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煮粽子用冷水還是熱水?注意這一步,出鍋香糯好吃還不散!

端午節了,大家的粽子做好了了嗎?粽子種類繁多,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廣東鹹肉粽、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流傳至今,每年到端午的時候,好多人都會在家裡包粽子,但是很多人也有疑惑,包粽子用冷水還是熱水?其實只要注意這一步,出鍋香糯好吃還不散,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煮粽子用冷水還是熱水?注意這一步,出鍋香糯好吃還不散!

為什麼自己煮的粽子一點也不好吃?是因為我們搞錯了一個很重要的點,那就是粽子,不是開水下鍋的,如果你要是開水下鍋煮粽子,粽子煮出來就會溼膩膩的,外面那一層就會變成粥一樣黏糊糊的東西。而且別看外面都煮成粥了,裡面的餡兒和米還是硬邦邦的,很是難吃。

所以這時候就要注意到了,煮粽子一定要冷水下鍋,在鍋裡的水慢慢升溫的過程中,粽子葉才會慢慢的把它的香味滲透到糯米當中,這樣煮出來的粽子才都會是粽子葉的那種清香味兒。

端午節煮粽子用冷水還是熱水?注意這一步,出鍋香糯好吃還不散!

不過在包粽子的時候可以先將粽葉煮一下,冷水燒開放入粽葉再次煮開就可以開始包了,包粽子時米不要放太多,否則煮的時候米粒會膨脹,把粽葉撐破了。這樣可以使得在包粽子的時候不會鬆散,很多人就沒有這樣子做,因此要注意了。

在煮粽子的時候,一定要一次性加入足夠多的冷水,這是因為粽子在煮制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分,如果有一部分的粽子在煮制的時候露出了水面,這樣的粽子就不會完全熟透,口感非常的不好!

端午節煮粽子用冷水還是熱水?注意這一步,出鍋香糯好吃還不散!

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後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一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煮粽子的時候上面壓一個重物,避免水沸騰時粽子翻滾過度容易散開。煮好以後趁熱取出。吃時打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鹹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端午節煮粽子用冷水還是熱水?注意這一步,出鍋香糯好吃還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