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31和米格-25兩款戰鬥機有何區別?

用戶5780196713

米格-25是上世紀60年代前蘇聯設計的一款專門用來高空高速攔截的截擊機。主要的作戰對象是美國的“SR-71”黑鳥偵察機,由於黑鳥可以達到2.5馬赫的速度,米格-25為了攔截它設計的最高速度可以達到3馬赫,米格-25也是首架最大速度可以超過3馬赫的戰機。不過米格-25並不是用來空中格鬥的,最大馬赫下機動性能較差,只能用於截擊。不過即便如此還是讓整個西方大為震驚。不明緣由的西方認為米格-25一定用了什麼超乎西方想象的“黑科技”,否則不可能會達到如此高的速度。

直到1976年別連科開著米格-25叛逃日本,整個西方才如夢初醒,這就是一架用不鏽鋼做的戰機。由於蘇聯當時的技術無法使用鈦合金製造飛機,所以突發奇想的設計師想到了不鏽鋼材料。然而成本低廉的米格-25還是比價格超級昂貴的美國“黑鳥”要划算的多,性價比整整甩了美國人幾條街。要知道米格-25整整生產了1200架,而SR-71黑鳥僅僅才生產了32架。

米格-31是在米格-25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氣動外形比較接近,大量使用合金鋼和鈦合金,但是採用雙座串聯座艙佈局,作戰半徑大、速度快、火力猛。在機載發動機和雷達火控系統等方面米格-31都比米格-25先進的多,所以後座駕駛員專司雷達和火控系統,米格-31的雷達搜索半徑可達200公里,預警距離可達120公里。這對於遼闊的俄羅斯領空來說十分重要,多機以間隔200公里的距離巡邏,可以在不依賴地面雷達情況下,使用機載雷達瞬間覆蓋幾百甚至上千公里的領空,自行對空中目標進行搜索、預警。


紫龍防務觀察

雖然米格31是蘇聯在米格25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款全天候截擊機!但是除了相似的外形這2款戰鬥機有著本質的區別!



米格25是蘇聯為了應對美國xb70轟炸機和sr71黑鳥高空偵查機而研發的一款戰鬥機,由於美國新型轟炸機和偵察機要求雙三指標,也就是30000米高空和3馬赫速度,米格25想要擊落這2種飛機自己也要達到這個指標,可是由於前蘇聯材料工藝遠落後於美國,沒有辦法機體材料問題!這時蘇聯的科學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採用不鏽鋼作為米格25的機身材料,不鏽鋼具備良好的抗高溫性,使得米格25可以承受高空高速帶來的高溫,但相對於航空鋁材不鏽鋼有一個致命缺點,就是密度大,導致米格25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近40噸,笨重的機身使得米格25機動性極差,幾乎沒有格鬥能力,這種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法不好用確很使用!米格25出現以後由於其變態的技術指標一度引起西方國家恐慌,認為蘇聯航空工業已經遠超西方,這種情況一直到1976年別連科駕駛米格25叛逃日本才消散!




1976年蘇聯決定在米格25的基礎上研製一種更先進的全天候截擊機,這就是米格31!相對於米格25米格31更加先進,雖然外形相似但米格31比米格25大了很多!米格31採用了推力更大的D30-6發動機其最大推力91.6kn加力推力151.9kn雖然發動機更強了,米格31卻比米格25要慢,因為米格31更大更重最大起飛重量達到46噸!雷達上米格31採用了非常先進的無源相控陣雷達其最大逃避距離200公里可以同時跟蹤10個目標並公里其中4個!4架米格31相距200公里編隊相當於一架預警機!米格31有8個武器掛架,其能掛載蘇聯研發的r37遠程空對空導彈,最大速度超過6馬赫航程300公里,這樣的射程使得米格31稱為對方預警機的噩夢!總得來說米格31雖然脫胎於米格25,當已經不是同一種飛機了。
喜歡的點個關注!


鬥天軍事

米格-31截擊機在設計之初沿用了米格-25的機體佈局,這也是兩款戰鬥機外形看起來相似的根本原因。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米格-31是一款全新設計的截擊機,它擁有更長的機身以容納雙座——前座是飛行員、後座是雷達系統操作員,而米格-25多數是單座,只有教練型(如米格-25RU偵察/教練型)是雙座;米格-31具有較高的機體強度,低空性能不俗,在結構上輕質合金和鈦合金的用量增加而鎳基不鏽鋼的用量降低,不像米格-25那樣70%以上的結構材料都是鎳基不鏽鋼打造;動力方面米格-31選擇的是D-30F渦扇發動機——蘇聯第一款採用渦扇發動機的戰術飛機,效率更高且推力大增,而米格-25採用的是R-15渦噴發動機;米格-31採用了先進的被動相控陣雷達和數據鏈,該機也是世界上第一款裝備被動相控陣雷達(RP-31)的戰鬥機,可探測200公里外的空中目標,強大的雷達配合射程超過120千米的R-33遠程空對空導彈使用使得該機的遠程攔截能力大增——與其相對應的是可發射AIM-54“不死鳥”遠程空對空導彈的F-14,而米格-25的旋風-A雷達功能單一、體積巨大,技術水平上較為落後。

兩者在外觀上雖然類似,但也有一些差別:

利比亞空軍米格-25RB

米格-31BM前視圖

米格-25的主起落架採用的是較大的單輪,而米格-31的主起落架採用的是兩個交錯排列的輪胎;

米格-25RU,注意機頭細節

米格-25的雙座型號非常容易和米格-31區別開來,兩個座艙是獨立的單元,前座艙在機頭雷達的位置,米格-31卻不是這樣。


攔阻著艦

米格31是在米格25基礎上的升級改進。

飛機研製時,這種對原設計進行較大改動的,一般是賦予一個新的型號。比如F-106之於F-102,F-20之於F-5,也有個別沿用原來型號,只添加一個新的型別。如F/A-18E/F對於F/A-18。前者氾濫的就是蘇-27系列了。

米格-31的主要改進是更換渦扇發動機和航電。把運輸機用的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降低涵道比,供戰鬥機使用。此舉降低了巡航油耗,增加了航程,同時降低了最大速度。安裝相控陣雷達,具備多目標能力,增加下視能力以攔截巡航導彈。具備飛機之間數據鏈通訊能力,實現協同作戰。提高鈦合金用量,降低結構重量。採用雙人座艙適應航電系統的改進。修改氣動外形,改善低空低速飛行性能。

米格31性能比米格25有很大改善,放棄了華而不實的過熱障能力,改進的電子設備大大提高了對低空突防目標的探測和攔截能力。但是龐大過重的身軀還是一個鋼鐵俠。徹底改不鏽鋼為鈦合金也不現實。隨著隱身技術的發展,已經逐漸失去作用,形象重於實質。這種用途單一的專用截擊機型估計是白堊紀殘留的最後一隻恐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