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歲劉若英的一封信,一語道破選擇的真諦

44歲劉若英的一封信,一語道破選擇的真諦

27年前,劉若英花了79美金買了一張機票,從洛杉磯飛到舊金山。

那是她的21歲生日,第一次可以合法買酒的年紀,她給自己買了生平第一瓶威士忌,痛苦宿醉了三天。

4年前,劉若英給未來的自己寫了一封信,談了她過去的這種任性的叛逆,也談了很多關於人生的選擇。

字字真誠,卻句句戳心。

《見字如面2》裡,一襲白衣的姚晨輕描淡寫地念著,我邊聽邊想:這不就是我想要,卻始終不敢去做的選擇嗎?

年少時的選擇,只需要燃燒熱情;現在,什麼選擇都是意志力的磨練。

但始終,選擇不難,勇於面對才難。

44歲劉若英的一封信,一語道破選擇的真諦

你想不到,讓人看著特別溫柔舒服的奶茶,“自我”兩個字卻寫進了骨子裡。對選擇的孤勇,貫穿了她人生的始終。

01. 如果初心是純粹的,什麼選擇都對

奶茶從小父母離異,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難得的是,9歲就開始學鋼琴的她,認定了音樂,就一直選擇按自己的意願生活。

她先是選擇背離了她的家庭。

出生于軍官之家的她,全家人都希望她做一個普通的大家閨秀,她偏不。

18歲,她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去美國學音樂。束縛繁多的家庭沒給她更多的幫助,畢業後她只能在香港給羅大佑當助理。

每月相當於1萬臺幣(2000多塊錢人民幣)的工資,一個簡陋的旅館房間,還有每天凌晨兩三點才結束的工作。這個選擇她樂在其中。

那是因為,她每天都可以聽到羅大佑、林夕和黃耀明的聊天,對她來說就像翻開一本音樂教科書。

44歲劉若英的一封信,一語道破選擇的真諦

再後來,她選擇了為毫無希望的愛情堅守。

自從21歲,她遇到了音樂人陳昇,劉若英的情緒和命運都被改寫。

奶茶至今清晰記得,遇見陳昇那天她去游泳,穿了一件漂亮的橘紅色游泳衣。以致今天,朋友仍會和奶茶開玩笑,說當時陳昇分明是看中了那件美麗的泳衣。

給陳昇當了三年助理,一段沒有結果的師徒情緣,死守15年。奶茶從此變成了一個愛哭鬼。

1999年的最後一天晚上,奶茶要連續跑五個場子唱歌,其中一場就是陳昇的跨年演唱會。她終於在合唱前5分鐘趕到,氣喘吁吁。

對於這份辛苦,陳昇卻突然手一舉,臉一黑,對著全場的觀眾說:“我不認為一個歌手在唱歌的前5分鐘才到,能把一首歌唱好。”然後,話筒一扔,只留下劉若英一個在臺上哭得稀里嘩啦,也不知道後來是怎麼下的臺。

嚴苛的他,作為好老師是沒毛病的。但是有妻兒的他,卻成全不了她的愛情。

那時候才20多歲的她,甘於用青春去“為愛痴狂”,在世俗的眼光裡那是幼稚,但在忠於自我的人眼裡,那不過是一種對初心的純粹。

44歲劉若英的一封信,一語道破選擇的真諦

02. 所謂堅韌,是每個選擇我都心甘

陳昇沒有給過奶茶希望,她也很清楚,任何等待都必須有一個截止日期。

但是她依然沒有改變自己對愛情的選擇標準。為了心目中“很舒服的愛情”,奶茶一直苦守到41歲。

和比她小10歲的老公鍾小江結婚,劉若英可以說是從緊張而執著的文藝青年,蛻變成為了鬆弛而真實的普通女人。

“關懷備至”四個字可能顯得有點矯情,更好的形容是,他們兩個開始了一段瑣碎、真實又溫暖的相處。

為了治好奶茶的手腳冰冷,鍾小江給她做了千層布鞋;奶茶懷孕期間,他毅然拋下業務繁重的工作,長期在臺北陪伴左右。

在41歲這個年紀,遇見一個踏實穩重又能互相尊重的人,應該就是這個年齡所定義的“舒服”。

44歲劉若英的一封信,一語道破選擇的真諦

從此,劉若英這個名字前面有了姓氏。她相夫教子,居家養生。

你以為她終於屈從了世俗,實質上並不是。

劉若英在自傳《我敢在你懷裡孤獨》裡面寫到:

哪些事不像劉若英會去做的事呢?也許包括了:找個人結婚,然後還生了個孩子……之類比較“順理成章”、“平凡”的事情吧?

這件對大部分人來說(也許)算是稀鬆平常的事,卻有可能是我生命中將面臨的最大挑戰。因為結婚、生子,對我來說是“最最不平凡,也最最具有挑戰的事情”。

原來,劉若英前半生一直喜歡獨居、獨處。

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奶茶不願意住在姑姑家,為了自由和獨處,她寧願自己出去找了一個小套房;

出去旅行,她不喜歡成群結伴,經常一個人獨行。

她瘦弱的身軀裡藏著對生活巨大的掌控欲,獨處就是她掌控生活的一種方式。

然而,結婚,生子,坐月子,帶孩子……這些都和獨處反其道而行。所以,她不是屈從年齡,屈從世俗,她只是在選擇挑戰一個新的自己。

為了更加適應三口之家的生活, 奶茶這兩年推了大部分的工作,只挑自己喜歡的來做。

比如,2016年,以帥呆了的姿勢辦了“Renext 我敢”世界巡迴演唱會。

44歲劉若英的一封信,一語道破選擇的真諦

比如,深入鄉間,素衣淡妝,為烏鎮代言,淳樸得就像20出頭的少女。

44歲劉若英的一封信,一語道破選擇的真諦

44歲劉若英的一封信,一語道破選擇的真諦

再比如,拍電影,做導演,做前半生從來沒嘗試過的事情。

44歲劉若英的一封信,一語道破選擇的真諦

半生出走的奶茶,兜兜轉轉走過多段情傷,終於在接近50歲的時候,徹底放飛自己,勾勒了一個更放鬆、更自在、更果敢的下半生。

03. Just Don't Quit,對大多數人都太難

最近,一件街頭的衣服深深打動了我,不是因為它特別好看,而是那印在胸口的大字寫著:Just Don't Quit!

Just Don't Quit!(不要辭職),刪掉幾個字母,就是Just Do it!(就去做吧!)。試問,多少人每天都陷在這幾個單詞裡面徘徊了千百回?

這個世界有數不勝數的人,總是想堅守自己想要的生活,又不敢放棄眼前的安穩。很簡單,因為理性人都知道,任何選擇都有機會成本。

行為經濟學裡面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原理,叫做“厭惡損失”,也就是說大家通常寧願不要高額的回報,也不能損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換句人話就是,代價太大的事情,都下不了那個決心。

但是,劉若英做到了。

對於每一個選擇,她都甘之如飴,無論是從零開始的事業,看不到結果的苦戀,還是徹底改變自己的婚姻。

這些年,跟她有過一段情緣的男主角,無論是陳昇、黃磊還是黃國富,都鮮見埋怨、控訴和不滿。奶茶口裡的這些人,都是豐富了她生命的恩師、摯友和情人。

一個女人真正的強大,不但體現在選擇時的幹練決絕,更看她守著選擇那種態度,是絕望後悔,還是淡定從容。

只有敢選也敢當的人,才真正有能力去掌控自己的人生。

04.努力把選擇變成對的

最近,一個偶然的機會和紅杉資本的投資人朋友聊天,我問他,到底怎樣才能選中值得投資的公司?

他笑,看硬幣兩面,百分比是50%,另外50%來自於投資之後的管理。

他一句話說穿了選擇的真諦——其實,選什麼都是對的,關鍵是你選了之後努力讓它變成對的。

其實很多人之所以對選擇搖擺不定,或者總覺得怎麼選都是錯的,無非就是因為自己根本不知道什麼才是對的。

其實在做選擇這件事上,劉若英也不是天生的能手。

張艾嘉看上了奶茶,給了一部電影腳本,但是張艾嘉要求奶茶裸體出鏡。這是24歲的劉若英第一個有機會躥紅的電影腳本,她很猶豫。

脫,淹沒了自己的底線;不脫,可能一輩子做普通人。

她猶豫了很久,在陳昇的支持下,她終究選擇收拾包袱走人。幸而,張艾嘉卻因此被他們兩師徒折服了。

在“一脫即紅”和坐冷板凳之間,我相信不少人都會選擇劍走偏鋒。事實上,演藝圈不乏這樣的明星,走進大眾視野之後才一件一件衣服給穿回來。

但是,什麼是“對”,劉若英比一般人都要堅定。

44歲劉若英的一封信,一語道破選擇的真諦

正是因為心中有執念,所以每一場選擇的磨礪她都能處理得恰到好處。

再比如,生完孩子之後,她迅速選擇復出。定下巡迴演唱會和寫書的計劃,每天都幾乎要工作到三點。用奶茶自己的話說,這麼繁重的工作,是“錯誤地高估了自己”。

相信正常人都會在這時選擇推掉一些工作,要不降低出品質量,要不徹底不管孩子。

然而奶茶就是這樣一個執拗的人,答應的工作一定要做完,歌曲的錄音堅持做幾個混音版本,修改版本精確到秒。至於孩子,一有空她就小跑回家,買菜做飯帶娃,一樣都不落下。

做自己認為是對的選擇,直面選擇裡面的困難。這才是真正對生活的不妥協。

所以,人生的經營,還真的不僅僅靠聽從內心,英明果敢,然後一生就輝煌地走上巔峰。

有的人一味忠於自我,硬朗不羈,最終因為缺乏柔軟的身段折煞而歸;

而劉若英則足夠地聰明。她不但明白自己要什麼,還能在現實中不斷調適自我,把無堅不摧的決心,變成一種最珍貴的堅韌。

這也許就是她討喜每一個年齡段的觀眾最重要的原因:內心既藏著年輕人獨有的叛逆,人生答卷卻分明寫著一種成熟的超脫。

44歲的劉若英,寫給自己一封信。一襲白衣的姚晨,念得動情,語氣裡還甚至有一種小女孩的天真,又滲透了看透成敗的理智。

那何止是一封寫給自己生日的信, 那是劉若英寫給我們,對"選擇"二字最好的答案。

-END-

○曾任四大、網易、寶潔等知名企業管理層

○ 10+年名企CFO及投資高管經驗,掌管2億資產

○財稅投資領域行家,職場和管理領域達人

○成長類百萬閱讀文章作者

○寫接地氣的文字,專注職場、財商和個人成長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到我的公號“維小維生素”找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