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貌似普通的頂級川菜令友邦元首淚流滿面

上世紀70年代友邦某國發生政變,元首被迫流亡中國,其心情自然不佳,後安排到成都散心,下榻於西郊金牛壩某著名賓館。元首叮囑菜一定要清淡,不要味重麻辣,不可大魚大肉,不要鋪張浪費!廚師根據上級要求做了三道小菜,一葷一素一湯,葷菜是雞豆花,素菜是泡菜萵筍,湯是開水白菜,真的是簡樸到普通平民水準,元首青年時在西方美食王國法國就學,對於各國美食見多識廣,卻被這三道小菜吃得淚流滿面,感受到中國的大國風範,讚歎中華美食文化的深不可測。那麼這三道小菜到底有什麼玄妙?

一葷 雞豆花

在四川道佛宮觀,廚房講究素菜葷做,看著吃著是雞是魚是肉其實並無半點葷腥,出家人絕不偷腥!而在四川公館菜講究葷菜素做,“吃雞不見雞”、“吃肉不見肉”,有錢人絕不顯擺,而雞豆花就是葷菜素做的典範。雞豆花是用雞脯肉茸、熟火腿和雞清湯製成。成菜形似豆花,質地滑嫩,湯清肉白,鮮美異常。

三道貌似普通的頂級川菜令友邦元首淚流滿面

雞豆花

雞豆花做法

將母雞胸脯肉用刀背捶成茸,理去筋後裝入碗內,加冷清湯澥散,再加雞蛋清、水豆粉、鹽、味精、胡椒粉等和勻。鍋洗極淨後,放清湯燒沸,將雞茸漿倒入攪勻,轉小火煨,待漸漸凝聚成豆花狀時,將氽熟的菜心置於湯碗中,再將雞豆花舀在菜心上,最後將清湯輕輕注入,撒上熟火腿末即成。要制好雞豆花,必須選用老白皮雞的胸脯肉,捶茸要精細,用湯、蛋清、水豆粉和精鹽比例要恰當,衝豆花時要掌握好火候。

一素 萵筍泡菜

四川泡菜又叫泡酸菜,味道鹹酸,口感脆生,色澤鮮亮,香味撲鼻,開胃提神,醒酒去膩,老少適宜,一年四季都可以製作,是四川人居家過日子常備的的一種佐餐小菜。四川泡菜製作對環境和器具十分講究,需要用當地燒製的帶沿陶罐,此口沿加少許水起到隔絕空氣的作用,為乳酸菌在壇內生長繁殖提供合適的條件。乳酸菌不但使泡菜變得美味,而且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這次給元首提供的是萵筍洗澡泡菜,所謂洗澡泡菜就是頭天晚上泡進罈子,第二天就吃的泡菜,其口感更好,也沒有老泡菜那麼鹹。

三道貌似普通的頂級川菜令友邦元首淚流滿面

萵筍泡菜

泡萵筍做法

萵筍洗淨切長條,在通風處陽光下晾乾,使其部分脫水,再放進泡菜罈子內,泡菜罈子需要有老水,也就是要有活的乳酸菌,而這種老水往往是上一代人傳下來的,而且需要不斷養護才能達到最佳狀態。也就是說泡菜簡單養水難,各家有各家的秘訣。

一湯 開水白菜

開水白菜乃原系川菜名廚黃敬臨在清宮御膳房時創制,後川菜大師羅國榮將其帶到釣魚臺國賓館,成為京城達官顯貴高檔筵席上的看家菜。開水白菜要求湯清如水味道濃,關鍵在於吊湯。成菜看上去就像一碗清水泡著幾棵白菜心,一丁點油花也看不見,但吃在嘴裡,卻清香爽口。在品嚐各式大菜之後一款清淡的開水白菜入席,實在是恰到好處,陪伴著無數大事在飯桌上談成,開水白菜始終默默無語。

三道貌似普通的頂級川菜令友邦元首淚流滿面

開水白菜

開水白菜做法

1.以老母雞、鴨子、排骨、棒子骨、豬瘦肉各若干,加適量的蔥、姜、紹酒、川鹽等為原料,加水煮制。煮時不停撈去泡沫,再加入茭白絲,以茭白絲吸取油脂與微粒,不停撈起舊茭白絲再更換新茭白絲,當湯色清亮而鮮香時即製成“開水”。

2.將黃秧白菜心修整齊,放在85-90度水中焯,注意保持原色,立即置入冷開水中漂涼,再撈出重複直到斷生,理順放在湯碗內,加紹酒、胡椒粉、川鹽少許,旺火蒸一分鐘,取出箅幹水,最後加入先前做好的“開水”即成。

友邦元首心裡知道這幾道簡單的菜不知要耗費多少精力,對一個落難外國人這麼費心,中國人真的是太好了,不禁感動得淚流滿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