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長假乘火車,以下幾種“乘客”需提防

今天是端午小長假的第一天,昨天下午開始鐵路客量已經明顯增高,根據和鐵警朋友瞭解的情況與經驗給各位旅客提個醒:乘車途中,下面說到的幾種“乘客”需提防,以避免自己的財產物品遭到損失……

端午小長假乘火車,以下幾種“乘客”需提防

圖1

一是趁上下車人多時參與擁擠卻不急於上下車的人。

這種乘客他們一般不帶行李,手中往往拿著雜誌(報紙)或礦泉水等,這些物品是他們作掩護的道具,通常一手搭架子,一手從旅客身上偷走財物。

二是深夜持短途票上車的人,

他們行李一般也非常簡單,完全不像出行的旅客,往往趁旅客睏倦打盹、熟睡或注意力分散、疏忽時,偷走財物立即下車。

端午小長假乘火車,以下幾種“乘客”需提防

圖2

三是在車廂內亂躥的人。

他們上車後來往於車廂中找座卻並不急於坐下,旅客露在衣外、掛在腰間或脖子上的手機、放在茶几或床鋪上的小包等均成為他們的目標。

四是眼神總盯著別人的衣兜、皮包、揹包、衣冒鉤上的衣兜的人。

他們尋找行竊目標時,兩眼總是注視,選準目標後,則環顧四周,若無他人注意便迅速下手,此時因精神比較緊張,往往有兩眼發直、發呆、臉色時紅時白等現象。

端午小長假乘火車,以下幾種“乘客”需提防

圖3

最後鐵警朋友給大家分享了一個防偷的秘密訣竅:扒手作案一般都在兩人以上,為了方便聯絡,常常使用特殊的語言:把上衣稱“天窗”,下衣兜稱“平臺”,褲兜稱“地道”,把婦女的褲兜稱“二皮”等等~~~如果聽到身邊“乘客”間對話中出現這些詞語就應提高警惕。還有一點, 絕大部分扒手在作案前往往要採取各種方式方法分散乘客的注意力,利用各種機會與乘客搭訕,逐步讓旅客陷入扒手事先設計好的圈套當中,然後再伺機作案。

端午小長假乘火車,以下幾種“乘客”需提防

圖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