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价格涨而行业内分化大的关键指标

水泥价格淡季平稳,小幅攀升

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近期钢材、水泥等工业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其中水泥价格一个月平均上涨8%。监测的52.5强度散装水泥、42.5强度袋装和散装水泥、32.5强度袋装复合硅酸盐水泥价格平均上涨8.47%;全省平均吨价52.5强度普通硅酸盐水泥袋装575元、散装539元,42.5强度普通硅酸盐水泥袋装531元、散装510元,环比分别上涨2.6%、3.8%、4.1%、5.6%,同比分别上涨18%、26.4%、23.3%、32.6%。

注意了,价格涨而行业内分化大的关键指标

6月上旬,国内水泥市场正式进入淡季,受高考和降雨影响,下游需求明显减弱,企业发货环比下降10%-20%,受此影响,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出现回落。受高考影响,京津两市工程停工,水泥需求环比减少20%左右,因各企业无论是水泥还是熟料库存均在低位,所以价格不易出现松动。上海地区水泥价格下调20元/吨,受环保检查和高考影响,下游需求环比前期减少20%左右,外来低价水泥价格小幅下调,本地企业发货减少,为稳定客户,海螺适当修正价差为主。

注意了,价格涨而行业内分化大的关键指标

整体来看,尽管各地水泥价格均处于高位,但进入淡季后,价格回落的幅度和范围较小,主要得益于各地企业提前制定淡季限产计划,以及相对稳定的需求支撑,预计后期随着库存不断增加,多地价格回落才会出现

水泥价格趋势分析

从2018年以来的高频数据来看:

首先,需求端保持较强的韧性,尤其是西南、华南需求表现较好,华东地区需求也较平稳,地产低库存态势使得地产端需求波动减弱;

其次,在高水泥价格、高ROE的情况下,行业供给仍保持边际收缩态势,错峰生产、环保停产和协同停产,预计2018年前三季度行业供给收缩比2017年同期更大;

注意了,价格涨而行业内分化大的关键指标

最后,由于需求平稳+供给收缩,行业动态供需关系的库容比数据一直在绝对值较低水平,水泥价格保持高位震荡。综合供需关系和库容比数据,3季度大概率淡季不淡(需求平稳+供给收缩+库容比低位),南方地区水泥公司全年盈利有望继续超预期。

地区发展导致水泥销售差异大

从中期(3年)和长期(6年)数据来看,导致南北地区2017-2018年和2011、2014年盈利差异的主要直接原因是“量”的分化。从中长期来看,人口流动决定了区域需求变化,华南和华东是人口净流入主要地区,这是其水泥需求(GDP也是如此)表现较好的最根本原因,东北是人口净流出主要地区,其水泥需求(GDP也是如此)表现最差;预计这一趋势未来仍将持续。

注意了,价格涨而行业内分化大的关键指标

可以看到和上市公司相对应的情况,华北、东北地区需求下滑明显;西南地区需求增长最好,华南也有一定的增长。水泥行业主要体现为北方十五省错峰生产,导致行业整体供给收缩,由于供给收缩主要是北方地区做的贡献(当然导致北方十五省错峰生产也是区域自救,主要原因源自2010年以来北方地区新增产能投放过多,带来产能严重过剩),使得南北方之间利润重新分配,南方地区“量”损失较小,从而“盈利”更加受益,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轮周期里海螺、华润的弹性最大。所以,如果投资者选择水泥股,一定要注意这一个重要的差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