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票收费标准纠结了十几年,河南16家景区祭出了改革大招

河南16家景区宣布今年“六一”开始试行儿童票收费新政策,除了以往的身高标准外,加入了年龄这个标准。关于儿童票收费标准的问题,纠结了十几年都没有啥结果,现在,万里长征总算踏出了第一步,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是件好事儿。

儿童票收费标准纠结了十几年,河南16家景区祭出了改革大招

言苏伦 | 文

河南景区儿童票改革

云台山等地18岁以下免票

六一儿童节马上就来了,俺们这些老家伙只能看着小朋友们过节出去玩,或者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是怎么过节的,大概都会有猫腰弓背或者蜷着膝盖逃票的经历,感觉是很有趣的事情,但你有木有想过,为啥要这么干呢?

因为小小年纪个头却不小,往售票处门口一站,突破那一道1.2米的免票杠杠简直毫无压力,可是买票却很有压力,长得高就得吃这个亏么?

大家对此都非常心塞,呼吁了N多年,也没有谁能给大家伙儿一个答复,现实情况更是没啥起色。

然而,就是最近,河南的16家景区对此给出了让人惊喜的答案。

缘起是5月15日,河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百姓3·15》栏目以《“高”标准的儿童票》为题对儿童免票问题进行了系列报道,并且,在这期间,公共频道充当了景区和各大媒体及社会大众的桥梁,让各界聚到一堆儿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儿童票收费标准纠结了十几年,河南16家景区祭出了改革大招

于是就有了5月27日,河南16家景区在郑州动物园豪迈地向社会宣布:将试行儿童票收费新标准——按年龄收费。在这期间,家长只需要提供能证明孩子年龄的有效证件,就能享受景区的儿童免票新政策。

对于广大家长和孩子来说,这样儿的新政策着实很暖心。

有些景区将身高与年龄共同作为免票标准,并提高了身高上限,有些景区直接用年龄取代了身高标准,比如中原影视城8岁以下免票、洛阳西泰山12岁以下免票,更有甚者,焦作云台山和黄河故宫嘉应观18岁以下免票,我就在心底呐喊:生早了啊!

儿童票收费标准纠结了十几年,河南16家景区祭出了改革大招

在这之前,每年六一将近,关于儿童票收费标准的呼声都会聚沙成塔,走向高潮,今年也不例外。5月9日,人民日报官微就发布了题为《儿童免票政策,身高标准已过于陈旧、不合时宜》的文章。

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等主流媒体都曾发表过相关的文章,呼吁修改儿童票标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邓希泉在《光明日报》发文称:

儿童票的相关规定属于儿童福利政策,普惠性、公平性、全体性是基本要求。

按照身高来界定儿童票,必然把那些身高高出标准的儿童排除在福利政策之外,形成事实上的政策歧视,导致政策效果有失公平。

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张莉提议,应该以“儿童的福祉最大化”为出发点,用年龄来划分成人票和儿童票,而不是以身高为标准。同时,她还建议简化免票证明手续,只要是能证明孩子年龄的有效证件都可以,不能仅仅局限于身份证,比如户口簿、学生证之类的。

儿童票收费标准纠结了十几年,河南16家景区祭出了改革大招

十九大报告都说“要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儿童票怎么能歧视“高个子”呢?

长得高不是孩子的错,身高标准太落伍

实际上,这是个约定俗成的事情。

刚解放那会儿,户籍登记制度还不完善,要想确定一个人的身份信息很不容易,但是身高是很直观的,作为收费和区分标准再方便不过,所以身高就成为很多领域的收费标准。

那么,为啥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初觉得“合理”的标准现在变得“不合理”了?

郑州市民黄女士说:“现在的孩子,营养大都变好了,平均身高也越来越高。”她的孩子今年5岁半,身高已经1.3米了,要是出去玩儿不管是坐车还是到景区,都是要买票的。

也就是说,如今咱们已经从“吃得饱”走到了“吃得好”,养孩子不像过去大多数是散养管饱儿,现在都是精细到营养搭配、体育锻炼等等,尤其改革开放以后的一代代,明显比父辈们高了不少。

儿童票收费标准纠结了十几年,河南16家景区祭出了改革大招

从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看,1992年到2002年,全国6岁的城市男孩儿平均身高增加了4.9厘米,到2012年又增加了3.7厘米,达到1.2米,12岁的儿童平均身高已经超过了1.5米,14岁的儿童平均身高基本在1.6米左右。

但是现在全国的大部分免票标准还在1.1米到1.3米徘徊,甚至有些景区还划出了1米的杠杠,恐怕只有婴幼儿能享受到这个福利了。

儿童平均身高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了陈旧的儿童票身高标准,这意味着很多年龄还不到6岁的儿童都被挡在免票福利的大门外了。

因此,很多人对身高这个“杠杠”深恶痛绝。

河北秦皇岛的史女士就觉得很冤,她跟丈夫都比较高,儿子还不到5岁已经超过1.2米了,很多免费票都享受不到。“我觉得这挺不公平的,长得高又不是孩子的错”。

她说的很有道理,长得高有错吗?身高这个“杠杠”确实不太合理,毕竟人与人的基因不同,成长环境等都不一样,差异太大,变数也大,怎么能作为一个统一的收费标准呢?

儿童票收费标准纠结了十几年,河南16家景区祭出了改革大招

那么针对已经过气的身高标准,全国各地又是如何反应的?

拿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的儿童免票线来说吧。2002年10月,辽宁调高至1.3米;2006年6月1日,北京调高至1.2米(2014年调整为1.3米);2009年1月25日,广州调高至1.2米;2009年7月4日,南昌调高至1.2米,2009年8月1日,南京调高至1.3米。

而郑州公交目前的标准还停留在1.2米,这个标准自2007年6月1日开始执行到现在已经11年了,但郑州地铁的免票标准是1.3米,同是一个城市,公交和地铁却是两个标准。

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国家标准,大家都是各自看着办的。

身高还是年龄,儿童票标准改革不容易

不管是几厘米的差别,重点是身高压根儿就不是界定儿童的标准。

《未成年人保护法》里关于儿童、青少年、未成年人的界定统统都是按年龄,可到了儿童票就变成身高为准绳了。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关于青少年的法律法规或政策都是以年龄作为界定标准,比如法国卢浮宫、希腊帕特农神庙、日本清水寺等,对16岁以下少年儿童都是免费的。

儿童票收费标准纠结了十几年,河南16家景区祭出了改革大招

看来,身高这道“杠杠”不仅过时,还不符合法律规范。

而关于景区儿童票标准的问题,早在2012年,国家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门票价格优惠政策的通知》,提出青少年门票价格政策:对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实行免票;对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实行半票。

不过这个通知似乎分量不足,很多景区置若罔闻。比如中国科技馆仍旧按1.3米以下免票,没有6岁以下免票的规定。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官网上写着身高1米以下的儿童免票,问起来人家就说是旅游局规定的,而且每个地区都不一样。

还有北京潭柘寺和戒台寺、上海海洋水族馆、杭州灵隐寺、山东泰山等多家知名景点都只以身高做为标准。

儿童票收费标准纠结了十几年,河南16家景区祭出了改革大招

光有政策,没有落实,自然是一个没有结果的状态。

虽然很多人觉得在儿童票标准的选择上,年龄比身高更加合理,但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在提供年龄证明这个环节会比较麻烦,尤其是坐公交,假如每个儿童都要出示身份证明,那工作效率该有多低呢?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认为,身高和年龄都有其优势,要是按身高,那就得根据中国儿童的平均身高变化来调整身高标准,要是按年龄,就需要在身份证明这一块儿下功夫,可以参考老年证的经验。

关于一个政策的探索之路是漫长而艰辛的,河南16家景区的举措无疑是在这个问题上给全国做了个示范,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需要很大勇气,还有人文情怀。

儿童票收费标准纠结了十几年,河南16家景区祭出了改革大招

(图片来自网络)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