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胎教智慧:求子三要

求子三要:

第一, 保身节欲,以培先天;

第二, 敦伦积德,以立福基;

第三, 胎幼善教,以免随流。

老祖宗的胎教智慧:求子三要

第一, “保身节欲,以培先天”。

夫妻身体的状况要调整好,受孕之后,孩子的整个基础就会比较好。我们看很多商人赚了很多钱,结果他放纵欲望,最后孩子素质都很不好,那就是他不懂要保身节欲,以培先天。

第二,“敦伦积德,以立福基”。

因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而且人与人、亲人之间都是缘分,这个家的德行愈好,愈能感得好子孙,叫“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假如非常吝啬,感来的就是奢侈的后代,因为吝啬,积财丧道,因为丧了道,感来的是败家子。孔子是至圣,他的后代两千五百多年都没有出败家子,这都是感应。所以真正要求好子孙,要靠德去求,要靠诚心去求。

其实第二点也告诉我们,人莫向外求,要向自己内心去求,有德自然感有德的子孙。你今天做老板,你真有德,你也会感有德行的下属。“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今天很多年轻人要走向婚姻,都想去找好的对象,其实坦白讲,真能找到好的对象吗?“龙交龙,凤交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他的眼光就到这里,他能选出好的?他只能选出跟他一般见识的人。所以最重要的是什么?提升自己的德行,眼光、福报跟着增长,那是从根本去求了。

第三,“胎幼善教,以免随流”。

从胎里就开始教,幼是什么?三岁、五岁以前。“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胎幼善教,以免随流。”这一点我自身有感触,我们家三个孩子,不会跟人家吵架,吵不起来。像对方假如讲话比较大声了,我姐姐就流眼泪了,对方看她流眼泪,也骂不下去了。我们就想到,母亲没有跟人家吵过架,只要对方讲话比较大声了,头就低下来,就骂不起来。所以母亲的行仪对自己孩子的影响很大。

所以我们看到这里,“胎幼善教”,最重要是母亲的影响,在胎中,秉承母亲的正气。周朝圣人最多,因为胎教做得好,三代女圣人,太姜、太任、太姒。太姜生了泰伯、仲雍、王季,都是圣人;太任生文王;最后太姒,是文王的太太,生武王、周公。他们几代人,代代都出圣贤,胎教重要。“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身。”

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两件事,第一,教育后代,“至要莫如教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不是没有子孙这么浅而已,是没有好的子孙。假如子孙不好,比没生还可怜、还苦,是吧?“好子好游玩,歹子不如无”,不好的孩子不如不生,那把家道整个都搞垮了。“无后为大”,是有好的后代子孙。

摘自《朱子治家格言讲记》,蔡礼旭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