘭

馮友蘭,我國著名的哲學家、文史家,咱們南陽唐河縣人,在學界,被譽為“現代新儒家”。提起他,我想就算不懂哲學文史,也應該有所耳聞吧。眾所周知,他是清華大學的教授、院長,但其實他也曾任教於河南大學。

1923年,當時河大還叫“中州大學”,馮友蘭也只有二十七歲,剛從哥倫比亞大學學成歸來。雖然年輕,但他擔任的職務可不少:哲學系教授、系主任、文科主任、校評議會成員、圖書館委員會委員等等,同時教授好幾門課。

更重要的是,接下來,他為河大招兵買馬,聘請了許多如今看來全各個學科泰斗級的人物。

文學家郭紹虞、史學家嵇文甫、甲骨文學家董作賓、社會學家經濟學家馬非百、法學家王顯漢、英語語言學家仇春生……

可惜的是,他在河大隻執教了兩年多,但這兩年多間,卻為河大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再把話說回馮友蘭請的各方大神,不得不感嘆真是河大的“黃金時代”。

郭紹虞,聽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卻是一位在教育、古典文學、語言學、書法等方面均頗有建樹的大家。

河大有多大?看看這串連王立群、常萍都甘拜下風的大師名單吧

郭紹虞

1893,郭紹虞出生於一個貧寒的教師家庭,但他卻十分愛國,青年求學期間,常在雜誌上發表愛國詩文,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重要社團新潮社的其中一員。

1921年,曾與鄭振鐸、王統照、沈雁冰、葉聖陶等人共同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此後,經胡適、顧頡剛推薦,走上講臺。1921年到1927年間,曾在河大有過短暫的執教。

嵇文甫就更不必多說了,中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家、史學家、哲學家。他講課時,風格很獨特,據他過去的學生回憶:

“他上堂只拿一隻粉筆,不拿書本,不拿講義。有時在冬季,把袖子一操,屹然站在講臺上,眼觀全堂學生,不嚴不威,有親切之感。作筆記的學生耳聽不輟,不做筆記的目視耳聽。有時下課,粉筆原封未動,老師還把粉筆帶走交了。”

值得一提的是,嵇文甫不僅在河大任過教,1950年——1956年間還曾是河大的校長。

作為一個安陽人,我對董作賓這個名字不能不耳熟,他同羅振玉、王國維及郭沫若被人合稱“甲骨四堂”。

河大有多大?看看這串連王立群、常萍都甘拜下風的大師名單吧

董作賓

1895年3月,董作賓出生於南陽宛城區的一個小店主家庭,少年時便博覽國學群書,課餘時間,還很愛到旁邊的刻字店裡玩。這樣的經歷使他對古文字和篆刻藝術產生很大興趣。後來,在著名教育家張嘉謀先生的指引下,初步接觸甲骨文。

1922年,董作賓應張嘉謀先生之約來北京求學,其間結識了時任北京大學教授的徐旭生,並經由徐先生介紹,入北京大學旁聽。空餘時間,他對羅振玉的《殷墟書契前編》進行摹印研究,於1923年正式入北京大學研究所學習甲骨文。

1925年,董作賓從北大歷史語言學研究生專業畢業,歷任中州大學文科講師、國立第五中山大學教授,為河大考古專業做出很大貢獻。

有趣的是,他曾三度到河大任教。第一次是1928年,為學生講授“清史”;第二次是1930年春天,講授“中國經濟史”、“世界經濟史”等課;第三次則是1947年,時任河大歷史系教授兼訓導長。

河大有多大?看看這串連王立群、常萍都甘拜下風的大師名單吧

從其三次任教的經歷來看,這位馬非百即是名家也是雜家,文史經濟均有涉獵。他講經濟史的課十分受學生歡迎,最開始只有30人選修這門課,後來聽課的人越來越多,學校只好把最大的一個教室給他用。

馮景蘭是我國著名的地質教育家、礦床學家、地貌學家,是中國礦床學重要奠基人之一。

1918年馮景蘭考取公費赴美留學,在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學院學習礦山地質;1921年畢業後又考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礦床學、岩石學和地文學;1923年學成歸來,便在河大任講師、教授和礦物地質系主任,直到1927年。

有這樣的師資力量,按理說,河大輝煌指日可待。但可惜的是,“黃金時代”很短暫,這些牛人雖都曾執教於河南大學,但均走馬觀花般很快又離開了。

河大的校長,也個個不凡

當然,河南大學歷來的校長也都是社會各界的佼佼者,說出來,讓人欽佩不已。著名的史學家范文瀾就是其中一位。

河大有多大?看看這串連王立群、常萍都甘拜下風的大師名單吧

1936年,范文瀾到河南大學任教,此時他已經四十多歲了,主講中國古代史、文學史、經學和《文心雕龍》等課程。平日裡一襲長衫,看起來溫文儒雅,瀟瀟灑灑。

可在此之後沒幾年,也就是1940年,范文瀾便帶著30多箱書籍離開了河大,去到延安。但他和河大的緣分並未就此而盡,1948年8月,范文瀾曾任幾個月中原大學(河大曾用名)的校長。11月,中原大學遷往開封河大校址辦學。

在河大還叫“河南中山大學”的時期,有位叫查良釗的校長。查良釗,這名字不知你聽起來是否會覺得有那麼點熟悉。金庸原名查良鏞,詩人穆旦原名查良錚,查良釗其實和金庸、穆旦都是同族。

1918年,查良釗赴美留學,在芝加哥大學教育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研究部進行學習,並於1922年回國。1928年11月至1929年5月,曾短暫的做過河南大學校長,此後,還曾做過河南省教育廳長。

許心武是每一個進出河大的人都應該知道的人。有人說,河南大學明倫校區的南大門是中國最氣派最典雅的大學校門,如果你要去過河大,曾在此大門前駐足,你會發現,此話真的不假。而許心武,就是南大門的設計者之一。

河大有多大?看看這串連王立群、常萍都甘拜下風的大師名單吧

早年間,許心武曾留學歐美學習建築。1931年5月到1933年8月,許心武出任河南大學校長,在任期間,他努力擴充建設建工學院,設課程完備的土建系,廣邀名師,提高教學水平,使河大一度以優異的成績被評為全國國立大學第6名。

在硬件方面,許心武更是為河大留下一筆寶貴財富。除了南大門,1931年許心武提出建河大大禮堂的動議,歷時三年,用資20萬,與1934年12月28日落成。

當時河大師生公500來人,但大禮堂卻可容納3000多人,不得不說,許心武的高瞻遠矚。有人說,如果“埃菲爾”是巴黎的象徵,那大禮堂就是河大的象徵,所以,至今很多河大學子心中都有揮之不去的“埃菲爾”情節。

但在河大硬件建設方面,還有一個校長也功不可沒。學校南大門的設計者是許心武,可施工者卻是劉季洪。

1935年6月,劉季洪出任河大校長一職。次年10月,劉季洪便按照許心武和李敬齋的設計興建了河南大學南大門。而如今人們出入南大門抬眼必見的“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的校訓,也是在其任職期間確定下來並刻於內側門楣之上的。

河大有多大?看看這串連王立群、常萍都甘拜下風的大師名單吧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校長都給河大做出卓越的貢獻以及為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曾在不同歷史時期,三次出任河大校長的張仲魯、帶領學生煮臭蟲的校長杜俊,等等。但是,有一名校長,是不僅河大人要記住,每一位河南人都不能忘,這位校長就是林伯襄。

林伯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開啟了河南高等教育的先河。但嚴格來講,他並不是河大的某一任校長,為什麼每一位河南人都要記得他呢?

1878年,林伯襄出生於河南信陽。1903年創辦了“明強學堂”,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後,被任命為省教育司科長。1912年,林伯襄在袁世凱和張鎮芳的協助、支持下,創建了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並出任校長。

河大有多大?看看這串連王立群、常萍都甘拜下風的大師名單吧

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可是當時中國三大留學培訓基地之一,和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上海南洋公學(今上海交通大學)齊名。而這所這麼厲害的學校,就是河南大學的前身。

你說,這麼一個人,難道不值得每個河南人都記住嗎?

現代河大的師資力量

依舊不容小覷

看到這,可能有些人會有疑問,你寫了這麼多,大部分都是民國期間的,咋,我河大現在就沒有牛人先生了嗎?

別急,這就來。

李潤田,河大老校長,見證了河大校名從“河南師範大學”到“河南大學”,奠定了河大綜合性大學基礎。

自1953年7月從東北師範大學畢業,李潤田便來到了河大,從助教、講師,到主任、系主任……65年的光陰,他將所有心血澆灌在這片校園。河大又兩處以“逸夫”二字命名的館所,一處科技館,一處圖書館。而這兩處教育場所,就是李潤田兩赴港島,募捐500萬得來的。

河大有多大?看看這串連王立群、常萍都甘拜下風的大師名單吧

李潤田

李潤田不僅校長當的好,學術方面也很讓人信服。1993年被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董事會評選為“世界著名知識分子”,並授予證書和金質獎章一枚;2009年,榮膺國內地理學界最高榮譽——“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

今年92歲的朱紹侯是河大歷史文化學院的瑰寶,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曾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常務理事、河南省歷史學會會長。

1926年,出生於遼寧的朱紹侯,轉眼間便在河南這片黃土地上耕耘了六十多年。六十多年來,他筆耕不輟,研究學問,著書立作,由他主編的《中國古代史》教材,在國內高校歷史院系的使用覆蓋率超過百分之五十,是改革開放以來影響最大的中國古代通史著作。

河大有多大?看看這串連王立群、常萍都甘拜下風的大師名單吧

朱紹侯

如果說朱紹侯是河大歷史文化的瑰寶,那吳祖謀就是河大法律系的重器。

吳祖謀出生於上海,少年時曾在南京、上海等多地求學。1950 年,吳祖謀作為新中國第一批國家統一分配的大學畢業生,被分配到當時的平原省工作。先後在新鄉中學,平原師範學院(即今河南師範大學)都教過課。1962年,才被調往開封師範學院(河大曾用名)政教系,擔任法學課教師。

然而,每過多久,吳祖謀又被捲入十年浩劫,直到1977 年,才返回教師隊伍。

法律專業的學生有門《法學概論》的入門課,而我國建國後公開發行的第一本法學概論教材便是吳祖謀在八十年代初主編的。這本書也是高校法學統編教材發行量最大的一本,至今已發行超過600萬冊。

1984 年,河南大學法律系恢復,吳祖謀擔任首任系主任。其實,在此之前,吳祖謀有機會去其他地方的名校大展拳腳,但他選擇了河大,培育桃李,而這個選擇,為學院日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為河大的學科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河大有多大?看看這串連王立群、常萍都甘拜下風的大師名單吧

吳祖謀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抹靚麗的異國面容出現在河大校園,這個人便是河大外語系教授吳雪莉。吳雪莉原是美國人,1945年,跟隨丈夫漂洋過海來到中國。機緣巧合下,落腳河大,並在河大一待便是一輩子。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吳雪莉早已是桃李滿天下,她的到來,無疑豐富了河大課堂的教學方式。

“滑稽美人”是吳雪莉在課堂上的自我定義,她不把課堂侷限於教室,而會帶著學生來到校園,用英文去介紹校園的一草一木,一食一物。她還將很多童話變成劇本,讓學生來演,總之,給每個學生都留下深刻美好的記憶。

前段時間,一位外賣小哥智奪詩詞大會冠軍,震驚了一票群眾,在河大,也不乏這樣勵志又傳奇的教授。比如,河大唯一一名高中學歷的博士生導師佟培基。

佟培基高中畢業後去當了兵,復員回來的他當了一名小車司機。憑著對文學的熱愛,他將駕駛室當教室,潛心苦讀,後調入河大中文系唐詩研究室,撰寫出大批優秀的學術文章,被破格評定為講師、副教授、教授。

河大有多大?看看這串連王立群、常萍都甘拜下風的大師名單吧

佟培基

2003年,他和學術團隊一起成功申報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點,成為全國高校唯一一位只有高中學歷的博士生導師。

當然,還有生在河大長在河大的李丙寅。李丙寅是河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離休教授,通曉英、俄、德、日四國語言,將一生奉獻給河大,實力演繹什麼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河大百年校慶時,他還將自己全部積蓄都捐出。

以上,是我通過各方資料,整理而得。然而,河大的牛人遠不僅以上,但怎奈何大神太多,實在一言難盡。對此有興趣者不妨查閱一下河大百年校史,往日輝煌歷歷在目。去年,河大成功進入“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在此,祝願河大早日重振昔日風貌,越辦越好。

(圖片來自網絡)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