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有风险么?外国人真的很少输液么?

登西麦瑞

根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为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也表明,大约1/3的病人不是因病而死,而是不合理用药。中国每年有8万人死于滥用抗生素,中国已经成为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输液有什么风险

虽然输液可以快速起效,但是相对于口服药物,输液是直接和血液接触的,因此输液会带来比口服药物更大的风险。



与口服药物相比,输液的准备过程更加复杂,也容易出错。医生不仅要从药房拿出正确的药品,还要对药物进行配制。如果输液的药物存在质量问题或者配药出错,那么输液给病人带来的伤害要远远大于口服药物。除了药物本身的问题,即便不出差错,输液的时候药物所带来的刺激也会引发静脉炎。尽管现在输液方式不断的优化,但一些并发症仍不能有效避免。

国外很少输液吗





如何安全输液

听从医生的建议,咨询医生输液的必要性以及是否有口服药物可以替代。不要主动要求输液,但是也不能一昧的拒绝。必须在正规的医疗机构,有专业医护人员的监控下输液,这样一旦出现突发问题可以及时得到处理。还有就是不要随意调整输液速度,我曾经输液的时候觉得输液太慢了,结果自己调快之后手背鼓起来了,最后自己又被多扎了一针。


偶滴教授
段医生讲科普☞带你一起涨知识!

输液有风险,使用需谨慎!

其次,静脉输液属于有创操作,药物直接入血,不合理的输液将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的增加。


静脉输液常见的风险包括:

一、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

二、穿刺部位的刺激

穿刺的皮肤周围会因为液体外渗引起局部水肿、刺激红肿、渗血导致皮下淤青等。

三、栓塞风险

输液操作不当可使空气入血,5ml以下虽对身体影响不大,但对病患心理影响较大;5ml以上就要严密观察,以防引起空气栓塞危及生命;此外,也可能因为小血管的损伤诱发微小栓塞。

四、水、电解质、酸碱紊乱

药物输液大都需要借助葡萄糖、氯化钠等溶液,大量输液可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


五、过度输液使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肝、肾的负担。

过快、过量的输液容易在短时间内使血容量增加,尤其是有心脏病基础的老年人,可诱发或加重心脏疾病。同时也加重肝肾的负担。

六、液体直接入血,增加了被感染疾病的风险

常见的血液传播疾病,例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再者,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无菌原则,也可能导致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的感染。

总之,输液虽然作为一种有效的给药手段,但是风险较高,因此要合理选择使用。段医生的观点是:能不用药就不用;能口服就不要肌注;能肌注就不要输液;应该输液时当机立断不要犹豫!


为此,多省卫健卫公布了一份“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名单,这份名单中大都是咱们常见遇到的一些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过敏性鼻炎等。



既然是一种有效的给药手段,发达国家肯定也会输液,但因为国外对于输液的管控和把握更为严格,所以他们的输液情况明显少!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