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城為何時隔百年才再現龍舟大賽?

今天上午,在明月湖上,揚州市首屆龍舟大賽推動了端午節的節日氛圍。16支來自揚州市各個行業的業餘龍舟隊在明月湖上展開競逐。最終,儀徵技師學院一隊獲得了冠軍。值得一提的是,儀徵技師學院的龍舟隊將於今年9月1日至9月4日在儀徵參加省運會群眾體育比賽項目的龍舟比賽。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清代揚州的龍舟賽事以瘦西湖、古運河市區段、儀徵十二圩和瓜洲—金山四大龍舟賽事最為熱鬧。1906年,揚州舉行的一場龍舟奪標比賽,發生龍舟失衡傾覆事件,官府明令禁止端午時節舉辦龍舟賽事,以至百餘年來,揚州城區再沒舉辦過大規模龍舟賽。

揚州城為何時隔百年才再現龍舟大賽?

揚州城為何時隔百年才再現龍舟大賽?

揚州城為何時隔百年才再現龍舟大賽?

揚州城為何時隔百年才再現龍舟大賽?

現場,比賽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船上的運動員在拼命地滑動手中的船槳,岸上的觀眾不住的吶喊。為夏日的明月湖增添了一抹運動的色彩。

揚州城為何時隔百年才再現龍舟大賽?

揚州城為何時隔百年才再現龍舟大賽?

賽龍舟在清代揚州是件體育盛事,這在歷史上有過記載。

清代名士王仲儒,在他所著的《西齋集》中撰寫了一組揚州“端午竹枝詞”,其中一首:“揚州也有曲江頭,皓齒朱唇日日遊。東舍西家忙不了,菖蒲香裡看龍舟。”

清代戲曲作家李鬥也在《揚州畫舫錄》中記述了乾隆年間揚州龍船競賽的盛況:龍舟長約十多丈,分為龍頭、龍腹、龍尾三部分。船上枋柱,掛著彩幡,懸著鄉旗。

表演的主要成員,有手執長鉤被稱為“跕頭”的篙師,和掌握船舵的“孥尾”;擅長水戲的小兒,在船艄上演出各種技藝,謂之“掉艄”,其間還有小船載乳鴨,往來畫舫間,遊人好事者,買後拋入水中,船上人執戈競鬥,謂之“搶標”;還有以瓶或豬脬置錢、果拋擲的。

據記載,這一競賽時間從四月三十日試演起,至五月十八日止。

揚州城為何時隔百年才再現龍舟大賽?

揚州城為何時隔百年才再現龍舟大賽?

一場慘案

揚州揮別龍舟賽已百年

清代末年,揚州城裡南門鈔關運河上的龍舟競渡,規模最為盛大。當時的富商大戶把寫有“賞錢××兩”的賞票放在掏空的鴨蛋殼裡,扔到運河中,讓划龍舟的水手下水“搶標”。鴨蛋殼在水面上隨波逐流,沉浮不定,“搶標”的水手不準用手,一定要用嘴將鴨蛋殼咬住,才算“得標”。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當附近各地的龍舟聚攏到城南鈔關河邊(現古運河)準備“搶標”時,眾多觀眾擠上了停泊在河邊的“錁船”。那是官府運送納稅“錁銀”的專用船,常有揚州府和鹽運使衙門的官員搭乘,船體較大,有上下兩層樓艙。大批觀眾湧到船上,全都擠到臨河心的一側觀看“搶標”,導致船體失衡傾覆,落水傷亡者達二百餘人。

這場慘案同樣有詩為證。倪澄瀛《再續揚州竹枝詞劫餘稿》中有詩詠曰:“鈔關城外錁船回,正是龍舟打槳來。觀眾登船齊左顧,不防側重遽遭災。”這一年是丙午年,揚州人又把這次事件稱作“丙午龍舟案”。

此案發生後,官府明令禁止端午時節舉辦龍舟賽事。此令竟成定則,以至於近百年來揚州城裡再未有過盛大的端午龍舟競渡。

揚州城為何時隔百年才再現龍舟大賽?

揚州城為何時隔百年才再現龍舟大賽?

揚州城為何時隔百年才再現龍舟大賽?

揚州城為何時隔百年才再現龍舟大賽?

揚州城為何時隔百年才再現龍舟大賽?

揚州城為何時隔百年才再現龍舟大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