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拍賣

新加坡大型藝術品拍賣會,是世界藝術品交易領域的主區之一,新加坡本地著重強調藏品文化的傳承與品賞。新加坡拍賣將展現藏品的歷史價值和收藏價值,以及收藏的趨勢發展的狀態。

新加坡各類拍賣公司共11家,其中藝術品拍賣從業公司一共6家,本土4家,中國經營新加坡投資運營2家。統計拍品約為6000件/年,3000/季,本土買家統計約為16000人左右,吸引外地買家約為2000人左右。以每季拍賣會只出動3000人並且只有一半的人出手競拍成功計算,每件成功概率約為50%。自2011年起就持續上揚,市場呈現空前發展狀態,各項記錄穩步上升。

新加坡拍賣

  1. “安全感”在當下的中國是個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沒錢人因為缺錢沒安全感,有錢人因為有錢沒安全感。近來大舉湧進拍賣市場的企業家們或許就是那批尋求安全感的有錢人代表,安全感永遠都是他們最缺乏的,不論是移民潮,還是投資藝術品潮流,其實都是追逐安全感之下的產物。
  2. 全球七成以上擁有億萬資產的高淨值人群都熱衷於收藏,國內頂級富豪們也都是藝術收藏的狂熱愛好者。金錢結出的果實,總是格外引人矚目,尤其是金錢和藝術結合之時。金融危機之後,大批的企業家進入收藏領域,溫州財團、民企老闆、金融大鱷、房地產商人,一再地成為各種拍賣會的“高端玩家”。短短几年之間,就製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拍賣神話。
  3. 有需求就有市場,億元書畫時代,富豪和企業家們對於藝術品的需求究竟又來自何處呢?
  4. 中國開放30多年間迅速暴富的億元富豪、十億富豪,乃至百億千億富豪數量在急速增長,對於他們來說,財富增長的同時,更多和“原罪”相關的命題也在發 酵,更重要的是,企業家們儘管獲得了財富,但也有隨時都會失去的風險,許許多多不正當和看似正當的理由,都能讓他們的財富消失,重回起點。
新加坡拍賣

所謂物以稀為貴,錢幣收藏更是如此,況且一些錢幣本就歷史久遠,所以更易受到外界條件的影響和損壞。錢幣收藏因其材質不同,保管方式自然也不同。錢幣的收藏,應該按時代、類別分類保管,因為質地不同,對於溫度、溼度等要求也不一樣。可以用抽屜式的錢櫃分類入藏,也可以用不同的錢幣冊,或用板塊式的錢幣匣,分別入藏。入藏之前,應經過乾燥處理,切忌汗手接觸,錢幣櫃,匣、冊,應放置在乾燥無光的地方,以免潮溼生鏽。紙幣則還要防止油漬等的汙染,注意防黴、防蛀,到夏天,每年至少要見一次陽光。

新加坡拍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