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与地狱之间是一片人心的荒野:律师评电影《三块广告牌》

天堂与地狱之间是一片人心的荒野:律师评电影《三块广告牌》

《三块广告牌》它获奖无数,我感慨万千。

故事其实挺简单,美版的“江歌母亲”米尔德里特,半年前女儿遇害的荒野上,花掉所有积蓄,租三块巨幅广告牌,以此对半年仍未破案的警察表达愤怒。三块广告牌分别写着:

强奸致死

凶手至今逍遥法外

你在干什么,威洛比警长?

女儿追凶的路上,彪悍母亲与“不作为”

警方对峙因广告牌极具争议性,引发了一系列当事人的矛盾纠葛,折射出各自的人心善恶。

人生于世有三件事不可避免:苦难、邪恶和死亡,一辈子就是一个经受苦难,对抗邪恶,走向死亡的过程。邪恶不仅来自他人,更来自其

内心任何一个丰满完整的灵魂都具有两面性,既不至善至美也不十恶不赦,而是常常游走在善与恶之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片中追凶母亲就是一个褒贬不一的女人,她在与叛逆女儿争吵过程中气急败坏地

诅咒女儿被奸杀,当天女儿负气离家走在暗路果真遇害后来因对警局表达愤怒又向其导致迪克森警员被烧伤。然而,女儿遇害半年后,整个小镇恢复了往日平静,父亲也另觅新欢,弟弟也渴望走出阴影过正常生活,警察们也
失去重大凶杀案的关注所有人都在遗忘,唯有这个不太可爱的母亲依然记得,母爱之伟大是之于恶上的

警察迪克森是个典型的种族主义者,成天向黑人找茬,内心狂躁不安还有点吊儿郎当,他

找广告公司负责人威尔比麻烦,得知上司自杀后,还将善良的威尔比打成重伤,这样一个粗鲁急躁又玩世不恭的形象,实在令人讨厌至极,但他依然原谅了纵火的母亲,甚至在冲出火海时救出奸杀案卷宗,最后还选择跟母亲一同踏上追凶之路,警员之梦想是之于上的正

片中老好人威洛比警长对妻儿铁汉柔情,对下属亦兄亦父,即使癌症晚期,依然对追凶母亲耐心疏导,却遭致不近人情的拷问转过身去无处话凄凉,最后饮弹自杀,很多人在揣测他自杀的原因,是因为病痛?因为无法破案的自责

还是因为难以面对绝症给家庭带去的重创我想,再坚强的硬汉也有脆弱的时候,察不是神也有破不了的案,无能为力有时候就是一种错,唯有继之以死方能解脱,警长之责任是之于错上的

天堂与地狱之间是一片人心的荒野:律师评电影《三块广告牌》

甚至这部电影本身,亦有关于仇恨、种族等政治不正确的价值观,但不影响它成为一部优秀的作品亦正亦邪本是世间万物的一体两面,善好坏亦是共生共存的辩证统一。有时候我们不那么良善,抑或还不可避免

地产邪念,但让我们不走向自我毁灭,是需要坚守底线的,这个底线就是法律。但法律不是上帝,不可能惩罚一切有罪之人即便法律乃正义之鞭,也依然有鞭长莫及的无奈,法律的局限性在于法律之外,我们还需要爱与道德等价值观的补充和浸润,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都需要道德规范与法律规则的约束,否则人性的幽暗一定会不受控制地膨胀,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巨大灾难。

不论影片中的米尔德里特,还是现实中的江歌母亲,他们都在经受着痛失女儿的苦难,在为遇害女儿讨说法或是追凶路上,都曾遭遇过种种不怀好意的责难,也不免有些行为触碰到法律的红线,但他们毕竟是坚强的母亲,这个世界好人难寻但母爱无边,我们找不到一个至善

至美的人,却可以用规则与道德之手来塑造无害的人格,一手把持规则之剑用以抵挡内心暗潮汹涌的邪恶怪兽一手举起爱与宽恕的灯火照亮自我救赎漫漫长路

影片的高潮不在过程而在

结尾,警察迪克森和母亲米尔德里特一路相伴踏上寻凶之路,两人在经过那三块广告牌时,讨论是不是要通过私力救济的方式解决凶手:

迪克森说:杀了那个人?不是很确定,你呢?

母亲:我也不确定,我觉得我们可以在路上再决定。

最后到底是复仇之路,还是回归宁静之旅?留给观众无限悬念,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答案,若是邪恶战胜了良善

一定相信续集是一部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复仇公路片;倘若顺应内心正义的选择,相信即将开启的是一段迎着明媚阳光、听着乡村音乐的旅程然后迪克森回想起威洛比信中的劝告,戒掉狂躁回归平静;母亲也想起女儿遇害当天,假想用爱和拥抱替代愤怒和咒骂,
也许悲剧得以幸免。

正如《三块广告牌》里出现的《好人难寻》书中所说:天上的上帝从来不拯救地上的人类,但天启却总会在你每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出现,你是拒绝或者接受,将指引着你走向地狱或者天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