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寻亲路——《亲爱的》

漫漫寻亲路——《亲爱的》

很难想象《亲爱的》是出自香港导演陈可辛之手,因为这部电影无论是题材背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都是非常内地视角的。陈可辛历经了《武侠》和《中国合伙人》的磨炼之后,终于了无痕迹的融入了大陆的电影工业之中。

电影讲述的是寻亲的故事。父母离异,儿子田鹏跟着爸爸田文军。在妈妈鲁晓娟的一次探访后,由于双方的疏忽,田鹏被人贩子抱走了。田文军发现儿子真的不见之后,急忙赶往火车站寻找。苦苦寻觅未果,最初的焦灼化为了无尽的思念,日日夜夜,煎熬着内心。

漫漫寻亲路——《亲爱的》

田文军从此踏上了漫长的寻子之路。上网发帖,发视频,重金征集线索;接骗子的电话;为了一丝希望冒险带着现金赴约,这些变成了田文军的日常生活。然而一天天,一年年过去了,仍然没有儿子的消息。鲁晓娟的生活也陷入困境。她认为是自己一时疏忽导致了儿子被拐,愧疚与悔恨令她终日抑郁,和现任丈夫的生活亦难以为继。

漫漫寻亲路——《亲爱的》

内心苦闷的二人加入到了一个民间自发组织的寻亲团,团友们笃信着坚决不再生,一定要继续找下去的信念,互相鼓励打气。一得到拐卖团伙落网的消息,大家伙就一同前往找寻线索。

直到有一天,田文军收到了一个快递员发来的短信和照片。根据快递小哥提供的线索,他们来到安徽的一处村落。在寡妇李红琴的家里,终于找到了儿子田鹏。此时距离田鹏被拐已经过去了三年的时间,额头上的伤疤依旧,幼时的记忆却已不再。

漫漫寻亲路——《亲爱的》

已经改名叫吉刚的田鹏说着一口安徽方言,他不记得以前的生活,只认李红琴这个妈妈,他担心一个人在家的妹妹,还要让警察把田文军和鲁晓娟这两个坏人抓起来。看到这个结果,田文军心里憋着的那股劲彻底散了,在警局里痛苦失声。儿子被拐,找不到心里难受;找到了,更难受。

漫漫寻亲路——《亲爱的》

这是本片的第一段寻亲故事。由于田鹏是李红琴的丈夫拐来的,丈夫已经病逝,李红琴对事情并不完全知情。因此她没有承担拐卖儿童的法律责任。她因为在警局抢孩子打人,被判妨碍公务罪入狱半年。半年后,出狱的李红琴来到深圳,踏上了自己的寻亲路。

田鹏的妹妹吉芳,是李红琴的丈夫在深圳打工的工地上捡来的弃婴。由于无法证明孩子是被遗弃的,以及她的父母是否还在世,吉芳被安置在深圳的儿童福利院。

漫漫寻亲路——《亲爱的》

李红琴想见孩子一面,被福利院院长拒绝了。她找到律师申请收养吉芳,然而由于她人贩子寡妻的身份,不论是福利院还是法院,都不同意她的请求。同时,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田鹏并不适应。他想李红琴,想吉芳,想回安徽农村的那个家。为了让田鹏开心,鲁晓娟打算领养吉芳,并不惜为此而离婚。

李红琴决定留在深圳,尽管她无法收养吉芳,至少她还能想办法见到自己曾经的一双儿女。她爬窗户见吉芳,躲在门外偷看田鹏。田文军背着睡着的儿子出来丢垃圾,总能见到门外的李红琴。田文军让她走,“我最多就能做到不恨你,到头了。”李红琴却仿佛没有听见,她的回答也令田文军短暂失语:“大哥,别给孩子吃桃,他会过敏。”

漫漫寻亲路——《亲爱的》

田文军曾经在录制寻亲视频时说过同一句话,想要告诉买了田鹏的家庭他对桃子过敏。如今田文军再一次听到这句话从带走田鹏的李红琴嘴里说出来,百般不是滋味,他让李红琴不要再来。

漫漫寻亲路——《亲爱的》

漫漫寻亲路——《亲爱的》

本片唯一的坏人,李红琴的丈夫,这个给所有人带来巨大伤害的人贩子,被设定成了已经去世,这个情节的设计令全片的视角轻法律重伦理。这也是很多人诟病影片的地方,认为导演避重就轻。因为本片里所有人都成了令人同情的受害者,却无处问责。

打拐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太多的家庭在失去孩子之后走向了破碎。更有小孩被拐后致残,被迫乞讨,偷窃等等令人心碎的事件不断被曝光。法制不健全,权利机构不作为,让越来越多的寻亲家庭加入到民间的自发组织中。“宝贝回家”,“儿童失踪预警平台”这样的大型公益组织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细腻见长的陈可辛在《亲爱的》里延续了一贯的风格。他无意探讨法理上的公正对错,只想通过对人物内心深处的刻画和对复杂情感的捕捉,来尽力真实表现出事情发生之后,对周遭每个人的影响,对日常生活的冲击。

有人说电影太煽情,我倒觉得处理得非常克制。本片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来,最催泪的是片尾原始事件的记录片资料。在片子里,田文军在一年后曾前往李红琴家探视。独居的李红琴激动不已,她一边抹泪一边向田文军展示墙上贴的田鹏过去得的奖状。那份荣誉显然曾经给过她作为母亲的成就和满足。

漫漫寻亲路——《亲爱的》

值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主要角色的演员都演技在线。黄渤,郝蕾,赵薇,张译,佟大为这几个角色都各有出彩之处,让人物能够立得起来。郝蕾和赵薇饰演田鹏在不同时期的两个妈妈,俩人都给出了令人满意的表现。黄渤饰演的田文军,住在城中村。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却有着乐观坚忍,善良宽厚的天性。张译饰演韩总是人脉广阔的富裕阶层,见多识广。表面风趣,擅长交际的他背负着因果报应的沉重枷锁,内心孤独。佟大为饰演的青年律师,在外能言善辩,油滑痞气,回家面对生病的妈妈却百依百顺。角色设置合理,表演能打动观众,电影已经成功了一半。

影片前后两段寻亲故事联系紧密,各有高潮。当田文军夫妇经历千辛万苦找到田鹏并把他带回深圳之后,故事的主角就自然而然的切换成了只身前往深圳寻亲的李红琴。

第一段的高潮是田文军夫妇在安徽农村找到田鹏,不顾一切抱着孩子就跑,李红琴在后面紧跟不放。眼看就要被蜂拥而至的村民们追上,田文军用陕西话问怀里的田鹏从前教他的歇后语:“高桌子,矮板凳,后面是啥?”。田鹏答不上来。“都是木头啊!”,田文军心痛的紧紧抱住失而复得的儿子,似乎这样能够让两人找回失去的几年时光。

漫漫寻亲路——《亲爱的》

第二段的高潮是田文军夫妇带着田鹏参加寻亲会的公益宣传,李红琴在公交车上看到了站在路边的田鹏。她马上下车,奋不顾身跑上去抱住了自己曾经的儿子,听到田鹏喊“妈妈”,她喜极而泣,“你还记得我!你过得好吗?”。然而田鹏还没来得及回答,李红琴就已经被围上来的失去孩子的家长们扭打成一团。她在人群中低头跪下,头和手俯地,默默赎罪,希望能够减轻一些大家的愤怒。

漫漫寻亲路——《亲爱的》

失去了孩子的家庭面临的问题是正常家庭所难以想象的。寻亲团团长韩总,寻子六年无果。在帮助田文军找到田鹏后终于放弃。他守在田文军居住的巷子口,远远的看着他们父子俩,给田文军发去短信:“我做了这么多,为什么找到的偏偏是你?我找不动了。”

韩总带着怀孕的妻子前去办理计生证明。办事人员要求两人提供第一个孩子的死亡证明。韩总一听就被点着了,“你什么意思?我儿子没死,他还活着!我怎么能给一个活人开死亡证明呢?”韩总在田鹏的生日宴上向团友们宣布了爱人怀孕的消息。他感到对不起大家,觉得自己违背了初衷,背叛了自己失踪的孩子。

漫漫寻亲路——《亲爱的》

影片中众人面对的情感困境令人感慨,假如时光能够倒流,一切都能从头来过,该有多好?然而我们看着孩子转眼长大,皱纹爬上眼角,心知没有岁月能回头。只愿我们都能珍惜眼前人,珍视逝去就不再来的每分每秒,为彼此留下更多温暖的记忆。

漫漫寻亲路——《亲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